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播 藝 術,播 種 幸 福 。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詩句成風煙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
醉眼睜開,遙望蓬萊
一半兒云遮,一半兒煙霾
—— 曹俊
曹 俊
藝 術
+
by: 國際藝術大觀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屈 原 曾 作
“ 制 菱 荷 以 為 衣 兮,
集 芙 蓉 以 為 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p>
開創(chuàng)了將荷花比作君子的傳統(tǒng)。
荷花最早是以裝飾紋樣被應用到各類工藝品中,到唐代才開始有以蓮荷為題材的繪畫。五代花鳥畫承唐啟宋,變古生今,是推動荷花繪畫逐漸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至宋代荷花繪畫才隨著花鳥畫的興盛進入了繁榮昌盛時期,南宋吳炳所作《出水芙蓉圖》,為折枝式構圖,沒骨畫法,筆法細膩而敷色柔美,幾乎不見筆跡,畫面精致富麗,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自宋代以來,中國的文人士大夫便把繪畫進一步視為文化修養(yǎng)和風雅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形象以傳神之外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情與理想,把自然屬性與道德品格相聯(lián)系。曹俊的荷花系列又不同于宋代院體之風,他借古以開今,不拘泥于形式格法,是含意書法之韻味,書寫荷花之精神。
出水芙蓉圖 / 南宋 吳炳
01
隨著元代文人畫的發(fā)展和水墨畫的興起,花鳥畫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到明代水墨寫意荷花繪畫得到發(fā)展。徐渭的《黃甲圖》以淋漓的水墨色畫荷葉,偃仰有致,能在濃淡變化取其神采,疏斜歷亂中得其真意。

明前期開創(chuàng)寫意花鳥后,風格就向水墨寫意方向發(fā)生了轉變,而曹俊在創(chuàng)作表達荷花的墨法上又與徐渭的大寫意有些類似,這種表達方式既賦予了花卉強烈的主觀情感,又增強了作品中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使觀者能從中體會到中國畫所特有的筆情墨韻。曹俊筆下的荷花較本體所視更加靈活,是突破外在藝術表現(xiàn)之外的向上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升騰而跳躍的,而在這種強烈色彩的沖擊下,又能達到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的效果。


臨水放懷觀同異/ 曹俊
紙本水墨
Ink-wash painting.
02
從中國荷花繪畫發(fā)展的歷程來看,古代傳統(tǒng)的荷花繪畫還是較多地以真實描繪荷花的本身形象為重。明清以前還是以工整一路的勾勒設色為主,其技法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達到了藝術的頂峰。明清以后才開始有水墨大寫意的荷花出現(xiàn),不論是構圖還是筆墨,表現(xiàn)形式開始趨于自由,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而到了近現(xiàn)代的繪畫是在受到西方文化大規(guī)模的沖擊下發(fā)展的。在1840年,美術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藝術救國”的熱潮,西方新繪畫觀念的引進引起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價值評判與爭執(zhí),傳統(tǒng)繪畫重師承、重筆墨,而西方繪畫更重寫生、更加深入生活,對于傳統(tǒng)繪畫而言,西方新繪畫觀念無疑是一種新的展現(xiàn)成就,康有為呼吁“英絕之士應運而興,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者。”

雨過琴聲潤 風來翰墨香 / 曹俊
紙本水墨
Ink-wash painting.
曹俊荷花系列作品架構則來源于水墨的架構,內核仍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表達創(chuàng)作方式,但是畫面整體上看起來卻更加熱烈而奔放富有浪漫主義情感色彩,具當代的形式。石濤曾提出“筆墨當隨時代”,作品中既要有師法前人的東西,又要有跟隨當下發(fā)展藝術表達上的革變。荷在如今中國又有'合’、'和’之意,寓意融合和統(tǒng)一,孔子曾講到“和而不同”、“和為貴”,中華文化所說的“和”是指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后的貫通融合,這種貫通融合才是最為可貴的。曹俊通過對荷形象的寫生,寫而生之,寫的是塵世,生的是處世堅守的君子之心,就如惲壽平講究作畫以寫生為基礎,追求宋法運元格,以極似求不似,重在攝情。所以說曹俊的荷系列作品本質上是屬于中國傳統(tǒng)、中國精神的主題表達,畫面中呈現(xiàn)出來的實則是一種筆墨的精神,而非過去筆墨的情趣意韻。

更無留影霎時云 / 曹俊
材質:金箋
尺寸:直徑33CM
創(chuàng)作年代:2011年
03
在曹俊的荷系列作品中,他大膽使用色彩,以潑墨潑彩的表現(xiàn)形式改變了荷葉原本的色彩,不拘筆法,先潑墨潑彩倒入在畫面之上,最后精心收拾。曹俊對材料的熟悉掌握,使他在整體畫面呈現(xiàn)上產生出了新的質感。近代劉海粟在談及他的山水畫潑彩畫法時,他講到:“先用焦墨線條畫出幾大塊,分好色彩的區(qū)域然后上重色,嫌淺處可以等紙又幾成干后,再用小盂調好色朝畫上倒,另外破以清水,使色彩散開并吃進紙去。在健筆疏導的過程中,讓色塊向山的自然形態(tài)靠攏。全干后用墨筆細心收拾。“他的花鳥畫潑彩亦用了山水畫的潑彩方法。最終形成五彩繽紛的效果,筆墨、水色在生宣上的滲化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韻味。

