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xx家孩子多乖,就你不好好吃飯”
“再哭我就把你送給別人了”
“弄疼了吧,都怪這把椅子,乖,不哭啊”
生活中你一定聽過或說過這些話
這些都是教育孩子的大忌,萬萬不要說
教育真的是一門大學(xué)問
在這個不能打、不能罵寶寶的時代
哄孩子可是要講究方法的
以下這十種說話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杜絕
舉例:
寶寶摔倒了,媽媽著急扶起寶寶,然后一邊用手打地板,一邊對寶寶說:“都怪這個壞地板,我替你打ta,乖寶寶不哭'
造成的危害:
這樣的話你肯定對寶寶說過,其實,你在向ta傳達非常不好的心態(tài),寶寶以后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都會找借口怪別人,凡事都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并學(xué)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
寶寶摔倒了切忌大驚小怪,一定要做到態(tài)度上不緊不慢,先觀察下ta是否摔的嚴重,如果寶寶可以獨自站起來,就鼓勵ta自己起來,如果ta哭了,并不愿自己起來,你可以平靜的扶起ta,然后告訴寶寶下次走路要小心,不要再撞到那里了,家長如果表現(xiàn)的驚慌,會讓寶寶的情緒放大喲
舉例:
你帶寶寶去打疫苗或打針,總是會哄ta:“打針一點也不疼,別怕,打一下就好啦,乖”
造成的危害:
區(qū)區(qū)這一件小事,就可能造成寶寶對你不信任,時間長了ta自己也學(xué)會敷衍。家長不能為了讓寶寶乖乖打針,就哄騙說打針一點也不疼,一次兩次可以,第三次寶寶吃到了苦頭,就會特別抗拒打針這件事了,而且說不疼會讓寶寶沒有心里緩沖,誰說不疼,寶寶還以為是真的呢
正確做法:
你可以提前告訴寶寶:“打針有一點疼,但堅持一下馬上就好了”,也可以給寶寶打氣:“如果你忍住不哭,一定是個勇敢的寶寶。不過哭了也沒關(guān)系,有媽媽在?!?br>
舉例:
你告訴寶寶不要跑那么快,但寶寶非是不聽,然后就摔倒了,你就會說:“你看,我剛才說什么來著”
造成的危害:
這是一句大人都不愿聽到的話,聽到這樣的話不僅不會讓寶寶聚焦錯誤本身,而且會讓寶寶覺得你在幸災(zāi)樂禍,破壞你們之間的信任感
你應(yīng)該認真的跟寶寶說不能這樣做的原因,讓寶寶注意到事情本身的道理,而不是媽媽說了什么
舉例:
帶寶寶去商場,當ta因為想要某個玩具而哭,當ta因為某些情緒莫名哭鬧時,你會說:“別哭了,你怎么老這么不聽話 ,我再也不管你了'
造成的危害:
“你真不聽話,你太鬧了 ”這類的話是給寶寶定性了,這樣寶寶不但不知道該怎么做,而且會感到委屈而沮喪,時間長了,ta會有可能破罐破摔哦
正確做法:
這時,家長應(yīng)該蹲下來和寶寶平視,跟ta說:'你還小,這個玩具你暫時還不能玩,等你能玩了媽媽會買給你',一定要明確告訴寶寶,即使哭鬧也不能滿足ta的要求
如果寶寶是突然鬧脾氣,可以輕輕安撫t(yī)a,讓ta慢慢平靜自己的情緒,等ta終于不哭了再離開現(xiàn)場,不要一直哄勸
舉例:
過年過節(jié)、親朋好友聚會時,你總會要求寶寶表演個才藝給大家看,寶寶如果有點不情愿,你就會對寶寶說:'給叔叔阿姨表演了節(jié)目,你才能吃冰淇淋/糖果...'
造成的危害:
讓寶寶展示才藝本來是一件好事,這樣可以鍛煉寶寶的膽量和信心,但用物質(zhì)獎勵來強迫寶寶做不愿意的事情就不好了,這樣只會讓ta因為想得到好吃的而屈服,以后就會有“讓我表演節(jié)目必須有報酬”的心理,也會讓寶寶產(chǎn)生虛榮心
正確做法:
要求寶寶給親朋好友表演節(jié)目時,如果ta是愿意的,但有點害羞,可以用言語鼓勵ta,如果ta表現(xiàn)的特抗拒表演,那家長千萬不要強迫寶寶
舉例:
“你再鬧,媽媽就不要你了”
“我們家怎么有你這樣的孩子,你是不是我親生的?”
