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月經過少):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凈;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屬月經病。月經過少常與月經后期并見。該病發(fā)生于青春期和育齡期者可發(fā)展為閉經,發(fā)生于的更年期者則往往進入絕經期。中醫(yī)學認為,多與氣血兩虛,腎精不足,氣滯血瘀有關;治以氣血雙補,補益腎精,理氣活血化瘀。
1、人參養(yǎng)榮丸
【主要成份】
人參、土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黃、白芍(麩炒)、炙黃芪、陳皮、制遠志、肉桂、五味子(酒蒸)。輔料:蜂蜜、生姜及大棗。
【功效主治】
本品溫補氣血。用于心脾不足,氣血兩虧,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虛弱。
2、烏雞白鳳丸
【主要成份】
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用于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帶下。
【功效主治】
?烏雞(去毛爪腸)、鹿角膠、鱉甲(制)、牡蠣(煅)、桑螵蛸、人參、黃芪、當歸、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地黃、熟地黃、川芎、銀柴胡、丹參、山藥、芡實(炒)、鹿角霜。輔料為煉蜜。
3、人參歸脾丸
【主要成份】
人參、白術(麩炒)、茯苓、甘草(蜜炙)、黃芪(蜜炙)、當歸、木香、遠志(去心甘草炙)、龍眼肉、酸棗仁(炒)。輔料為賦形劑蜂蜜。
【功效主治】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
4、八珍益母丸
【主要成份】
益母草、黨參、炒白術、茯苓、甘草、當歸、酒白芍、川芎、熟地黃。輔料為賦形劑蜂蜜。
【功效主治】
益氣養(yǎng)血,活血調經。八珍益母丸用于氣血兩虛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癥見月經周期錯后、行徑量少、精神不振、肢體乏力。
5、復方阿膠漿
【主要成份】
紅參,熟地黃,黨參,山楂,
【功效主治】
本品補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兩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貧血。
6、鹿胎膏
【主要成份】
本品補氣養(yǎng)血,調經散寒。用于氣血不足,虛弱消瘦,月經不調,行經腹痛,寒濕帶下。
【功效主治】
紅參、當歸、益母草、地黃、丹參、香附(醋制)、甲、骨皮、延胡索(醋制)、萊菔子(炒)、白術(麩炒)、肉桂、木香、赤芍、甘草茴香(鹽制)、續(xù)斷、蒲黃、川芎、牛膝、鹿茸(去毛)、茯苓、鹿胎粉、或仔鹿粉、阿膠。
7、右歸丸
【主要成份】
熟地黃、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藥、山茱萸(酒炙)、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歸、杜仲(鹽炒)。
【功效主治】
溫補腎陽,填精止遺。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陽痿遺精,大便溏薄,尿頻而清。
8、六味地黃丸
【主要成份】
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功效主治】?
滋陰補腎。用于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9、加味逍遙丸
【主要成份】
柴胡, 當歸,白芍,白術(麩炒), 茯苓,甘草,牡丹皮,梔子(姜灸),薄荷。輔料為生姜
【功效主治】?
舒肝清熱,健脾養(yǎng)血。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10、經舒顆粒
【主要成份】
丹參、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桂枝。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溫經通脈、理氣止痛。本品用于氣滯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證見行經小腹脹痛或冷痛,經行不暢,經血暗有血塊,或乳房脹痛,或胸悶,或手足不溫,舌暗或有瘀斑等。
11、鹿尾巴口服液
【主要成份】
馬鹿骨、馬鹿尾、馬鹿茸、蜂蜜、山梨酸
【功效主治】?
疏肝理脾,調經止帶。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月經量少、后錯,小腹疼痛,帶下色黃量多。
12、歸芍調經片
【主要成份】
柴胡,白芍,白術,茯苓,當歸,川芎,澤瀉。
【功效主治】
??疏肝理脾,調經止帶。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月經量少、后錯,小腹疼痛,帶下色黃量多。
13、調經促孕丸
【主要成份】
鹿茸(去毛)、淫羊藿(炙)、仙茅、續(xù)斷、桑寄生、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山藥、蓮子(去心)、茯苓、黃芪、白芍、酸棗仁(炒)、鉤藤、丹參、赤芍、雞血藤。
【功效主治】
?溫腎健脾,活血調經。用于脾腎陽虛、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不孕,癥見月經后錯、經水量少、有血塊、行經小腹冷痛、經水日久不行、久不受孕、腰膝冷痛。
14、 舒爾經膠囊
【主要成份】
當歸、牡丹皮、赤芍、柴胡、桃仁、陳皮、香附、牛膝、益母草、延胡索、白芍。
【功效主治】?
疏肝活血,調經止痛。用于痛經、月經量少、后錯屬氣滯血瘀證者。
15、當歸調經顆粒
【主要成份】
當歸、熟地黃、川芎、黨參、白芍、甘草、黃芪。輔料為蔗糖。
【功效主治】?
?補血助氣,調經。用于貧血衰弱,病后、產后血虛以及月經不調,痛經。
16、調經丸
【主要成份】
當歸、白芍(酒炒)、川穹、熟地黃、艾葉(炭)、香附(醋炙)、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白術(炒)、昊茱萸(制)、小茴香、延胡索(醋炙)、沒藥(制)、益母草、牡丹皮、續(xù)斷、黃芩(酒炒)、麥冬、阿膠。
【功效主治】?
氣和血,調經止痛。用于氣郁血滯,月經不調,經來腹痛。
17、溫經活血片
【主要成份】
炙黃芪、當歸、益母草膏、紅花、三棱(制)、龜甲(醋淬)、紅參、鹿胎、鹿茸、乳鹿、維生素C、維生素B1等40味。
【功效主治】?
補氣養(yǎng)血、溫經活血。用于氣虛血瘀證的月經后期,量少,行經腹痛,腰腿酸痛,四肢無力。
18、婦科調經顆粒
【主要成份】
當歸、川芎、香附(醋炙)、白術(麩炒)、白芍、赤芍、延胡索(醋炙)、熟地黃、大棗、甘草。輔料:蔗糖。
【功效主治】?
養(yǎng)血,調經,止痛。本品用于月經量少、后錯,經期腹痛。
19、補血調經片
【主要成份】
雞血藤、阿膠(海蛤粉炒)、黨參、益母草(制)、香附(制)、艾葉(炒)、肉桂、桑寄生、崗稔子、千斤拔、五指毛桃、白背葉等18味。
【功效主治】?
補血理氣,調經。用于婦女貧血,面色痿黃,經少后錯,白帶量多,經痛。
20、通經甘露丸
【主要成份】
當歸、桃仁(去皮)、紅花、牡丹皮、干漆(煅)、牛膝、大黃(酒炒)、肉桂(去粗皮)、三棱(麩炒)、莪術(醋炙)。
【功效主治】?
本品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用于血瘀阻滯所致經閉不通,小腹疼痛,或經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以及癥瘕積塊。
21、四物顆粒
【主要成份】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輔料為可溶性淀粉、糊精
【功效主治】
?調經養(yǎng)血。用于營血虛弱,月經不調。
女性如果出現不明原因引起的月經量少,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院婦科就診,正規(guī)治療,按療程服藥或遵醫(yī)囑服藥,注意禁忌癥,此類藥一般孕婦禁用。通過正規(guī)渠道買藥,保證藥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