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燉豆腐
原料:鰱魚頭500克,豆腐500克,姜、蒜、食醋、鹽、麻油適量。
制法:鰱魚頭去鰓,洗凈,從魚頭中間縱向剁成2大塊,放入砂鍋中,加姜、蒜、食醋和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燉45分鐘,加入切好的豆腐塊、鹽再燉10分鐘,淋上麻油后即可食用。
功效:魚頭和豆腐含鈣量高,有利于補充人體的鈣質(zhì),可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
紅燜豬蹄
原料:豬前蹄1000克,豬骨湯10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油500克,白糖、味精、黃酒、香醋、醬油、蔥段、姜片、香料包(小茴香、陳皮、八角、花椒用紗布包好)、麻油適量。
制法:將豬蹄洗凈,剁成塊,入沸水鍋中,加蔥段、姜片、黃酒、香醋,用大火煮10分鐘,撈起瀝干水分,用醬油涂勻豬蹄皮面,晾涼備用。油入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豬蹄炸約15分鐘,取出瀝油。另取鍋加適量水,倒入豬骨湯,用大火燒沸,放入炸好的豬蹄和香料包,加入香菇、醬油、黃酒、白糖、味精,用小火燜燒3小時,取出裝盤,淋上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豬蹄含有動物膠原蛋白、鈣、磷、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對人體肌腱、韌帶及結(jié)締組織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可防治骨質(zhì)疏松癥。
枸杞粥
原料:枸杞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將枸杞洗凈,和粳米同煮成粥食用。
功效:可防治骨質(zhì)疏松癥。
骨頭粥
原料:脛骨若干(豬、牛、羊骨均可),紅棗15枚,粳米100克。
制法:將脛骨洗凈,先煮1小時;去骨后加紅棗、粳米煮成粥食用。
功效:補腎填髓、強筋壯骨。
枸杞燉羊肉
原料:羊腿肉500克、枸杞30克、山藥50克,姜末、調(diào)料適量。
制法:羊腿肉先煮至八九成熟,切成方塊,加少許姜末,放入枸杞、山藥,加入清湯與調(diào)料,燒開后用文火燉至肉爛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填精、壯腰健骨。
除上述食療方外,還可結(jié)合證候表現(xiàn),適當?shù)厥秤靡恍┧幧欧剑瑢Ρ静〉闹委熞灿旭砸妗?/p>
腎精不足證用生地黃燉雞
原料:生地黃400克、飴糖250克、烏骨雞1只。
制法:將雞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再將生地黃洗凈切成細條與飴糖混合,放入雞肚中,用棉線扎緊。將雞放入鍋中,小火燉煮,加鹽等調(diào)味品。
腎陰虧虛證用龜鱉膏
原料:烏龜500克、鱉500克、豬脊髓250克。
制法:將龜、鱉去除內(nèi)臟后洗凈,與豬脊髓同入鍋,加適量水,用文火燉爛,除去龜甲、鱉甲后稍加鹽等調(diào)料,再燉收成膏狀。早晚各取一匙,用溫開水融化后空腹服用。
腎陽虛損證用棗栗燜雞
原料:栗子200克、紅棗10枚、核桃仁20克、公雞1只。
制法:將核桃仁放入沸水中浸泡,去皮,瀝干,炸至金黃色備用;栗子切成兩半,去皮備用;雞斬成塊狀,煸炒呈黃色,再加入黃酒、姜絲、蔥段、醬油等煸至上色,最后加入清水、核桃仁和紅棗、栗子等,用文火煨至雞肉熟爛。
氣滯血瘀證用三花參麥茶
原料:佛手花、厚樸花、紅花、紅茶各3克,黨參、炒麥芽各6克。
制法:將上述原料搗成粗末,沸水沖泡,代茶飲之。
本文選自《農(nóng)村百事通》2020年第24期
作者:張偉榮
(當歸 梔子 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