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和女媧有什么關(guān)系
相信很少有人沒有聽說過“紂王和女媧”之間的故事。對于紂王這個名字,而能夠被諸多的世人評價非常殘暴的人,怎么會和在世人眼中神秘而又高貴的女媧娘娘扯上關(guān)系呢。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女媧像
紂王他是我國古代時候商朝時期的帝王,在當(dāng)時,皇帝的自稱還不是“朕”而是“孤王”或者是“孤”。他原本的名字叫受德,因為他登基之時的帝號為辛王,在后世又被賦予商紂王的稱號,他是我國古代大商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殷商就是在他的手上覆滅的。
根據(jù)流傳下來的一些故事,有提到,殷商紂王自幼便表現(xiàn)的天資不凡,人又聰明懂事,可謂是深得人心。在他的父皇死后,他便繼承了王位。然而,事實并沒有像著人們想象的那樣,殷商將會在商紂王的手上更加繁榮昌盛,相反的是,在繼位之后的商紂王,不僅沒有安心治國,反而是沉迷于女色。
更甚的是,他在一次去女媧娘娘廟為天下祈福的時候,一眼看到女媧娘娘的美貌,驚為天人,想著要是此等美人歸我所有該有多好。當(dāng)時陪伴他去參拜的官員一聽到他的話,嚇得趕緊匍匐在地上,不斷地對著女媧像叩首,請求女媧娘娘恕罪,并且出言勸阻商紂王。然而商紂王不聽,還在女媧像的旁邊題下一首對女媧娘娘極為侮辱性的詩句。女媧知道之后,極為生氣,一氣之下,便派遣一些妖神來覆滅殷商王朝。
紂王的兩個兒子是誰
眾所周知,紂王之所以在后世被眾人詬病,主要是因為他的荒淫無度和暴政。按理來說,他的寵妃無數(shù),應(yīng)該會留下不少的后人,但是歷史上有記載的也就武夷一個,只是作為帝王之子,他并沒有享受帝王之子該有的待遇。
武夷像
在史記中,武夷又叫做祿父,他從小就非常好學(xué),也非常聰明,如果商朝一直延續(xù)下去,他應(yīng)該會是一位好皇帝。但因為商紂王的無道,上至朝臣,下至百姓都對商紂王的統(tǒng)治極其不滿,無時無刻不想著取而代之。商朝被推翻之后,周朝走上了歷史舞臺。周武王登基之后,并沒有對商朝的皇室趕盡殺絕,反而封武夷為官,管理商朝的都城——殷。因為這件事,殷的百姓對周武王還非常感激,認為周武王寬厚。不過周武王一邊放權(quán)給武夷,一邊卻又害怕武夷會造反,所以在周邊又先后設(shè)定了其他的小國共同的監(jiān)視武夷的一舉一動,武夷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武夷確實也打著造反的心思,但是他卻沒有多少人跟隨,畢竟商紂王的暴政讓所有的朝臣以及百姓心寒。之后武夷起兵造反毫無意外的失敗,失敗之后,被周武王下令誅殺。
可以說,武夷非但沒有因為他尊貴的身份給他帶來什么利益,反而是背負著亡國的仇恨,用心謀劃,想要復(fù)國,可終究是抵不過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一敗涂地之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了。
封神榜為什么商紂王被封神了
紂王是《封神演義》中最大的的反派,故事的開端就是他殘暴無道,令各方英杰共同反抗。最后紂王在摘星樓(為蘇妲己所修的樓)自殺后,姜太公對一代君王落得如此下場,感到很遺憾和惋惜,就在封神的時候給曾經(jīng)文武兼?zhèn)洹勖袢缱?、只因受妖狐迷惑的紂王封了個神,稱為天喜星,專管民間嫁娶之事。
紂王像
關(guān)于紂王封神有一種說法是紂王的殘暴無道,不是他自身的原因,是天命使然,整個故事必須要有一個封神的原因,討伐紂王不是故事的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完成封神,紂王為完成天命,妲己也是為完成天命,只是各自的任務(wù)不同而已。
還有一種說法是紂王在被迷惑之前是一位明君,從小資質(zhì)聰明,天生體力過人,如此才得到帝乙的喜愛,帝乙死后,傳位于紂王,他即為后,施行仁政,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體察民情,愛民如子。后來討伐東夷,把領(lǐng)土開拓至今天的江淮地區(qū);征討徐夷,把領(lǐng)土擴展至沿海地區(qū);還出兵東南夷,擴大到東南地區(qū)。他的功勞是不能被磨滅的,即使后來被妖姬迷惑,也不是自身意愿,過是過,功是功,錯不能代替功勞,所以最后給紂王封神。
當(dāng)然,像紂王這樣的大反派都能封神,而姜子牙這樣的正派人物沒有封神,不能被世人理解。書上說封神不是做逍遙神仙,而是要負起責(zé)任,履行職責(zé),受天條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