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新增的,題目來自于Q9:
3、一屬于自然狀態(tài),二屬于規(guī)則狀態(tài)。
Q2
用心理學分析海明威和海子等才華出眾的人為何會自殺?
海明威和海子都是知名作家,《老人與海》激勵了無數人,為何作者本人卻做了生活的逃兵?有人說海子是抑郁癥,有人說海子是看透了世間丑陋,我疑惑那些能寫出優(yōu)美和鼓舞人心的作家,為何不能拯救自己?
最后你說到自我拯救,這是我們預設了死亡就必然是不好的,但這個預設并不成立,一個人有權決定他自己的命運,對于一個選擇自殺的人來說,死亡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所以這里并不天然存在自我拯救的必要性。大約如此。
Q3
歌詞與旋律那個更加重要,歌詞和旋律的審美怎么定義,怎么看娛樂商業(yè)圈
這是某一個國內搖滾樂隊整首歌曲的歌詞:(我買光所有的炸藥 卻 還是炸不掉 他 給你的碉堡 我 花光了金幣 我 花光了權利 我 花光我僅有的正義)網上有一些網友特別討厭反感,覺得歌詞太俗,這種娛樂只是商業(yè)騙錢,但有一些粉絲覺得很喜歡他們,我不太理解他們的審美
2、怎么看娛樂商業(yè)圈?我通常都是在網上看,我比較喜歡的一個音樂節(jié)目是《樂隊的夏天》;
3、審美兼具普遍性獨特性;
Q5
想聽聽老莫談“恒大”
1、產業(yè)結構畸形下的一個畸形;
2、一個怪胎的長成必定有一個相應的環(huán)境支持;
3、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一個企業(yè)可以為所欲為,這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4、如果一家企業(yè)存在重大違法行為,且曠日持久,那么說明法律的獨立性早已受到侵蝕;
5、“不賺最后一個銅板”是一種偉大的商業(yè)哲學,許家印不具備,中國大多數企業(yè)家不具備;
A:這個問題雖然有點過于幼稚,但還算有價值。所以先行簡單回應,后面有空再寫篇日記系統(tǒng)回應。4個問題:
1、我拉黑讀者這種行為是公權還是私權?
2、我拒絕跟人辯對錯這是不是我的自由?
3、我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堵住了他們的嘴?也即是說,他們不能我在的公眾號留言這一點在多大程度上“發(fā)不出聲音”?
4、等價問題是,我是否有權拒絕某個具體的人在我自己的家說話?
我之所以會回應你這么幼稚的問題,是因為你花了錢,也就是說,你花的錢成為了縮減我“自由”程度一個因素。但是我不給出關于你的問題的確切答案,你自己衡量,然后自己回答。
老莫的認知進階課
3個月,7大領域,20堂課
完成認知升級▼九月開講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Q7
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如何自我改善?
船長,我有個難題求幫助,就是自己在特別想做一件事或公開抒發(fā)一種情緒的時候,總是很難考慮到這么做對身邊的人可能存在不良影響,當時認為這是我自己個人的事,但是做過之后又發(fā)現好像也不全是??墒俏矣钟X得如果凡事做之前都要考慮周全,先不說有沒有這個頭腦,光是這么想就已經喪失了想表達的心情,感覺時間長了,人就變得像機器人一樣。但是如果隨心所欲讓自己痛快了,對他人造成不好的影響或讓他們心里不舒服,我又覺得也不對,您能給我提供一個解決或改善的思路嗎?
因此,你需要找到一種公開發(fā)泄情緒但又不會影響任何具體的人的方式,比如像我一樣寫公開日記。具體方案需要你自己確立,但厘清邊界是必要的前提。
Q8
理性和冷酷無情的區(qū)別在哪里?
1、理性首先是一個名詞,其次才是一個形容詞,冷酷無情僅是一個形容詞;
2、無論理性還是感性,均可表現為冷酷無情,并且冷酷無情更多是主觀感受,不存在明顯的程度區(qū)分;
3、理性更多用來描述特質,冷酷無情更多用來描述行為,一個是內在的,一個是外在的。
1、首先是遞進關系,然后才可能是并列關系;
2、不增則損無可損;
3、增或損的標的是概念或信息,增是接收信息,損是消化信息,信息消化后,自然就沒了;
4、所以如果一個人講話很喜歡講術語,說明他消化不徹底或壓根沒消化,只是充當復讀機,并且通過復讀來掩飾不自信;
1、以目前現有的數字貨幣來看,它們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功能并不高效,作為記賬功能有它獨特的使用場景,但也無法以高效來概括;
1、將第一個問題改換成“階層還能流動嗎?”
2、一方面階層隔層正在形成,另一方面,當下正處于商業(yè)文明向科技文明的加速過渡期,于是會加劇動蕩,動蕩就會產生縫隙,階層流動的縫隙;
3、“寒門如何培養(yǎng)貴子”,首先不要背負這個目標;其次不要急著賺錢,先去花精力和成本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fā)生什么;然后在向上的賽道中找到自己喜歡做且能做的事;
老莫的知識星球▼歡迎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