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而言,英國在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激流中是最幸運的。它避免了德、法等國小狐仙宗教戰(zhàn)爭,在專制主義的政治土壤里培育了民族主義精神,以后破土而出時,化成了一股狂熱的創(chuàng)造力量。
即便如此,后人還是對當時的宗教矛盾和血腥行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亨利八世在位后期,上流社會中就有幾位國務(wù)大臣,一位賢明的主教、許 多修道院長被判處死刑。其他羅馬天主教派和加爾文派因散布異端邪說 被處以火刑者甚多;僅在其最后統(tǒng)治的8年中,被燒死的人就有26個。
愛德華六世即位時不到10歲,孱弱多病,缺少主見。所以,誰能控制他誰就是實際上的統(tǒng)治者。他的老師克蘭默是一個著名的新教徒,不贊 成以酷刑處罰異端。可愛德華卻不許信奉天主教的姐姐去做彌撒。樞密 院選任他的新教派的舅父愛德華·西摩為首席攝政,后者被封為薩默塞特 公爵。
在英國貴族中,薩默塞特公爵是一個謹慎正直之士,克蘭默大主教是 一位機智的精神上的領(lǐng)導(dǎo)者。他們堅持國王為教會首腦,英語為禮拜語 言,批評圣餐者,取消了宗教迫害法規(guī),使路德教義、加爾文教義并行不列 顛,再洗禮教徒和惟一神教徒渡過海峽前來英國。倫敦出現(xiàn)了反對偶像 崇拜的風(fēng)潮。十字架、圣像倶被銷毀,染色玻璃和各種雕像統(tǒng)統(tǒng)撤除。教 堂墻壁一律刷成白色,中世紀的奢華繁瑣為樸素淡雅所取代。改革派的 舉措遭到倫敦主教邦納和溫徹斯特主教加德納的抨擊。大主教將二人送 進監(jiān)獄。1548年,克蘭默主持編寫的《祈禱書》問世,他不把此書提交教士 會議,而把它交給議會審議。議會把它視作法典,通令全國教堂統(tǒng)一使 用。加德納獲赦后反對議會的宗教立法權(quán),再次被投入牢獄?,旣惞?的望彌撒被限制在宮內(nèi)。
薩默塞特在動蕩中趔趄行進,首先捅婁子的是他的胞弟托馬斯·西 摩。此人是海軍上將,不滿于既得地位,斂聚錢財購置軍火,圖謀奪權(quán)。 沃里克伯爵和南安普頓伯爵及時告發(fā),議會兩院對他嚴加譴責(zé),1549年3 月被判處死刑。薩默塞特想加以救護,未能成功,名聲掃地。恰巧這時發(fā) 生了兩起威脅政權(quán)的叛亂。其中西部暴亂是因抗議英語祈禱書引起的, 被羅素勛爵鎮(zhèn)壓。中部和東南部的大規(guī)模農(nóng)民暴動主要是反對圈地運 動,由小地主羅伯特·凱特領(lǐng)導(dǎo),起義者多達16 000人,反對地主提高地 租。8月,沃里克伯爵雇傭德國火槍手大開殺戒,3 500名農(nóng)民喪命。事后 薩默塞特有意寬大叛亂者,對立派貴族指責(zé)他包庇罪犯,聚斂財貨。10 月,他被捕入獄。1550年重返樞密院,大權(quán)已落入沃里克伯爵手中。
