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季節(jié)與茬口
近幾年來,厚皮甜瓜的上市期有逐年提早的趨向。聯(lián)結日光溫室的溫度和光照條件,大多數(shù)育苗播種期為12月10日前后,1月中旬定植,2月10—15日前后開花,3月下旬進入始收期,4月底至5月初收獲二茬瓜,5月中旬停滯拉秧。
二茬瓜未收時,若秧蔓茁壯并加強管理,則可收獲三茬瓜,這樣拉秧的時間便相應地延后1個月。近兩年,最早播種期已提早到11月10日前后,12月中旬定植,1月10—15日開花,頭茬瓜始收期在2月下旬,二茬瓜收獲期在4月上旬。
為了提高前期產量,定植期須有鞏固的地溫,可在12月中下旬播種。這茬瓜在管理上比較主動,光照充分,尤其是在定植后的蹲苗期,幼苗相當茁壯。
冬暖式日光溫室厚皮甜瓜不論恰當早播或晚播,最遲拉秧期為5月份,即在下茬作物播種前1個月就應騰完茬。下茬能夠播種或提早育苗定植的有絲瓜、苦瓜、黃瓜、豆角、甜(辣)椒、茄子、芹菜、茴香、芫荽、甘藍、菜花等。
育苗技巧要點
厚皮甜瓜育苗以常規(guī)育苗為主,近幾年利用電熱溫床育苗的面積逐年增長。隨著枯敗病的日趨嚴重,利用新土佐南瓜作砧木搞嫁接栽培,將成為今后冬暖式溫室栽培的主要情勢?,F(xiàn)將不同育苗情勢的技巧要點分述如下:
常規(guī)育苗
農家肥應充分腐熟
育苗用粗肥必須充分腐熟發(fā)酵,從時間上看,以7—8月份腐熟的為好。應反復均勻發(fā)酵,避免用半腐熟肥育苗。以豬糞作營養(yǎng)土較為適宜和安全,豬糞約占營養(yǎng)土總量的30%—40%。
苗床澆水
利用塑料缽或紙缽育苗,苗床底水必須澆足。苗床應在擺放營養(yǎng)缽之前3天先澆1次水,放入營養(yǎng)缽后再澆1次,水量以沉沒營養(yǎng)缽3—5厘米為好。
提高地溫
苗床地溫要達到16—18℃。這樣能保證1次全苗,且出苗后不易發(fā)生猝倒病。
苗床溫度節(jié)制
采取“三高三低”法育苗,即在澆足底水的情況下,床溫的節(jié)制一要出苗前高,出苗后低;二要真葉露心后高,兩葉一心后低;三要蹲苗前高,接近定植時低。一高是為了苗齊、苗全,一低是避免下胚軸快捷伸長而形成高腳弱苗;二高是為了加速葉面積增大和增進根系生長,二低是為了節(jié)制幼苗徒長;三高是為了在育苗后期泥土濕度較低的情況下再次增進根系生長,三低是為了使幼苗能適應定植后的環(huán)境條件。
溫度的具體節(jié)制方法是:地溫在16—22℃之間時,要就高不就低。氣溫應節(jié)制好13—28℃的節(jié)制幅度。如“一高一低”就在13—28℃的基數(shù)上提高3℃,即形成為16—31℃;出土后則在13—28℃基數(shù)上下調3℃,即10—25℃。這就是“一高一低”。其它階段依據(jù)幼苗所需溫度條件增長或下降2—5℃。
電熱溫床育苗
除按常規(guī)育苗的基本方法外,還要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電源功率
電熱溫床的功率依據(jù)育苗季節(jié)、光照和溫度情況,通常節(jié)制每平方米80—100瓦。
苗床澆水量
苗床澆水量要比常規(guī)水量多,可高于常規(guī)育苗水量的1倍左右。
地溫要適宜
電熱溫床育苗地溫以20—24℃為宜。
溫床育苗與常規(guī)育苗相聯(lián)結
前期低溫時用電熱育苗,后期或溫度適宜時進行常規(guī)育苗。
嫁接育苗
如在初冬季節(jié)嫁接育苗,溫度、光照、濕度等除嫁接期間外,基本按電熱溫床育苗或常規(guī)育苗法管理。嫁接育苗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選好播種時間
利用新土佐南瓜作砧木,厚皮甜瓜作接穗,要先播甜瓜,后播南瓜,因氣候條件影響,南瓜播期通常較甜瓜晚4—6天,應準確判別南瓜播期。即在甜瓜子葉展平時,南瓜開端浸種,甜瓜真葉露心到半展開時南瓜播種。南瓜子葉展平,甜瓜一葉一心為嫁接適期。
播種方法
播種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甜瓜、南瓜分畦播種,嫁接后定植在營養(yǎng)缽內。另一種是把甜瓜播種在營養(yǎng)缽中心點旁1。5厘米處,到甜瓜真葉露心后再把南瓜砧木種子播在營養(yǎng)缽的中心位置,等南瓜子葉展平,甜瓜一葉一心時進行靠接。此法操作便捷,成活率高。
嫁接方法
當?shù)夭扇〉氖强坎褰臃?,距南瓜幼苗子葉下1—2厘米處,向上40°角斜切一刀,甜瓜比南瓜刀口位置靠上1。5—2厘米,向下35°—40°角斜切,使砧木與接穗的刀口密接。
幾天后,南瓜快捷生長,南瓜、甜瓜莖稈高度一致。否則,因南瓜莖生長量過快,使得南瓜幼苗折角,生長碰壁。
節(jié)制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
威嚴保濕、控柔和遮蔭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嫁接后恰當澆水、覆蓋拱膜,緊密封鎖,用葦箔遮成花蔭,使相對濕度達95%以上。前3天溫度白天25—28℃,夜間18—20℃。成活率的高低和苗質好壞,與夜間溫度的高低親密相關。
