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柏-第8回華風展參賽作品
盆景冬季防寒非常關鍵,進入冬季后應視其耐寒程度的不同,分別做好防寒工作。
盆景植物對溫度的要求不盡一致,可分為三類:耐寒性強的、較耐寒的、不耐寒的樹種。但需注意的是:提防強冷空氣的侵襲,要留意天氣變化情況,一定要在強寒流(-5℃)到來之前,將所有的樹樁盆景搬入室內,再耐寒的植物也不例外。
所謂耐寒植物的耐寒性;是由于植物的根系在大自然中無限制的向地下生長,大家知道地下的溫度比較穩(wěn)定,地面上再凍,但地下不變,就如同冬天井水是暖的一樣,耐寒植物就是得益于地溫的保護,既使地上枝干部分被凍傷甚至凍死,只要根系不受凍,它來年春暖,照樣還會重新生長。而地面上無論地栽或盆栽的其損失程度,粗比之下要比陽臺上輕得多。由于冬季高樓陽臺上風特別大,而且特別干燥,所以要不定期根據天氣情況,多向枝干上噴水,尤其要護理好一些較蒼老的枯面較多的老樁。不可長時間枝片過干甚至失水。否則其枝條很可能承受不住嚴寒的干風侵襲而失條失片,嚴重的樹干也會部分枯亡。特別是雀梅此季更易因干失水而枯枝掉片。應特別注意,不可疏忽。
耐寒性強的五針松、黑松、白皮松、紫薇、石榴、梅花、海棠、蠟梅、榆樹、銀杏等,可放在室外花架上。
較耐寒的桂花、六月雪、南天竹、羅漢松、云片柏、雀梅等,可集中到朝南屋檐下或放置在南陽臺的避風處。
對南方樹種如九里香、福建茶、大肚榕、羅漢竹、銀邊雀、米蘭等,應及時移入溫室越冬。若盆景較多并有南方樹種,不妨建造室內簡易小花棚(小溫室),亦能很好地幫助盆景越冬。
簡易小花棚具體做法是:在居室內,不論是水泥、磚石、泥土地面,只要在地面上先鋪上一層5厘米厚的土或沙(木地板上可鋪不漏水的厚塑料膜1層到2層,然后再鋪土或沙),面積可視盆景數量的多少而定。把沙或土鋪平后,噴灑少量清水,讓土或沙達到潮濕程度,后把花盆放在上面,中間放植株高大的,四周放植株矮小的。放齊后用木棒搭一支架,用整塊塑料膜把花盆全部蓋嚴,塑料膜周邊用材料壓實。每隔10天到15天揭開一次塑料膜,讓盆花通風換氣。若鋪的土或沙干了,可噴灑些清水,盆土干了可連同盆花的枝葉一起噴灑,但水溫一定要接近棚內溫度。整個越冬期間花盆內的土不可太濕。各種盆景和盆花何時入室內花棚,可根據各種花木的耐寒程度分別進行,總的以偏晚入棚為宜,經一段時間的耐寒鍛煉,對花木有益。室內花棚的位置最好靠近南窗,讓喜陽光的花木有機會曬曬太陽。
精彩內容
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