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致那些忘恩負義的慈善家們



          作者:蘇清濤

          微信號(charitableman)

          1984年出生,金牛座,2007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

          一個不務正業(yè)的記者,不會寫詩的詩人,不懂藝術(shù)的藝術(shù)家。

          “盡管我毫無藝術(shù)細胞,但我自己就是個藝術(shù)品”。




          在優(yōu)酷上面聽陳果老師的視頻《關(guān)于愛情》,當她提出“愛與被愛,哪個更幸福”這個設(shè)問時,我按了下暫停鍵開始發(fā)呆——這個話題并不新鮮,毫無疑問,當然是愛比被愛更幸福了。


          當然,我按暫停鍵發(fā)呆,并不是因為我要進一步思考愛情問題了,而是天馬行空地想到自己之前發(fā)的兩條關(guān)于“助人為樂”的微博了。


          那兩條微博是:


          1.“一個助人為樂的人,他的助人行為,主要動機是出于為被助者著想呢,抑或只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樂,即被助者只是他借助于實現(xiàn)快樂的一個平臺而已?如果是后者,那顯然助人者更應該感謝被助者才對?!?/span>


          2.“助人為樂,這當然是一種境界,但其本質(zhì)是主觀上利己,客觀上利他;物質(zhì)上利他,精神上利己。但是,倘若一個人盡管并不能從助人的行為中得到‘樂’,卻還是愿意助人,誠然,我們可以說他的境界不如那些‘助人為樂者’,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的助人行為才是更純粹的利他,道德更高尚。”


          以上這兩段話一個共同的主題:不必過分地對一個助人為樂者進行道德上的拔高;一個自認為是助人為樂的人在助人之后那種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其實是站不住腳的——憑什么認為別人追求物質(zhì)上的利己就是庸俗的自私的,而你追求精神上的利己就是崇高的?


          說到助人為樂,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慈善家們了?!局劣谑遣皇敲恳粋€有著“慈善家”美譽的人內(nèi)心里面真是助人為樂的,那我就不敢確定了,但我暫先假定是如此?!?/span>


          從全社會范圍看,有錢的企業(yè)家們是慈善事業(yè)的主體,有很多企業(yè)及企業(yè)家是靠慈善事業(yè)成名的。 一說到企業(yè)家的慈善行為,我就想起過去幾年里看到的一些報道:即不少慈善家集體抱怨被資助者(多為大學生)缺乏感恩的心。平心而論,并非所有慈善家埋怨受助者缺乏感恩心均是因為受助者沒有回報他本人,也有人是不滿于受助者沒有回報社會的意愿。


          這些被認為“沒良心”的受資助者,或許確有苦衷,或許確實缺少感恩的心。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這些“慈善家”們在慈善了之后,沒有感受到對方對他們的感激之情,覺得有點委屈!

          因此,慈善家抱怨受資助者缺乏感恩心,這不僅僅暴露了部分被救助者的“人品問題”,更是暴露了慈善家們的心態(tài)問題! 企業(yè)家們做慈善事業(yè),最大的受益者究竟是誰?我們先拋開慈善的廣告效應不說,單說釋放愛心這種行為給慈善家本人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感吧:我絲毫不懷疑,他們花這筆錢的時候,很有成就感,因為這是他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除過馬云王石等迫于輿論壓力“被慈善綁架”的人做“慈善事業(yè)”的時候很痛苦——當然,這痛苦并非單純地因為他舍不得出錢,而是說即便是他原本自己也愿意出錢,可一旦你逼著他出錢,破壞了他行為的自主性,這味道便徹底變了——大部分人做慈善的時候還是帶著助人為樂的心態(tài)的。




          話說到這里,簡單明了的一點便是:在慈善事業(yè)發(fā)生的時候,被資助者受到的是物質(zhì)上的恩惠,但部分“慈善家”喜歡以救世主自居來面對被救助者,他們希望看到被救助者“感激涕零”的場景,這會使極個別人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你可以說這種心態(tài)不健康,但卻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慈善者一方,在物質(zhì)上“略有損失”,但在精神方面,他是最大的贏家!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慈善家與被救濟者,究竟誰更應該感謝誰?從來都只見過慈善家們在媒體的聚光燈下居高臨下地接受被資助者的感謝,可是,你們感謝過被資助者嗎?社會輿論常常譴責有些被救助者忘恩負義,殊不知,天底下其實還有忘恩負義的慈善家呢!


          做了好事,指望得到承認,這當然無可厚非,可倘若被救助者沒有表現(xiàn)出如你們先前所預期的那副感恩戴德的樣子,你便認為他們沒良心,那你有良心嗎?—— 是誰成就了你慈善家的榮譽?只憑你自己嗎? 離開了這些被救助者,你去搞哪門子的慈善???如果你自認為慈善了,一旦沒有得到回報,被救助者沒有感激涕零,你便覺得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那算個錘子的慈善?。?/span>


          歐洲文藝復興時某位大俠說過:“美德本身就是對美德的回報”,此言甚善?!€有比使你成為好人更好的回報嗎?你做了慈善,這個付出的過程,本身就已經(jīng)是回報了,所以無需埋怨受助者沒有感恩心;如果你還是念念不忘受助者沒有給你寫過感謝信,那你的善只能是偽善,你是一個忘恩負義的“慈善家”。


          P
          S
          &


          1.我是貧困生出身,是靠歐萊雅、五糧液等慈善家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yè)的,但我沒有向這些企業(yè)寫過感謝信;沒寫過感謝信,不等于我就沒有感恩心,對此我永遠銘記在心,但我感恩心的表達方式不是直接回報五糧液或歐萊雅——我的想法是將愛心傳遞下去,盡己所能資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包括物質(zhì)的手段及非物質(zhì)的手段。


          2.以前有朋友問我,假如我以后可能做企業(yè)賺錢了,會不會做慈善,會不會資助母校復旦的貧困生,我說:“如果經(jīng)濟能力允許,我肯定會向教育領(lǐng)域投錢,但我肯定不會把錢投到復旦去的?!F(xiàn)在,復旦這樣的國內(nèi)名牌高校,根本就是不差錢的,助學金已經(jīng)嚴重過剩,不僅是幾乎每個貧困生都能得到資助,而且還有不少家境富裕的學生也拿到了助學金作為“奢侈生活補貼費”,我沒有必要再去錦上添花,更需要做的是雪中送炭——中西部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非名牌高校的貧困生、連高中費用都支撐不起的貧困生,申請助學貸款比名校的學生難得多,即便是申請到了貸款,未來還款的難度也更大,因此他們才是更加需要助學金的。


          最有錢的那批慈善家們更喜歡去資助他們眼中盛產(chǎn)潛力股的名牌高校,而很少關(guān)注更加需要資助的非名牌高校,這表面上合情合理,但卻在總體上降低了慈善所發(fā)揮的社會效益,這也正好說明了他們已經(jīng)偏離了慈善的本質(zhì)!——商業(yè)投資,不是慈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葉陽光
          歷史揭秘|古代是怎么做慈善的?
          貧困生助學金申請書(范本)
          “博施濟眾”方為“圣”
          田家炳的慈善事業(yè),為啥重心是教育?
          媽媽給我買了耐克球鞋,學校取消了我貧困生助學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