沃里克伯爵是個典型的政治投機者。他傾向于舊教,可為了對付政 敵和獲取高位,又不惜對新教派系暫時讓步。他希望對法國用兵,可英國 正值宗教紛爭和經(jīng)濟紊亂,國力顯然不敵,便于1550年把布倫送給法王亨利二世,換取屈辱的和平。一下子,沃里克名聲敗落,政府群龍無首,各種 教派加緊活動。無神論者也斗膽出面,說所謂地獄,“只是一種意識上的 痛苦和絕望”,而基督和圣子是禍害和騙子。新教徒中的激進分子,在薩 默塞特的許可下,對舊教派挖苦排斥。沃里克見風(fēng)使舵,提名新教徒擔(dān)任 主教,并在全國清理舊教遺跡。英國頓時成了新教徒的天下,天主教成為 異端,與無神論分子一道遭到鎮(zhèn)壓。1552年,克蘭默發(fā)表了他的《祈禱書》 第二冊,否認圣肉實在論,廢止臨終涂油禮。甚至連第一冊《祈禱書》的 “過時之處”,也被重新改過。議會肯定了新教的斗爭成果,于《再度一統(tǒng) 法案》中規(guī)定:人人要按時做禮拜;禮拜儀式嚴格遵循祈禱書規(guī)定,屢次違 反者處以死刑。不到兩年,沃里克謀足了政治資本,被愛德華六世封為諾 森伯蘭公爵。他立即誣陷薩默塞特犯有密謀罪,將他處死。但英國新教 徒的前途,取決于愛德華的壽命能有多久。
1553年仲夏,愛德華的生命進入尾聲。先是痰中帶血,繼而兩腿臃 腫,全身出疹子,頭發(fā)指甲脫落,于7月6日去世,僅15歲。次日早晨,沃 里克為了身家性命,帶兵逮捕瑪麗公主?,旣惣?時躲避。沃里克立即采 用威脅利誘手段,迫使樞密院宣布亨利八世的外甥女簡·格雷郡主為國 王。簡聽到此消息后當即昏厥,醒來后懇求沃里克不要逼她登基。可她 的家庭深知情勢不可逆轉(zhuǎn),懇請她顧及親人。7月9日,簡極不情愿地登 上了王位。
瑪麗在愛德華晏駕之際,逃往薩福克。簡登基的次日,她也被宣布為 英國女王。北方貴族首先歸順,勤王大軍擁戴著她向倫敦推進。沃里克 率士兵拒絕效力,倉皇逃往法國,但很快被捕。樞密院宣布效忠瑪麗,在 位10日的簡雖然無辜,也被打入牢獄。
瑪麗即位時37歲,歷盡滄桑,憔悴多病。她在孤苦伶仃的歲月里,堅 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在政治斗爭的夾縫中得到了幸存,目下初登大寶也能顯露出大度和寬讓。幾位拒不接受新教而身陷納等,被立即釋放;對于新教代表人物、被迫登基的簡和沃里克之流,也主 張一律黜免。8月13日,她宣布宗教信仰可以“不加限制”,甚至舉行一場公開辯論,企圖說服新教徒歸皈正統(tǒng),不料會上兩派攻擊謾罵,是是非非 不可開交,只好草草結(jié)束。不久,邦納大主教在教堂為天主教辯護時,一 把匕首突然飛向他,多虧搶救及時而幸免一死。是時,被軟禁的克蘭默仍 然拒不改悔,倫敦主教德利公然宣稱他與伊麗莎白都是私生子。
當時的政治局勢也使她左右為難。保守派力圖恢復(fù)舊制,可英國世 俗貴族中,幾乎都從宗教改革中分享到修道院的地產(chǎn)。若要對他們清算, 他們隨時會擁立贊成新教的伊麗莎白。缺乏經(jīng)驗的瑪麗試圖將宗教和政 治分開,為了神圣的信仰想熱情接待教皇特使波爾,但馬上得到告誡,勸 她在時機尚未成熟時稍安勿躁。
1553年10月,新議會開幕,宣布撤消以往視瑪麗為“非婚生子”的法 案,但拒絕考慮退還修道院的財產(chǎn),拒絕恢復(fù)教皇在英國的權(quán)威。無奈之 下,瑪麗借用王權(quán)起用天主教徒。1554年3月4日,通告全國恢復(fù)天主教 信仰。這實際上等于置新教于非法。新舊教派勢力的消長,給英國帶來 動蕩。
