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VS癌癥
在我們的身體中,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分裂、增殖或是凋亡。正因為這一生理過程,不斷的新陳代謝才能維持我們的身體健康。就像人類有法律約束一般,細胞增殖和凋亡會達到一種平衡,并且受到嚴謹?shù)?/span>調(diào)控以保證器官和組織的完整。
但人體DNA的突變或經(jīng)遺傳得到的缺陷基因,將會導致“細胞生存法律”受到改變。就像滾雪球一般,細胞生長增殖將不受管制,大量新生細胞通常會轉變成腫瘤。而腫瘤又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不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也不會影響生命健康;而惡性腫瘤則會侵略其他器官,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危害生命。
腫瘤到癌癥的演變
當細胞變成腫瘤細胞時,并不會馬上具有惡性腫瘤細胞的所有性質,而是經(jīng)過一代一代的傳遞及篩選后,質變成最無法控制的惡性腫瘤細胞。一個細胞要轉變并持續(xù)生長成為腫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僅是不受控制的生長與復制,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所以一個細胞能否質變成為腫瘤細胞并新生和轉移就成為癌細胞是否能持續(xù)生長的重要條件。而我們生活中很多的社會因素恰恰為腫瘤細胞的轉移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腫瘤長到1cm需要多長時間,需要根據(jù)癌癥的類型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同的癌癥腫瘤以及人群,癌細胞倍增的時間也不同,少的可能幾年,多的可能十幾年、幾十年,通常情況下需要8至10年左右,可能更長一些,也可能更短一些,不太可能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就長到1cm的大小。
專家發(fā)現(xiàn),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有較大可能成為“癌癥候選人”。
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chǎn)生,而且會發(fā)展壯大,最終攻城略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吸煙、酗酒、熬夜、肥胖、精神壓力…………正是因為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最終成為“癌癥的候選人”。近年來,年輕癌癥患者也有所增加,腫瘤科一年內(nèi)就收治了10余名30歲以下的惡性腫瘤患者,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5歲。年輕人存在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加之對癌癥不夠重視,就診晚,發(fā)現(xiàn)晚,惡性程度又較高,導致患者的生存時間較短。
除此之外,環(huán)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不管是汽車尾氣,還是工業(yè)污染,致使城市霧霾越來越嚴重,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差,癌癥的發(fā)病率自然升高。另外三個室內(nèi)的空氣污染不容忽視,包括:吸煙產(chǎn)生的煙氣以及可能吸入的二手煙和三手煙、廚房油煙、房屋裝修時的氡污染、苯污染和甲醛污染,這些有害物質成為致癌的罪魁禍首。
癌癥的防治措施
現(xiàn)在,人們對于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更應該系統(tǒng)的認識癌癥,了解癌癥,以便預防癌癥,甚至戰(zhàn)勝癌癥。癌癥預防的目標就是降低癌癥的發(fā)生率。其中,包含減少接觸致癌物的機會,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或是通過不斷進步的醫(yī)療技術來預防。
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致癌因素,所以,應從小事抓起,防治癌癥。首先,不應過度飲酒,這樣將減少患口腔、食道、乳房等癌癥的機率;不吸或少吸煙:男性應盡量不吸香煙,或在人少的地方吸煙。這樣會降低他人吸二手煙的機率,減少肺癌的發(fā)生。而對于女性來說,應該想辦法減少吸取來自廚房的油煙。同時積極鍛煉身體,控制體重,不應過于肥胖,這將減少患結腸癌、乳癌、子宮內(nèi)膜癌及其他癌癥的可能。
飲食習慣與癌癥同樣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專家建議,少吃腌制品、小包裝食品或油炸食品,不吃霉變食物,多吃粗纖維性食物、水果和新鮮蔬菜。被確診為腫瘤疾病之后,飲食應以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為主。
腫瘤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合理的飲食,規(guī)律的作息太重要了。疾病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可怕,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去了解認識它,不要逃避勇于面對,更需要的是每個人更多的來關注自身健康,定期去專業(yè)的機構做檢查,或有針對性的對腫瘤健康基因檢測,做到“三早”,即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規(guī)范治療。
溫馨提示:《淮北市轉化醫(yī)學中心》尊重原創(chuàng),注重分享,推廣的內(nèi)容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nèi)容、觀點判斷保持中立,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