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這一句詩描寫了契丹的塞外風(fēng)光,然而隨著遼國被金國所滅以后,就再也探尋不到契丹人的蹤跡,然而并不是探尋不到他們的蹤跡,千載風(fēng)云變幻,時光荏苒,契丹人的后代早已融入各個民族之中,當然如果你是以下這些姓,你也很有可能是他們的后代,不信看看下面吧!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契丹族人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契丹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游牧民族,最早記載見于《魏書》,'契丹'本意為鑌鐵,表示堅固。而在現(xiàn)如今,一些外國的民族也把中國稱作為契丹。
又由于契丹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與漢人不同,契丹人通常居住氈帳,而皇帝的御帳又稱為捺缽。除此之外,遼國契丹人之中只有皇族帳和后族帳的人才能有姓,而除了兩帳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沒有擁有姓氏的權(quán)利的。
因此在遼國里分別有兩個姓氏分別是耶律和蕭,耶律為當時遼國統(tǒng)治者的姓氏作為傳承。以大家都熟悉的《天龍八部》里和蕭峰結(jié)拜的耶律洪基為例,耶律洪基就是當時遼國的皇帝,耶律便是國姓。
而蕭姓作為蕭峰的姓氏也是當時一種權(quán)利和地位的象征,在宋朝時期就曾有過楊家將和穆桂英掛帥的歷史典故,甚至拍攝成影視作品,經(jīng)久傳唱。而當時的敵人就是以南院蕭太后為首的遼國勢力,在當時蕭太后扶持當時的皇帝上位,以此作為傀儡,把持朝政,權(quán)傾朝野。
在遼國被金國所滅后,契丹族各個分化,一部分被金國女真人同化改為女真姓,劃分成了移刺和石抹兩大姓氏。到了明清時期,移刺改變姓氏為依蘭氏和伊拉里氏(現(xiàn)如今一部分在黑龍江省依蘭縣)。
等到清末時期全部改為漢姓為劉姓,在當初一任遼國的皇帝耶律阿保機憧憬漢族文化,尤其羨慕當時的漢朝初期統(tǒng)治時期,他十分羨慕漢高祖劉邦擁有蕭何這樣的治世能臣來為他管理國家,使?jié)h朝山河宴清,于是耶律阿保機效法劉邦與蕭何。而這便是劉姓與蕭姓的由來。
在上面我們提到過契丹被金國女真人同化,最后成為明清時期的女真人或滿族人。而最終改為石抹姓氏的一部分契丹人到了清朝時期又再一次被清朝的滿族人同化,把姓氏石抹改為了舒穆祿氏,最終在清末時期簡稱為舒。
而著名小說《駱駝祥子》、《無聲的電影》的作者老舍,也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因為老舍原名舒慶春,而老舍先生也是個滿族人,這也恰恰符合了當時清末時期舒穆祿氏氏滿族人的身份,所以老舍先生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
當然在清朝時期仍有一部分的石抹氏的契丹人沒有被清朝的滿族人同化,只是把姓氏石抹改為了石姓。一想到清朝時期的石姓,一些喜歡看清朝題材的穿越小說的女生可能會很激動,因為清朝康熙年間皇帝的兒子愛新覺羅胤礽的嫡福晉就叫做石氏,父親叫做石文炳,是當時的正白旗漢軍都統(tǒng),三等伯出身。
但是石文炳的石姓并不是契丹人石抹氏分化出來的,因為石文炳真正的姓氏其實叫做瓜爾佳氏,石氏先祖世代居住于蘇完,明朝嘉靖年間才舉家搬遷至遼東,才以石姓作為姓氏。也就是說,石文炳并不是契丹人,更不是被滿族同化后的契丹人,而是真真正正的滿族人。
當然看到這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契丹人怎么這么容易就被同化呢!為什么他們就沒試過重新掌權(quán),進而復(fù)國嗎?沒看見《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fù),鮮卑族都被滅了多久了,人家家族仍然以復(fù)國作為目標而世世代代做著努力嗎!
當然契丹人怎么可能沒想過復(fù)國,但是每一次都只能以失敗而告終,最終耶律大石建立了西遼,而西遼經(jīng)過西遷融入了吉爾吉斯族,現(xiàn)如今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東部居住,更是成為了當?shù)氐氖蟛柯渲坏钠醯げ柯洹?/p>
而有一部分沒能進行西遷的契丹人不愿意被金國女真人同化,便只能選擇融入漢人,因此他們便把蕭變?yōu)樾ぃ簿褪钦f,現(xiàn)如今姓肖的人也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
看到標題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姓氏也太奇葩了吧,最后一個還挺常見的,但這前兩個都不得不讓人懷疑百家姓里有沒有阿和莽這兩個姓氏。但是,在這里嚴肅并且認真的告訴大家,阿和莽這兩個姓是真實存在的,并且經(jīng)過專家驗證過的。
其實經(jīng)過專家的驗證,原來當年遼國被金國完顏氏所滅后,金國統(tǒng)治下的契丹人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一直飽受壓迫和剝削,而這種現(xiàn)狀一直維持到十三世紀時由成吉思汗所統(tǒng)帥的蒙古國崛起之后,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也因此當時不少的契丹人紛紛參投蒙古的軍隊之中。
在契丹人加入蒙古的軍隊之后,就一直跟從蒙古大軍南征北戰(zhàn),要知道在中國的歷史時期成吉思汗和鐵木真的所在的元朝版圖之中一直是中國歷史上所擁有的疆土最廣闊的時期,而在契丹人隨著蒙古軍隊征戰(zhàn)結(jié)束之后,一部分契丹人就在云南安居落籍了下來,就此也成為了在云南居住的契丹人的先祖。
而在云南居住的契丹人后裔便以阿、莽、蔣為作為姓氏,傳承下去,現(xiàn)如今在云南大約有十五萬契丹人的后裔居住,一部分,居住于云南的施甸縣、保山、龍陵、大理、西雙版納,其中在施甸縣大烏邑村居住的人口居多。
雖然契丹族不在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之中,但它真正的得到了融合,契丹族不光融入了漢族,女真族,滿族,還有一小部分融入到了蒙古族,剩下的變成了散落的狀態(tài),其中尤為盛名的便是達斡爾族又叫做乞塔人,同時達斡爾族又是保留民族元素最多的民族,現(xiàn)居住分散于黑龍江省,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俄羅斯內(nèi)的貝加爾湖以及哈薩克斯坦地區(qū)。
通過對契丹人的介紹,相信大家也應(yīng)該對自己是不是契丹人的后裔有更深的了解了,也為自己是契丹人的后裔而感到驕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