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頒布政策,決定在河北省的雄縣、容城、安新三縣,設(shè)立雄安新區(qū)。眾所周知,河北省歷史悠久,雄安新區(qū)也是一樣,比如在雄安新區(qū)內(nèi),曾有一項巨大軍事工程,它是由楊延昭修建的,至今仍然存在,不過已經(jīng)成為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聞名世界。它就是是哪?它有著怎樣的歷史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它就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素有“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白洋淀的淀區(qū)主要在保定地區(qū)安新縣境內(nèi),一部分在滄州地區(qū),涉及安新、容城、雄縣、任丘市、高陽等縣市。關(guān)于白洋淀,人們更熟悉的是小兵張嘎的故事,這座淡水湖怎么就成為一項巨大的軍事工程了呢?
這事還得從北宋時期說起,北宋建立后,一直想收復(fù)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因此兩次興兵北伐,但都遭到失敗,損失慘重。宋太宗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不得不改變國策,開始轉(zhuǎn)攻為守。但華北地區(qū)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契丹騎兵可以長驅(qū)直入,沒有任何阻擋。
面對不斷南侵的遼兵,宋朝皇帝向當時的雄州知州何承矩、守將楊延昭詢問對策,兩人于是向皇帝建議,修筑的“溏濼防線”,“ 緣邊戰(zhàn)棹司自淘河至泥姑??冢虐儆嗬?,此天險也”,“縱有丘陵岡阜,亦多川瀆泉源,因而廣之,制為塘埭,自可息邊患矣”。
當時的白洋淀地區(qū),本來就水系發(fā)達,但沒有彼此并不相連,在楊延昭主持下,將這些淀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水上長城,阻止遼兵進犯。根據(jù)《宋會要》記載,“沿邊塘濼,東南起保定軍,西北抵雄州,合百水淀、黑羊淀、小蓮花淀為一水,衡廣六十里,縱二十五里,或十里,其深八尺,或九尺?!?/span>
同時白洋淀豐富的水源,也成為附近農(nóng)田的灌溉水源,因此白洋淀在當時既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一項軍事工程。經(jīng)過宋朝幾代皇帝的經(jīng)營,到宋神宗時期,“東合滹沱、易、白等水并大河,于是自保州西北沉遠濼,東盡滄州泥姑海口,凡八百里,悉為渚澇,自是倚為藩籬”。
北宋滅亡后,白洋淀已經(jīng)失去其原有的軍事功能,加上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其面積大大縮小。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這里還成為“雁翎隊”的游擊區(qū),他們利用河湖港叉開展游擊戰(zhàn)爭,威震敵膽,還留下小兵張嘎的故事。
曾經(jīng)的白洋淀是宋朝的“水上長城”,如今白洋淀已經(jīng)成為享譽全國的著名旅游勝地,甚至聞名世界,不過知道白洋淀這段歷史的人恐怕不多!最近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又成為雄安新區(qū),相信這里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參考資料:《宋史》、《宋會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