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對他最好的保護,就是教會他自保,給予他急救常識,也要教給他良好的習慣。
——睿媽
近日,廣東佛山一名1歲三個月的男童奇奇因吃香蕉噎食窒息被送進醫(yī)院搶救。
經(jīng)過長達40分鐘的搶救,3500次心臟按壓之后,奇奇才逐漸恢復心跳。
但目前仍處于深度昏迷狀態(tài),情況不容樂觀。
醫(yī)生說:孩子因錯過急救“黃金4分鐘”,以后可能會伴隨著腦癱,癲癇,智力下降等后遺癥。
在搶救室外等待的媽媽得知這消息,自責后悔不已,情緒幾近崩潰........
說實話,奇奇還算得上幸運,因為他活了下來。
近幾年,因誤食窒息的案例很多,然而這些孩子卻不幸喪命。如:
2015年1月,1個3歲的寶寶被喂食干饅頭窒息死亡。
2015年7月,深圳寶安,10個月大的男嬰將整個葡萄吞下,噎住窒息死亡。
2017年3月22日上午,3歲零8個月的孩子吃果凍,卡住氣管導致窒息死亡。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5萬名兒童意外死亡,其中因氣管異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死亡的兒童有近3000人。
這組數(shù)據(jù)令人唏噓痛心。
可更令人痛心的是,諸如此類意外大多可以補救或提前避免。然而,因為許多父母卻最易:
缺乏喂養(yǎng)常識,而無法提前規(guī)避危險;缺乏急救常識,而無法實施緊急救助。
孩子噎食窒息,如何自行急救?
如果孩子因飲食窒息,需要采取急救措施,首先最應(yīng)該掌握的急救醫(yī)學知識是“黃金四分鐘”。
黃金四分鐘,即人在心跳暫停窒息的情況下,在此期間內(nèi)采取急救措施,就能安全救回。
如果晚于4分鐘,就會面臨死亡或救回來后腦死亡的風險。如上文提到奇奇以及其他未能救回來的孩子。
當然,有“黃金四分鐘”的急救常識,還需要采取相應(yīng)的急救措施。
那么,孩子因窒息引起心臟驟停,父母要如何利用“黃金四分鐘”采取措施急救呢?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氣體異物排除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人民日報》曾提出2種不同急救方法,這里嬌媽整理如下,請家長們一定要耐心閱讀。
0-1歲:倒提法
1.屈膝跪坐地上;
2.抱起寶寶,將寶寶的臉朝下,使其身體倚靠在大人的膝蓋上;
3.以單手用力拍寶寶兩肩胛骨間拍背5次,再將嬰兒翻正,在嬰兒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壓胸5次;
4.重復上述動作,以壓力幫助寶寶咳出堵塞器官的異物,一直做到東西吐出來為止。
*注意:勿將嬰兒雙腳抓起倒吊從背部拍打,不僅無法排出異物,還可能造成頸椎受傷。若是液體異物,應(yīng)先暢通其呼吸道,再吹兩口氣,若氣無法吹入,則懷疑有異物堵住呼吸道。
2歲以上:按壓胸部法
1.在孩子背后,雙手放于孩子肚臍和胸骨間,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頭;
2.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孩子胸部;
3.持續(xù)幾次擠按,直到氣管阻塞解除。
完整的急救方法視頻:
如何避免孩子噎食?
生命只有一次。除了掌握急救方法,我們更需要懂得防范于未然。
急救專家賈大成在《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么?》一書中提到,0-4歲的孩子因吞咽和咀嚼器官尚未發(fā)育完善,又因為正處于好奇探索期,喜歡把食物含在嘴里,或進食過程中玩耍。
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最易引發(fā)窒息風險。
針對這些特點,為了避免嬰幼兒噎食窒息,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記住這三大喂養(yǎng)常識:
1.盡量不要給低齡孩子提供以下8種高風險食物;
a果凍:小孩吞食容易發(fā)生意外。如果非要吃,那就先弄碎再給孩子吃。
b.麻花和糖果:這種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嚨,不適合低齡孩子食用。如果非要吃,那就切成丁狀。
c.魷魚絲: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包括魷魚絲、牛肉干都不適合給小孩吃。
d.花生醬:粘稠度高,小孩不易吞咽,容易噎到。
e.堅果類:體積太小,小孩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f.帶核水果:帶核水果并不適合給低齡小孩食用。比如龍眼、葡萄、櫻桃等??蓜冮_去核后再給孩子食用。
g.多纖維蔬菜和大肉塊:不易咬爛,強吞容易噎到導致窒息。
h.多刺的魚:建議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否則容易噎到并刺傷小孩的食道和口腔。
2.將一些帶有危險性質(zhì)的玩具收好,更要和孩子強調(diào)不能食用;
例如,小玻璃球,小扣子,小鋼珠,硬幣,磁鐵等等,這些東西體積小,容易被好奇寶寶吞咽,進入人體,引起不適,或者腸胃穿孔等。
3.監(jiān)督孩子養(yǎng)成良好進餐習慣;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一邊玩耍,一邊喂食;或者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用食物哄孩子;或者將食物拋向空中,讓孩子去用嘴巴接住。
這些喂食方式,都要被喊停!
以上三大喂養(yǎng)常識,是簡單的總結(jié)歸納,具體細節(jié)還希望家長能加以深思,結(jié)合生活常識去做好。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可避免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
作為父母,我們對他最好的保護,就是教會他自保,給予他急救常識,也要教給他良好的習慣。
在此,希望看到此文的你,可以從我做起,也提醒身邊有孩子的父母,時刻牢記以上這些急救常識和喂養(yǎng)常識,以減少類似“奇奇”這樣悲劇的發(fā)生!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