春季里的花很多,如杏花、櫻花、海棠、梨花、牡丹、芍藥,和這些相比,桃花似乎更被人們喜愛。在兩千多年前,桃花就被人們寄予吉祥喜慶幸福圓滿的祝福,還出現(xiàn)在詩歌中。如《詩經(jīng)》中所唱: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花被視作愛情、長壽、成功、繁盛的象征。究其原因,可能是人們看到春天剛來時,很多樹的葉子都還沒長出來,別的花也不見蹤跡,而桃花卻是一簇簇地擁在枝頭,實在是與眾不同。枝頭的桃花怒放著濃濃春意,彰顯出與生俱來的強大生命力,嬌艷的花瓣在明媚春光的映襯下,如含笑的粉嫩少女。
隨著春風吹起桃花盡情開放,人們也沉醉在桃花的世界里。可是好花不常開,充滿美好寓意的桃花也會隨著春風吹過而飄落。這種自然而然的現(xiàn)象,總會讓多愁善感的詩人產(chǎn)生無限聯(lián)想,桃花也就因此又有了新的象征。
寄南山景禪師(唐 棲白)
一度林前見遠公,靜聞?wù)嬲Z世情空。
至今寂寞禪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風。
是因風起念,還是因念起風,說不清楚。任眼前桃花和柳絮隨風而舞,也不能擾動那顆寂寞禪心。正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桃花(唐 周樸)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有開始就會有結(jié)果,所有的花在盛開之后,也當然一定會飄落。即使知道一生終將飄落,也要將美麗進行到底。正所謂是落紅不是無情,不論是化作春泥護花還是裝點莓苔,總要把生命中的精彩,綻放到極致。
宮詞一百首 其九十(唐 王建)
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桃花在春風中開,也在春風中落,雖然一生短暫,但卻種下希望,在等待中收獲甜美。而青春將逝,歲月能給人留下什么?對于深宮里等愛的女子,除了怨與愁,也許就是無數(shù)的難眠之夜。
佳人覽鏡(唐 施肩吾)
每坐臺前見玉容,今朝不與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門宿,減卻桃花一半紅。
不止是深宮中的女子,對于世間所有的女子來說,誰都不能阻止青春的逝去。同樣無法阻止的,還有丈夫的夜不歸宿。青春的逝去只是讓容顏衰老,而愛的背叛則是傷情傷心傷人。
時平后春日思歸(唐 劉長卿)
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
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
春和日暖,時事承平,外出游子思念家鄉(xiāng)。只要心中有牽掛,游子思鄉(xiāng)是不分春夏秋冬的。家鄉(xiāng)的柳家鄉(xiāng)的水家鄉(xiāng)的桃花是否依舊,是否春風不改舊時模樣,行到哪里都牽掛于心。
下邽莊南桃花(唐 白居易)
村南無限桃花發(fā),唯我多情獨自來。
日暮風吹紅滿地,無人解惜為誰開。
城外小村莊南邊的桃花開了,也許因為太偏僻,沒有人愿意來這里賞花。而我,來了。我來這里是因為我的多情你的嫵媚。花開花落本是自然現(xiàn)象,詩人卻偏要尋個原因,這就如秦觀所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因為,只有我,才懂你。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 桃塢 (唐 張籍)
春塢桃花發(fā),多將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
這里的桃花是大眾情人,吸引了很多人來。人們賞過桃花之后并沒有散去,而是聚在一起喝酒。看來這桃花是個幌子,人們借賞花之名喝酒才是正事。
獨醉(唐 元?。?/p>
一樹芳菲也當春,漫隨車馬擁行塵。
桃花解笑鶯能語,自醉自眠那藉人。
在賞花的眾人中,有那么一個特別的人,不湊別人的熱鬧,也有獨到的慧眼。在他眼里,一樹桃花開也能春光滿眼。也許正是這樣的一雙眼,才會看到除卻巫山不是云①。
送友人之上都(唐 法振)
玉帛徵賢楚客稀,猿啼相送武陵歸。
湖頭望入桃花去,一片春帆帶雨飛。
在春風中離別,沒有凄涼悲哀,滿眼春色傳達的是喜悅。因為是承恩應(yīng)召進京,這對古時于讀書人來說是榮耀是自豪。愿朋友都可以在桃花春雨中揚帆前行,從此踏上人生的快意之旅。
陽羨雜詠十九首 桃溪(唐 陸希聲)
芳草霏霏遍地齊,桃花脈脈自成溪。
也知百舌多言語,任向春風盡意啼。
正所謂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就如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自古就是悠悠眾口,總在意別人的言辭說法,就會失去真正的自我。上天自有安排,上天自有眷顧,只要做好自己,盛開出怒放的生命,自會有喝彩的聲音。
①元稹有詩云: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