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唔瑯瑯(TM)的使命:
每天呼朋喚友請4000000中國莆田方言語者來簡書寫字,發(fā)出咿唔瑯瑯聲。
2019年農(nóng)歷過年之后,我依然生活在往年一樣的地方,在木蘭溪流經(jīng)的莆田平原,在興化灣畔的界外秀嶼,在大蚶山腳下的埭頭家鄉(xiāng)。
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四十多年,套用那句戲說旅游的話來稀釋下情愫,旅游就是人們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旅行游玩,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活久了,難免地會產(chǎn)生出一種油膩的感覺來。
然而,今年年初,就在自己看似活膩的地方,身臨其境五處已經(jīng)歷1000年的景物,這些經(jīng)過時光沉淀的石頭的,木頭的建筑物,或許說,都已經(jīng)有了靈魂和超知。
當一個人面對著1000年歷史的景物時,所有的語言,幾乎都是蒼白的,只有安靜和沉默面對,才是最好的表達。
把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放在1000年的時光里,實在是短暫的一小段而矣。
一.
“狀元墓”
埭頭大蚶山花溪仔側(cè)的林旻(830-900)墓,這座晚唐古墓,保護的非常好,是福建省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好的晚唐墓地,附近村民都是叫狀元墓。
處于木蘭溪水入海興化灣畔的大蚶山上,至今能夠保存著這樣一座歷經(jīng)一千年多年,依然完好如初的墓地,得益于附近的村民對于墓地主人敬仰和敬畏。狀元墓前面的花溪下游不遠處,建有一座乾明堂,據(jù)說原本就是狀元墓的守墓人居住的地方。乾明堂的房子依然在,而且保存著和狀元墓一樣的完好。
這座墓地所在的村落,因為對讀書人的敬仰,而言傳身教育后人,也出了很多的讀書人。
可惜的是,現(xiàn)在那里的人似乎在變化著,一旦人心不誠則必得落寞時。
林旻墓
林旻墓,秀嶼區(qū)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埭頭鎮(zhèn)潘宅村大蚶山花溪仔。始建于唐代,坐東向西,墓丘呈龜形,高3米、長9米,繞墓龜一圈19米。墓周條石壘砌護坡。墓地所在山丘狀如虎頭,俗稱“虎穴”。墓后峨峰石筍相依而立,墓前小溪環(huán)繞而過。林旻官至唐建寧節(jié)度使推官,其唐光化年間葬于此。林旻墓因海陬山僻,歷經(jīng)千余年仍保存唐代墓制原貌,是福建省現(xiàn)存原型維護較為完好的一座唐代古墓。
二.
平海海灣沙灘岸邊的天后宮。
平海鎮(zhèn),我老家的隔壁鎮(zhèn),近幾十年來去了很多次,因為有幾個同學是平海鎮(zhèn),所以對平海的印象是很深刻。
平海那座國家級保護文物的天后宮,有1000多年的歷史,卻是去年才知道的。去年得知后,特地開車去看了一下。到了那邊,沒有感覺到國家級保護文物的氣勢,但是,進入天后宮之內(nèi),確實感受到了有著1000年歷史的建筑,帶給人的是一種敬畏感和安靜感。
平海天后宮
平海天后宮,俗稱“娘媽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平海鎮(zhèn)海濱路。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瑯奉敕重建,乾隆十五年(1750年)閩浙總督的喀爾吉善重修,并親撰碑記?,F(xiàn)存主要建筑有大門、內(nèi)庭、大殿及兩廡。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式木構架,面闊五間,進深五間。整個廟宇擁有明暗立柱共108根,故也被稱為“百柱宮”。宮內(nèi)存有《師泉井記》和《平海天后廟重修碑記》等古碑刻。開臺首尊媽祖金身(現(xiàn)供于臺南大天后宮)就是來自于平海天后宮。平海天后宮迄今已有1015年歷史,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宮殿式原構媽祖行宮,也是世界第一座媽祖分靈宮廟,為福建省第三座“國?!眿屪鎻R。
三.
木蘭溪上的木蘭陂
木蘭陂,近30年來,前前后后去過了很多次,因為一位同學的家,就在木蘭陂附近,對于木蘭服給人的震撼感,是走進被陂上的被那種水的聲音,那些巨大的巖石條帶來的視覺,聽覺的震撼,然后再聽了關于陂的故事和建成之后的水利作用后。覺得活一輩子已無法感受的清楚和明白的,因為這座干年古陂所隱含的是一種偉大,是一種超越的力量,超越的思維,超越的思想。
木蘭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區(qū)西南5公里的木蘭山下,木蘭溪與興化灣海潮匯流處,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木蘭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國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發(fā)揮其水利效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
南山廣化寺的釋迦文佛塔
回想第一次去廣化寺,應該在13歲的時候,那次是母親生病住在莆田城里醫(yī)院,我是著表哥坐班車去城里探望母親的,然后回家時又跟表哥去廣化寺游玩?!拔闯雠d化,先有廣化”直接說出了,廣化寺的歷史比千年前始沒的興化府還要早呢,這是一座千年古寺。經(jīng)過了2018年舉辦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之后的廣化寺,已經(jīng)遠比三十幾年前的寺更加吸引人了。
現(xiàn)在廣化寺,已經(jīng)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名寺。這幾年來我曾不止一次的來到寺中散步,那寺前的釋迦文佛塔是足以震撼人的,這座經(jīng)歷了千年的純石頭高層建筑,靠近塔的時候,細節(jié)和設計等等都帶給人一種干年的氣魄震撼力。
釋迦文佛塔
釋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廣化寺東側(cè),建于南宋乾道元年(元年1165年)。塔高約30米,五層八角形,石構。仿木樓閣式建筑,外形玲瓏,古樸莊重。須彌座束腰間浮雕著觀音菩薩。各層塔檐薄而長,輕巧美觀。檐下兩層迭澀,浮雕鳳凰、雙頭羽人、飛仙及奇花異草等圖案。塔內(nèi)為八角空心室,寬敞明亮。
五.
東巖山的干年古樟
2011年到2014年這三年間,我在莆田的東巖山東側(cè)腳勝利北街居住整整三年,盡管期間很多事都纏繞著自己,但偶爾有空時,我喜歡到房子旁邊的東巖山上去走一走,坐一坐。位于莆田市中心的這座山,是一座文化的名山。東巖山的文化脈絡可以和福州的烏山相連在一起,東巖山公園里面許多建筑,都有著很悠遠的歷史,都有著沉甸甸的文化淵源。東巖山本身就有著來莆創(chuàng)始和莆田歷史重疊在一起的含義。山上的那棵古樹,按照記載已經(jīng)有1700多年了,現(xiàn)在還是活得很茂盛,成為了東南第一古樟。
那么老的樹,春天來的時候,一樣抽發(fā)出翠綠的嫩芽。
東南第一樟
從東晉開始樹立東巖山(烏山)上到今天,有1700年了。
新的一年春天又來了,干年古樹又開始綠意盎然!
20190312咿唔瑯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