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guī)е先撕⒆尤ズ┥贤?,看到一對中年夫妻吵架?/p>
妻子去趟洗手間的功夫,她的太陽帽被風吹走了,然后可能被游客撿走了。
妻子怪丈夫打瞌睡沒有看住她的太陽帽,一個勁兒的指責他,丈夫也沒有解釋什么,只是嘿嘿的笑。
當妻子罵累了,丈夫遞過一瓶水給她,關(guān)心地說,罵累了吧,喝口水!
妻子接過水,又看看認慫的丈夫,噗嗤一下笑了出來。
夫妻矛盾瞬間化解,不一會兒他們就躺在沙灘椅上有說有笑,就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
我爸媽也看到這一幕,我媽說那個男人太懦弱,怕老婆沒出息。
我爸觀點正好相反,他說那個男人不是怕老婆,而是在乎老婆,才會心甘情愿的認慫。
人前給足老婆面子,人后對老婆噓寒問暖,這種男人才叫有本事。
他知道,只有對老婆好,老婆才會對自己和家人好,孩子們也會更開心,這就是連鎖反應。
假如他嫌棄老婆,對她挑挑惕惕,女人大多是情緒化動物,當她受到委屈以后,也會把這份怨氣帶給家人。
于是,這個家庭就會有婆媳矛盾、姑嫂矛盾、妯娌矛盾,各種問題。
經(jīng)常有讀者說,夫妻吵架憑什么老公要讓著老婆呢?誰有道理就該聽誰的。
也許表面上看起來有道理,仔細一琢磨不是這么回事。
家事無對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非要分個輸贏,贏了的那個人就輸給了感情。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感情的地方。
當然,我不是讓你不講道理,但最好請在雙方都平靜友好的基礎上,再來理性分析事情。
我見過一個這樣的男人,他結(jié)婚十年,就和妻子斗了十年。
他們?nèi)湓捑陀袃删湓捲诔臣?,還有一句話是陰陽怪氣,他們永遠在爭上風,誰都不服誰。
就連過年一家人吃團圓飯的時候,都會吃著吃著就吵起來。
男的當著父母兄弟姐妹的面,把老婆數(shù)落得一無是處,路人都不如。
他老婆哭著辯解,她白天工作晚上帶娃,每分錢都花在家里,就連生病都盡量不去醫(yī)院,依舊吃力不討好,可惜沒有人對她感同身受。
他們每天都要吵架,他一點都不讓著她,兩個人就是針尖對麥芒。
他們不像夫妻,更像是仇人,就連他們六歲的女兒都說,她要是別人家的孩子多好啊!
他們終于離婚了,兩年后,女人去旅游時,陰差陽錯地遇見了初戀男友,原來他也離婚了。
兩個人舊情復燃了,戀愛的時候他們也偶爾吵架,可是每次發(fā)生分歧時,他耐心等她說完以后,再給她道歉。
有一次,明明是她的錯,他也主動道歉了,女人不好意思了,男友卻說,兩個人在一起是緣分,對錯不重要,開心才最重要。
后來,他們結(jié)婚了,他處處讓著她,他的母親讓他管教老婆,他卻說了,好男不跟女斗。
有人說,有的丈夫之所以是好丈夫,就是因為他把每個月的收入先花在房貸、家用、孩子和儲備上,再把剩下來的錢給妻子買衣服、買禮物,如果還有結(jié)余他才會給自己買東西,如果他的妻子也是這樣做的,那他們的家庭就會很溫馨、很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