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公的民2012: 集中還是分散,這是一個問題 最近兩本書同時看,《投資要義》和《憨奪式投資者》,很奇...

          最近兩本書同時看,《投資要義》和《憨奪式投資者》,很奇葩,一個講低估分散不深研,一個講要集中下重注。

          其實微光破曉這本《投資要義》可以說是他全部投資理念的寫實,其中提到股權投資的方法是用低市盈率、低市凈率分散30支,動態(tài)再平衡。其他大類資產配置這里略去不講。對于想戰(zhàn)勝市場取得超額收益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不是太簡單了呢?其實不簡單,這個策略要很強的紀律性還有勤奮的再平衡。但我覺得這個工作未來人工智能多半會勝任,而且從長期講,回報與指數(shù)相差不會太大,可能對于機構更有意義吧。所以我一看到《憨奪式投資者》的臺灣版書名《敢于下重注的本事》,立刻下了單!作者帕帕萊是美國一個成功的基金經理,創(chuàng)造17年28%凈年化投資收益奇跡。而帕帕萊的《憨奪式投資者》講的是面對低風險、高回報的機會時,要敢于下重注。在開始的故事里還引用了很多杠桿投資的例子,還好,寫到后面,作者下重注的最高比例是:10%;書中最核心的一句可以總結為:投資股票市場就是典型的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機會!這個結論同樣在《股市長線法寶》里得到驗證!這里提醒長線持股的前提是在一個政治穩(wěn)定的國家:美國!所以我們要看中國未來30-50年,只要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那么股權投資就是低風險、高回報的機會!

          今年以來,可以說是藍籌股的牛市,我是分散18支,漲的開心,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關注的偏集中持股的雪球組合雖然波動大,但漲速明顯超過了我的速度。此時聯(lián)想到巴菲特所言,為什么要把錢投給第十看好的公司?這話說的我心里很糾結,于是更促使我思考集中和分散的問題。

          現(xiàn)在,終于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了。

          集中與分散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這個選擇主要與投資者的個性有關,巴菲特說為什么投錢給第十看好的,因為他對第一第二看好的非常有信心,而事實和投資業(yè)績也證明他的判斷準確率很高。(特別是早期,在晚期,其實巴菲特也有好多次失手的時候,但不是重倉,所以不傷主體)。那么對于我這類普通散戶,憑什么說第一看好的就一定比第十看好的厲害呢?連模仿巴菲特的帕帕萊都說他第6-10看好的經常帶給他驚喜,這與我的投資歷史中的現(xiàn)象也何其相似!

          我知道某雪球大V可以長期3支股票滿倉,而且在認為合適的時候會加杠桿,這是一種什么心理素質?我看是接近巴菲特了,那種自信與淡然,我承認我做不到。當然6、7年前我也是3-4支股票全倉博,那時候一是資金量小,二是無知者無畏。我想多數(shù)韭菜也都是這樣的。

          投資,首先要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抗波動能力,深研能力,商業(yè)判斷力,還有就是對于不確定性的認知,這一切想通了,自己的分散或集中就解決了。

          對于我這種只有5年投資歷史,抗波動能力一般,研究能力更一般,商業(yè)判斷可能有一點點的人來講,只有適度分散可以讓我夜夜安睡。讓我安睡的策略是集中在股權投資,分散在18支股票以內,憑主觀按優(yōu)秀程度和估值分配倉位。10%-3%,單支不超10%,單行業(yè)不超20%,10-20%的現(xiàn)金動態(tài)平衡。

          相較于嚴格的分散投資人,我這是典型的集中。而且我全部是權益類投資,沒有債券等低風險資產配置,單支股票倉位竟然超過5%,評語一定是:風險太高!

          相較于自信的集中投資人,我這是典型的分散。但是我有自知,我也想更集中,獲取更高的收益率,但是我不能,所謂德不配位嘛。為此,我愿意付出年化3-5%的收益讓步,因為我要的是正收益,不是高收益。因為正收益才會把復利的效能最大化,所以不需要太快太高的收益,只要能穩(wěn)住,10-12%,就能讓我非常滿意了。

          對于我想了近三個月的問題,現(xiàn)在,算是有個答案了。

          無論集中還是分散,都是為了戰(zhàn)勝市場,盡管過去200年的證券歷史有很多規(guī)律可循,但是進入信息時代的21世紀,不確定性只會更多,因此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戰(zhàn)勝市場的希望會多一點點,因此,我做出這個選擇。

          PS:上文寫于11月初,現(xiàn)在到了12月,沒想到迎來了這波漂亮50行情的調整,凈值已經從最高點回撤9%,這是在我剛剛把單支股票的倉位自信而貪婪地提升到11%,12%的時候猝然發(fā)生,我覺得這里面一定有深意!這時候回看,倉位紀律對于穩(wěn)定凈值同時穩(wěn)定心理是多么重要,雖然我對于這個超倉配置的企業(yè)很有信心,但是違反了紀律的那種感覺的確不好,這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持倉的最高限紀律,這也許是個好處,深意也正在于此!本來如果堅持紀律,可以利用市場的非理性,先是減倉,現(xiàn)在是加倉,倉位管理體現(xiàn)的一點超額收益就體現(xiàn)在這里,而這類收益可以平滑業(yè)績曲線,也會讓心理更加淡定。而今天看到三支重倉加杠桿的大V減掉杠桿的一刻,我似乎體會到了那句話:投資就是認識你自己。

          @滾一個雪球 @Stevevai1983 @sunbird的救贖 @閑來一坐s話投資 @佐羅_厚恩投資 @心靜如水_容大 @非完全進化體 @微光破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巴菲特與李嘉誠的啟示:長期持有的神奇財富效應
          為什么巴菲特不適合我(再談分散與集中持股)
          充分了解巴菲特,但要認清現(xiàn)實
          認錯,撤退
          《最偉大的投資習慣》讀書筆記
          掌管300多億的量化大佬:主(fan)動(ren)型(xing)投資者成功7要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