造成的危害:
遇到寶寶嚎啕大哭的時候,媽媽們總會因為束手無策而扔下這句看似威脅的話,這種說反話的方式一說出來寶寶就不哭了,看似很奏效,但使用不當?shù)脑捴粫寣殞氂X得你對ta的愛是有條件的,是隨時可以收回的,讓他們內(nèi)心非常缺乏安全感
正確做法:
你要讓孩子知道你對ta的愛是不會改變的,即使是ta犯錯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寶寶你很愛ta,但是ta做的XX這件事情讓媽媽很不開心,因為...家長越對小孩子的錯誤行為發(fā)飆,就越會強化他們的行為,正確的做法是安撫之后轉(zhuǎn)移注意力,讓ta不要覺得這個哭鬧的行為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
舉例:
寶寶做好一件事,媽媽總?cè)滩蛔】洌?寶寶真棒呀,你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
寶寶穿上你精心挑選的衣服,你也會夸ta:'怎么這么好看呀,真的是太漂亮/帥氣了'
造成的危害:
爸媽盡量不要用“你真聰明”、“你好漂亮”這種先天的條件,會讓寶寶覺得自滿、驕傲,讓ta尤其注重外在,而忽視內(nèi)在的品質(zhì)變得膚淺
正確做法:
你應(yīng)該夸獎ta后天的品質(zhì),比如寶寶會自己吃飯了,你不要夸ta好聰明,你可以夸獎寶寶:寶寶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吃飯了,你真的很棒
舉例:
“你怎么可以把家里的墻涂成這樣?”
“你怎么把這個玩具都拆散了?”
“媽媽,我可以養(yǎng)狗狗嗎?”,“不可以,狗身上有很多細菌,絕對不能養(yǎng)”
“你不能把衣服畫的亂七八糟的”
造成的危害:
當寶寶對某些事情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時,那是ta對興趣探索的開始,比如寶寶在自己衣服上亂涂亂畫,可能是ta喜歡繪畫,但因為你的喝斥,有可能讓寶寶失去對繪畫的興趣,從而失去了更多探索和嘗試的機會。家長都喜歡乖孩子,但實際上太乖的孩子,反而會缺乏挑戰(zhàn)和擔當責任的勇氣
正確做法:
當寶寶正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時,可能會破壞你家墻面、拆掉玩具等,這時你不要馬上對寶寶說不可以,你要鼓勵ta,用眼神給ta肯定,但也要告訴ta正確的做法,這樣寶寶才會變得更聰明、更有求知的欲望
舉例:
“媽媽,你什么時候帶我去動物園玩?”,“等下次吧”
“爸爸,說好這周末帶我去游樂場的”,“乖,寶貝,等以后吧,這周末爸爸出差”
造成的危害:
你總是答應(yīng)了寶寶無數(shù)個下次和以后,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其實你這是在寶寶一個承諾。如果爸媽不履行自己的承諾,寶寶也會因此變得毫無誠信和責任心
正確做法:
爸媽是寶寶的第一啟蒙老師,你需要以身作則去履行答應(yīng)寶寶的承諾,如果真的做不到,也要跟寶寶好好解釋,并給ta一個兌現(xiàn)的日期,不要讓寶寶從信任你到對你失望喲,ta會一直把這件事記到成年的
舉例:
當寶寶玩比較難的玩具時,比如玩積木,你會很自然的對ta說:“這樣搭不對,讓我來幫你吧”
造成的危害:
你是出于好心,但千萬不要這么做,寶寶正在克服難題時,如果家長介入的太早,會漸漸破壞ta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ta會無形中產(chǎn)生這樣的心理:反正別人能幫我
正確做法:
雖然不能直接幫寶寶,但你可以在旁邊提示ta一下,告訴ta如果想解決問題,也許用這個方法能解決,你不妨試試?
我在上班的時候,家里的老人會幫我看孩子,結(jié)果前幾天,她學(xué)會了一個新的毛病,寶寶摔倒的時候,磕到門她就會打門,磕到椅子她就會打椅子
我發(fā)現(xiàn)之后,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然后和家里老人都談了一下,要他們不要這樣對孩子,然后想了一個好方法,就是:當小朋友下次再磕到門、要打門的時候,我叫她對門說對不起,要對桌子說對不起,要對磕到她的椅子說對不起,之后每次看到寶寶忍著眼淚,還要對桌子椅子說對不起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很想笑,但她這個小惡習(xí)不到一個禮拜就改好了,這是我個人的小經(jīng)驗,供寶媽們參考
更多媽媽必備育兒知識
盡在
每周二22:00
天津衛(wèi)視的《拜托了媽媽》!
本節(jié)目由專注母嬰12年的
蘇寧易購紅孩子
獨家冠名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