第四至七天逐步打開拱棚兩頭放風,放風口從小到大,7天即可撤去拱膜,從第三天開端光強時蓋遮蔭葦箔,光弱時撤。5天以后若幼苗不打蔫即可撤除葦箔。
4天以后白天溫度可節(jié)制在25—28℃,夜間18℃,地溫應始終維持20—22℃。
斷根宜早不宜遲
常按上述管理,3天傷口愈合,7天維管束接通,10天選小部分進行斷根,光強時可能有輕度萎蔫,用苫恰當遮蔭就能恢復正常,10天后就可全體斷掉甜瓜根,留茬要小,斷根后即把甜瓜根拔除。
定植時期和種植密度
定植期以1月中下旬為好,但從市場和經濟效益方面思索,則可提早到12月上旬至1月上旬。這里的關鍵問題是要維持地溫不低于12℃,開花期地溫要在18℃以上。
冬春茬栽培,種植密渡過高會影響地面見光,而造成地溫低,但種植密度低會造成產量也低,直接影響到收益。依據(jù)大面積調查,較適宜的種植密度為每畝2200株左右。通常采取行距60厘米左右,株距50厘米左右。這樣既有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地溫,又利于安全越冬。
棚內溫度、光照的調控
棚內溫度和光照的調控,一方面要思索到各階段甜瓜植株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還要思索到采取生態(tài)方法預防病害的發(fā)生。
定植后要盡可能地延長光照時間,提高棚內溫度,提高地溫,為從定植到開花期蹲好苗發(fā)明有利條件。甜瓜苗定植后正是低溫季節(jié),保溫比其它管理更為重要。蹲苗期,深扎根、多扎根是管理的中心目標。
在通常情況下,早8時半揭苫,下午4時蓋苫,冬暖式溫室前半夜維持17—15℃,后半夜維持14—12℃是可行的。碰到連陰3—5天,最低氣溫涌現(xiàn)短時間8—9℃時,對其無顯然不良影響。如遇連陰天,采取擦棚膜、少放風或不放風、恰當早蓋苫保溫等辦法后,都能安全越冬。
據(jù)在大辛閣鄉(xiāng)的調查,當外界氣溫降至—16.3℃,棚內短時期涌現(xiàn)4.3℃低溫時,瓜苗也本事過低溫。但是對于甜瓜果實的前期膨大和早熱有一定影響。
進入膨瓜期后,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和光照強度的增長,溫度升高,溫光調控的重點就轉向病害的生態(tài)防治方面。
整枝上架方法
冬暖式日光溫室甜瓜冬春茬栽培,在密度每畝2200株的情況下,采取單蔓整枝法。當主蔓長出6—7片葉時開端綁蔓和吊蔓,基部不留子蔓,利用主蔓第十二節(jié)以上子蔓結瓜,因為光照時間短、光照強度低,通??闪?個瓜。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革,近兩年采取留一個瓜的方法,能顯然提高效益。坐果后瓜前留2—3片葉,主蔓長到25—30片葉時打頂。目前瓜架多采取尼龍繩吊架方法,特點是省工、省錢,有利于光照。
肥水管理
定植前施足底肥,重點要施足粗肥,通常畝施腐熟有機肥10—12立方米,高磷復合肥50—60千克,高鉀復合肥20—30千克,在化肥、粗肥施人后深翻40厘米,并翻耙兩次,使土肥混勻,此后澆足底墑水,踏實泥土。
澆足定植水是苗期管理的一項重要辦法。定植初期,地溫較高,如果定植水沒有澆足,要立刻補澆緩苗水。此水過后就進入蹲苗期,如在蹲苗期常澆小水,則會嚴重影響扎根,為以后水肥管理制造了障礙。
因為底肥較足,苗期需肥少,通常澆定植水時不必施肥。當甜瓜坐果后,聯(lián)結澆水每畝追施餅肥150千克,或每畝追施高氮復合肥15—20千克,高磷復合肥、高鉀復合肥10千克。澆水要適量,避免大水漫灌。當部分果實長到發(fā)白時,再澆第三水。這期間可葉面噴灑0.1%—0.5%的磷酸二氫鉀。
病蟲害防治
當?shù)卮瞬绾衿ぬ鸸系南x害較少,常見病害主要是枯敗病、白粉病和霜霉病。
枯敗病多在重茬地上發(fā)生,前茬連作3—5年黃瓜或甜瓜重茬兩年以上,枯敗病發(fā)生比較嚴重,通常發(fā)病可造成30%左右死秧,嚴重地塊在果實膨大期如遇連陰暴晴氣象,病株率能達到50%—80%,可采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灌根,每畝用藥2千克,分2—3次灌完,防治效果較好。
據(jù)賈八里莊村的調查,灌藥防治5天后再灌第二次藥,病株死亡率可降至10%以下。沒能及時防治的,死亡率達40%以上。對霜霉病和白粉病以生態(tài)防治為主,輔之以化學防治。
這兩種病在溫度適宜、濕度不適宜的情況下不發(fā)病,在濕度適宜,溫度不適宜時也不發(fā)病。如霜霉病,最適發(fā)病溫度為18—24℃,在15—30℃之間都能夠引起感染。
可采取晚放苫,節(jié)制夜溫在15℃以下,再采取上午低于30℃不放風,30℃以上時開大風口多排濕、下降相對濕度的辦法,盡可能把適溫期間的相對濕度降到70%以下,從而有效地節(jié)制其發(f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