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上,有這么一個相當奇怪的王朝。說這個王朝不行吧,他的經濟、文化和科技在當時的國際上都是名列前茅的;說他強大吧,他的軍事能力幾乎是墊底般的存在。這個王朝就是嚴重偏科的大宋王朝。宋王朝和遼國是名副其實的老對頭,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綿延了四十余年之久。宋朝戰(zhàn)敗之后,每年都要賠償給遼國十萬兩白銀,但最終卻使得遼國的經濟全面崩潰,這是為什么呢?
遼國在蕭太后接手之后,一改頹然之色,國力日漸強大。鑒于此,這個長時間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游牧民族不再滿足于對宋王朝邊境的騷擾和掠奪,他希望得到更多。公元1004年,在蕭太后和遼圣宗的領導下,遼國揮師南下,大舉入侵宋王朝。野蠻、彪悍的游牧民族一路上攻城略地,勢如破竹。遼人在宋王朝的國土上大肆殺戮、掠奪。在宰相寇準的諫言下,宋真宗決定御駕親征。
很快,遼軍就入侵到了定州地區(qū),并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排兵布陣,大有要一舉吃掉宋朝的架勢。宋軍雖然由于皇帝的御駕親征而士氣高漲、奮起反抗,但終究還是輸給了遼軍一籌。在遼軍占領了德清之后,更是派出三路大軍包圍了澶州,而后蕭太后提出了議和。
在這種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宋真宗同意了遼國議和的要求。同時宋真宗表示,賠償銀子可以,但堅決不割地。于是乎,宋遼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在“澶淵之盟”生效之后,宋王朝每年都要付給遼國十萬兩白銀和綢緞二十萬匹。
但是不論遼人在戰(zhàn)場上多么強悍,說到底他還是游牧民族。由于缺乏農業(yè)作為支撐,遼國不得不時常向宋人購買種類繁多、數目巨大的生活必需品。反觀遼國的資源,能被宋人瞧得上眼的就是戰(zhàn)馬了,但是為了不讓宋朝軍隊戰(zhàn)斗力提升,馬匹是遼國禁止出口的。一來二去,造成了相當嚴重的貿易逆差。在這種現實條件下,相比于遼國流入宋王朝龐大的資金,宋朝每年的賠款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久而久之,遼國的經濟發(fā)生了全面崩潰。
遼國作為一個國度,經濟的入不敷出會衍生出很多負面影響。經濟的全面崩潰也是遼國最終被金滅掉的重要原因之一。
感謝觀賞!歡迎關注,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