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和腎盂腎炎完全是兩回事,一篇文章,讓你讀懂二者的區(qū)別一46歲女士咨詢:李醫(yī)生您好,我前幾天尿頻尿不盡,體檢發(fā)現尿蛋白,然后去醫(yī)院進一步檢查,尿蛋白2+,尿隱血3+,白細胞酯酶4+,紅細胞流式一千多,白細胞流式也幾百,查腎功能是正常的,腎臟b超顯示左邊有15mm的腎結石。我是腎炎嗎?希望幫我綜合診斷。尿中大量白細胞有可能是腎盂腎炎。而腎盂腎炎,怎么會出現尿蛋白2+?司職腎臟濾過功能的組織叫腎小球。血液通過腎小球濾過后,濾出的水和代謝廢物,一部分經過腎小管回吸收,剩余的東西就是尿液。尿液首先匯集到腎盂,再經過輸尿管流到膀胱儲存起來。腎盂是輸尿管和腎臟的連接部位,見圖1、2。
腎臟生成尿液后,自上而下,從腎盂到輸尿管到膀胱,然后通過尿道排出體外,這一個“管道系統(tǒng)”統(tǒng)稱為泌尿道,見圖3。泌尿道如同呼吸道一樣,也是和外界相通的,所以特別容易受到細菌侵襲而發(fā)生感染。引起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是大腸桿菌,尤其是女性,尿道口與肛門非常接近,大腸桿菌容易進入尿道口,然后逆行向上引起尿路感染。輕度的尿路感染發(fā)生在尿道、膀胱,稱下尿路感染;嚴重者繼續(xù)逆行向上,引起輸尿管和腎盂感染,稱上尿路感染,也叫腎盂腎炎。腎盂腎炎好發(fā)于已婚女性,其他情況,比如說糖尿病,腎結石、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梗阻,多囊腎,慢性腎衰竭等,也都是腎盂腎炎的好發(fā)因素。腎盂腎炎的特征性表現是尿頻、尿急、尿痛,專業(yè)上稱“尿路刺激征”,其他的表現還有發(fā)燒、腰痛等。化驗檢查:血白細胞高,尿白細胞高,同時可能合并血尿、細菌尿,嚴重患者可出現蛋白尿。腎盂腎炎的治療主要使用抗菌素,一般1~2周就能夠治愈,很少發(fā)展到慢性,腎盂腎炎引起的腎衰更是少見。腎小球腎炎雖然也叫“炎”,但并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由細菌感染導致的“炎癥”,而是無菌性炎癥,大多與自身免疫有關,意思是,腎小球損傷是因為自身免疫系統(tǒng)損害所致。當然,自身免疫損傷可能因為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誘發(fā),最常見的腎小球腎炎叫IgA腎病,IgA腎病就是這種發(fā)病形式。也就是說,腎小球腎炎不是因為細菌感染直接引起的,而是細菌感染誘發(fā)了自身免疫系統(tǒng)間接損害了腎小球。腎小球腎炎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以中青年男性更多見。腎小球腎炎的特征性表現是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專業(yè)上稱“腎炎綜合征”,嚴重者可出現水腫、血肌酐升高等。化驗檢查:蛋白尿、血尿,尿中沒有白細胞,嚴重患者可出現血肌酐升高。大多數腎小球腎炎的發(fā)病機制是自身免疫損傷,所以治療需要使用激素或者聯合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周期相對較長,許多患者往往需要終身使用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治療。許多腎小球腎炎遷延不愈,容易發(fā)展為慢性。如果控制不好的話,也容易造成腎衰竭。目前我國的透析患者,大多是由慢性腎小球腎炎發(fā)展而來。慢性腎炎患者,也可能發(fā)生腎盂腎炎,尿檢除了蛋白尿、血尿外,尿中還有白細胞。而嚴重的腎盂腎炎,尿中除了白細胞之外,也可能出現蛋白尿、血尿。但是,如果一個患者,初次檢查就是蛋白尿、血尿、白細胞尿,有時候就很難鑒別是哪一種疾病。尿中有白細胞,可基本上認定有感染存在,所以首先應該抗感染治療。治療一周后復查。如果尿蛋白轉陰,則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尿路感染,可排除腎炎。那這種情況的蛋白尿是假陽性。如果尿中白細胞消失,蛋白尿繼續(xù)存在,可考慮是腎炎,應進一步做尿蛋白定量檢查,根據定量結果及其他情況決定是否腎穿,根據病理結果精準治療。這位中年女性患者就是有蛋白尿、血尿、白細胞尿,經抗感染治療后尿蛋白轉陰,所以,排除了腎小球腎炎,考慮是單純的腎盂腎炎。那她開始的蛋白尿就是假性蛋白尿。我對她的回復是:謝謝你的咨詢!你現在是尿路感染,尿蛋白2+可能是假陽性,也就是說因為感染影響了檢查結果,請先用抗菌素(比如說左氧氟沙星或者頭孢克洛等)治療感染,等感染控制后復查尿常規(guī),如果轉陰,那就腎臟沒有問題,如果還是陽性,說明有腎小球腎炎。此外,你反復尿路感染可能與你的腎結石有關,請咨詢泌尿外科處理這個結石,平時多喝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