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2000多年前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糝,因為這位老人雖然形體消瘦,面肌淡黃,但是他為人厚道,待人謙和,還善于為當?shù)氐睦习傩罩委熂膊?,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黃耆”。 有一次為了救一個病危的兒童,他不顧風險上了高山去采一種可以補虛的藥,不料一失足而墜崖身亡。老人去世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將老人采回來的那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而且在民間廣為流傳?!边@黃芪,又名綿芪。
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但是人參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人參,一名人銜,一名鬼蓋。味甘微寒,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于虛脫、休克等急癥,效果較好。單是獨參湯就能治療元氣欲脫,婦人血崩。癥見突然出血不止,大汗出,面色蒼白,氣短脈微等。
而黃芪雖然也以補虛為主,但是藥力沒有人參大,常使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y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