喬桂逸韻敘江東 / 劉海粟
再看曹俊的色彩呈現(xiàn)上,他將重點放在墨與礦物材料之間調和展現(xiàn)出相融相斥的特殊效果上,他的荷花顏色取自'丹’,即朱砂,這種礦物材料通常多用于藏傳佛教,在藏傳佛教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主要用以中鋒運筆,將筆觸和色彩相結合來表現(xiàn)外在的形體塑造準確表達,他以潑彩的表現(xiàn)形式來使這種礦物顏料呈現(xiàn)地更加靈活。相比之下曹俊的荷花更顯得細膩、冷峻、沉穩(wěn)而獨立,他把水墨的形式變成了強烈的色彩形式,大膽使用強烈鮮艷的重色,在強烈對比中生意盎然,以作書之法作畫,渾厚古拙而不乏書卷氣,以水墨的書寫形式,用筆的抑揚頓挫、起承轉合、順鋒逆筆所產生出芙蕖儀態(tài)萬方的墨形墨象。

清景無限/ 曹俊
Wonderful Scenery
在之前談到傳統(tǒng)繪畫在西方繪畫的進入影響革新以來,再看對于前人塑造的荷花結構形象,本應是將物像再現(xiàn)時虛化其外形結構,但在曹俊整體的作品把控處理上卻將物體形象相反實化,通過經(jīng)線精準的描繪,將經(jīng)線呈現(xiàn)出的不同光澤,使結實而沉著的朱砂紅變得更加靈動而鮮活,同時豐富了材料的美感并且極具裝飾意味。這比墨又增加了整體色彩感知上的凝重感和材料的質感,這種美是過去的水墨表現(xiàn)無法比及的。曹俊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整體過程中還參與到了材料的選材和制作上,從前構思階段在觀荷本質時劃開了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不同,把控整體的形象劃分和色彩表達,如此才得以將材料的個性得到綻放性的彰顯,使二度空間的平面產生出立體的三度空間的視覺體驗。
04

荷花 鏡心 設色紙本 / 張大千

荷花鴛鴦 局部 / 張大千
曹俊荷系列作品畫面中的點、線、面的關系得到了巧妙地結合,潑中有骨,骨中有潑,畫作自熱生動、厚重樸實,將滿塘荷花的精妙之氣塑造在單一或幾支荷花的形象表現(xiàn)上,虛與實、抽象與寫實的結合,同樣能夠營造出渾厚雄壯的豪邁意境,因此在看過張大千的荷花形象之后,除變化多姿、煥生萬變之外,則缺少像曹俊在色彩、形象表達上整體的沉穩(wěn)力。曹俊因構圖隨意而產生大氣,成就了一個“大”字;因色彩潑辣程亮,呈現(xiàn)了一個“亮”字;因色階豐富而有韻律,營造了一個“曲”字,也正如張大千所說的:“畫有三美:曰亮、曰大、曰曲?!?/span>

把酒祝東風/ 曹俊
Toasting in Spring Breeze
總而言之,藝術家曹俊的潑墨潑彩荷花是在繼承傳統(tǒng)筆墨的基礎上,對中國傳統(tǒng)荷花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其“形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思維表達模式,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和現(xiàn)代元素,拓寬了荷花繪畫的表現(xiàn)空間,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審美趣味,更加貼近現(xiàn)代人的審美需求。極大地豐富了中國花鳥畫的內涵,同時也賦予了中國花鳥畫新的觀念和意識。

張大千荷花作品 局部
05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提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如所謂“蓮,花之君子者也?!?在曹俊的荷花系列作品中,除了創(chuàng)作表達上色彩的強烈形式和材料的綜合使用之外,其精神內核仍源自蓮于五濁惡世而不染卓,歷練成就,而同時又表現(xiàn)了藝術家本身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他用以荷花的君子之風倡導世人于世俗之中堅守本心、不忘初衷的士大夫精神在作品上得以承載,曹俊借荷之本體,吐畫之心聲。

他將概括的形式,把主體形象展現(xiàn)在畫面上呈現(xiàn)出大的塊面分割,荷葉潑墨潑彩的表現(xiàn)形式又反映出葉與水、與影相互影響交融的動態(tài)關系,蓮與蓮葉、蓮莖錯綜但分明的交叉形態(tài),建立起一種矛盾與統(tǒng)一的構成方式。蓮花即為天,蓮根根植于泥即為地,荷葉以潑墨潑彩的敷染形式展現(xiàn)了世界大觀的存在形式,畫面上體現(xiàn)的一種'中和’之美,大本達道,是顯現(xiàn)天地位焉而萬物育焉的和諧宇宙觀。

曹俊作品局部
紙本水墨
Part of Cao Jun's work.
Ink-wash painting.
荷自淤泥中來,荷花內含蓮蓬,中通蓮藕,佛法中闡釋過在淤泥里才會生出空的東西,這里曹俊筆下的荷也是禪宗所表達的一種空靈意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曹俊創(chuàng)造的蓮花又如在大千世界的無限時空中,掌握了萬物生命的規(guī)律與全部,強烈的色彩流動和定格在金色象征性畫面上,延展了無限循環(huán)的永恒性。

沉醉東風 / 曹俊
材質:紙本設色
尺寸:68CM*68CM
創(chuàng)作年代:2011年

冰心 / 曹俊
材質:紙本設色
尺寸:144CM*183CM
創(chuàng)作年代:2009年
他的作品整體上的靈運變化,實是來自于曹俊自身的隨心畫境,才能使觀者同這種'沖淡’美學中有如清風睦恩澤的感受,所以他所創(chuàng)造的表象就不再僅僅是荷的本體再現(xiàn),而是在此之外建立了一種是實又虛,是動還靜,有中有色,色中即空的美學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