瑪麗同樣面臨著婚姻和生育的難題——如果她不能生個王儲,伊麗 莎白就會繼承王位。經(jīng)過一段躊躇,她選擇了比他小10歲的西班牙國王 菲利浦二世。騷亂四處發(fā)生。懷亞特領(lǐng)導(dǎo)著一支7 000人的隊伍直逼倫 敦,口號是:“不讓英國淪為西班牙的附庸!”最后叛軍被鎮(zhèn)壓,懷亞特落入 天牢。經(jīng)過了這場風(fēng)波,近臣、羅馬帝國皇帝和駐英使節(jié),都批評她施惠 過寬。面對殘酷的政治和宗教壓力,瑪麗無法再表達過多的憐憫。在保 守派的勸說下,1554年2月12日,僅有17歲的簡被判處死刑。至此,瑪麗 一改寬仁厚道的做法。開始在以后的幾年里實行宗教壓迫,并為此獲得 了“血腥瑪麗”的綽號。同年7月,她與菲利普成婚。
同年10月,紅衣主教雷金納德·波爾歸國,受到隆重的歡迎。教皇的 權(quán)威重被樹起。宗教法庭在各地重建起來,教士又在各教區(qū)征收什一稅。 神像在教堂里復(fù)位。男女修道院經(jīng)過整修后再次開張。書刊檢查權(quán)從政 府交還給教會。古老的宗教儀式重新得到張揚。英語《圣經(jīng)》被投入烈 火。英國經(jīng)歷了 20年的改革,天主教勢力重新抬頭。
進人1555年后,天主教復(fù)辟演變?yōu)槌嗦懵愕目植馈?月22日,主教 法庭逮捕了 6位新教教士,格洛斯特主教等4人被判處火刑。同年10月 16曰,克蘭默的朋友休·拉蒂默以叛逆罪被判處火刑。他在火刑柱上留下 了一句不朽的名言:“今天我們將在英格蘭燃燒一支這樣的蠟燭,我相信, 它是永遠不會熄滅的。”翌年3月,80歲的第一屆新教大主教克蘭默在 被焚死前的一刻,凜然高呼:“至于談到教皇,我十分鄙夷他,因為他是基 督的敵人,基督的叛徒!”克蘭默二人的死亡,標志著宗教迫害的高潮。在 瑪麗統(tǒng)治的最后4年,約有300人被害;其中50名是婦女。因躲避迫害逃 亡大陸的難以計數(shù)?,旣惖臍埍┖脱车勒邞K烈的死亡激發(fā)了新教徒的斗 志,甚至一些天主教徒,也對他們的信仰發(fā)生懷疑?,旣悓嬍巢话?,惟恐 遭人暗殺。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瑪麗產(chǎn)生了懷孕的錯覺。1555年夏天,她以為自己 有了身孕,經(jīng)御醫(yī)檢査方知是一場誤會。1558年初,她又以為自己懷孕 了,甚至預(yù)期有難產(chǎn)的可能,可最后斷定又是非分之想。失望使她以淚洗 面,日益虛弱。
婚姻還加強了英國與西班牙的盟國關(guān)系,促使她投入對法國的戰(zhàn)爭。 1588年元月,法國軍隊占領(lǐng)英國在歐洲的最后一塊屬地加來。百年戰(zhàn)爭 以來,英國人為駐守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旦喪失,全國一片罵聲。女 王的烕信降到了最低點。
初秋,瑪麗染上了瘧疾,昏昏欲睡,但理智清晰。她在生命的最后時 刻,為了都鐸王室的未來而犧牲了自己對天主教的偏愛;11月6日,將王 位傳給伊麗莎白。17日凌晨離開人世。
用宏觀的眼光來看,1547—1558年的教派沖突和權(quán)力更換,不過是都 鐸王朝發(fā)展中的插曲。歷史總是一再地出現(xiàn)曲折和后退,盡管它不會改 變行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