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農戶反映,自己的大棚地里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落花落果、爛果、掉蛋現(xiàn)象,為了給咱們種植戶提供及時的知識和幫助,咱們的老師現(xiàn)在現(xiàn)將茄科類作物爛果、掉蛋種類及其防治方法總結如下:
【茄子綿疫病癥狀特征】成株期葉片感病,產生水浸狀不規(guī)則形病斑,具有明顯的輪紋,但邊緣不明顯,褐色或紫褐色,潮濕時病斑上長出少量白霉。莖部受害呈水浸狀縊縮,有時折斷,并長有白霉?;ㄆ魇芮秩竞?,呈褐色腐爛。果實受害最重,開始出現(xiàn)水浸狀圓形斑點,邊線不明顯,稍凹陷,黃褐色至黑褐色。病部果肉呈黑褐色腐爛狀,在高濕條件下病部表面長有白色絮狀菌絲,病果易脫落或千癟收縮成僵果。
【茄子綿疫病發(fā)病規(guī)律】屬鞭毛菌亞門真菌,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株殘留組織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卵孢子經雨水濺到植株體上后萌發(fā)芽管,產生附著器,長出侵入絲,由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病部產生的孢子囊所釋放出的游動孢子可借助雨水或灌溉水傳播,使病害擴大蔓延。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發(fā)展。一般氣溫25~35℃,相對濕度85%以上,葉片表面結露等條件下,病害發(fā)展迅速而嚴重。此外,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管理粗放、偏施氮肥、過度密植、連茬栽培等,也會加劇病害蔓延。
【茄子綿疫病防治方法】由于該病發(fā)病速度快,又值雨季,因此應取預防為主的綜防措施。
1、選擇與非茄科類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倒茬。
2、采收后及時清除病果及殘枝落葉,深埋或燒掉,消滅菌源。
3、地膜覆蓋種植,避免病菌通過雨水或灌溉水反濺到植株下部或果實上。
4、藥劑噴霧除治:
(1)10%氰霜唑懸浮劑600倍液+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
(2)68.75%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00倍液+60%甲霜·霜脲氰可濕性粉劑750倍液。
(3)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450倍液+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750倍液。
【番茄軟腐病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為細菌,中文名:胡蘿卜軟腐歐氏桿菌胡蘿卜軟腐致病性,本菌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25-30℃,最高40℃,最低2℃,致死溫度50℃經10分鐘,在pH5.3-9.2均可生長,其中pH7.2最適,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曬2小時,大部分死亡,在脫離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病菌寄主范圍很廣,除為害茄科蔬菜外,也為害十字花科等其他一些蔬菜。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菜株生長期間,藉昆蟲、雨水、灌溉水等傳播,從傷口侵入。為害莖稈的,多從整枝傷口侵入;為害果實的,主要從害蟲(煙青蟲幼蟲)的蛀孔侵入。病菌侵入后,分泌果膠酶,使寄主細胞間的中膠層溶解,細胞分離,引起軟腐。
【番茄軟腐病防治方法】
1、打枝抹芽應掌握在嫩小期,這樣造成的傷口小,愈合快。上述工作不要在陰雨天或露水未干時進行。
2、在預防晚疫病等真菌病害時,加入殺蟲劑,控制食葉害蟲發(fā)生,減少侵染傷口。
3、必要時噴灑23%絡氨銅水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斑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10天噴1次,可噴1~2次。
【番茄灰霉病發(fā)病規(guī)律】西紅柿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屬于半知菌的一種真菌,寄主范圍較廣,除侵染茄科蔬菜外,還可侵染瓜類、甘藍、菜豆、萵苣、洋蔥、蘋果等作物,引起灰霉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微菌核隨病殘體或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下一個生長季初侵染的菌源。在我國南方的病菌也可以在保護栽培設施內終年存活。病菌的分生孢子可通過風雨、昆蟲、甚至農事操作而傳播,條件適宜時即萌發(fā),多從傷口或衰老、壞死組織侵入。初侵染發(fā)病后又長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過傳播可不斷進行再侵染。保護設施內環(huán)境潮濕,不通風,約20~24℃的溫度,有利于此病發(fā)生和流行。我省近年發(fā)展的棚架或小拱棚復蓋栽培,凡通風換氣控制不好、春季霉雨期、都容易誘發(fā)灰霉病的流行。
【番茄灰霉病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用50-55℃溫水浸種10~15分鐘,要不斷的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然后待水溫冷卻到28~30℃時,放在25~28℃的恒溫處催芽。
2、起壟覆膜定植:起壟定植有利于疏松土壤,促進番茄根系發(fā)達,又避免因澆水濕度大而引起漚根死苗。覆地膜有利于保持或提升土壤溫度,可隔斷因土壤水分蒸發(fā)而增大棚室內濕度和膜面結露等不良生態(tài)環(huán)境。
3、在膜下澆水24小時后,棚室內相對濕度僅達82%~85%,如果滿溝澆明水24小時后,棚室內相對濕度高達95%~100%,不但對灰霉病發(fā)生十分有利,對其它喜濕病害也極為有利。
4、生態(tài)防治:開花結果期,棚室內白天溫度控制22-28℃,夜間10-12℃。相對濕度低于80%時,需15天左右才可產生抱子,其孢子萌發(fā)率為0;如果相對濕度在95%以上,灰霉病菌3-4天可大量產孢,48小時孢子萌發(fā)率達100%。由此可見,降濕防病效果非常明顯。
5、藥劑防治:要抓住番茄灰霉病最佳防治時期,因為開敗的花朵是灰霉病菌侵入繁殖的天然培養(yǎng)基,侵害果實引起腐爛。所以要抓住此時機,配合上述的防治措施,再利用高效、低毒的有效藥劑進行防治。建議使用50 %煙酰胺(啶酰菌胺)(凱澤)水分散粒劑+25 %吡唑醚菌酯(凱潤)乳油有很好治療效果。
葉片染病多發(fā)生在老熟葉片上,產生近圓形的褐色病斑,亦產生輪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嚴重時可引致落葉。莖和果梗染病,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短條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時表皮易破裂。
【辣椒炭疽病發(fā)病規(guī)律】辣(甜)椒炭疽病是因半知菌亞門、刺盤孢屬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分生孢子附于種子表面或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越冬,播種帶菌種子便能引起幼苗發(fā)??;病菌還能以菌絲或分生孢子盤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下一季發(fā)病的初侵染菌源。越冬后長出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濺散、昆蟲或淋水而傳播,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萌發(fā)長出芽管,從寄主表皮的傷口侵入。初侵染發(fā)病后又長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傳播后可頻頻進行再侵染。
病菌發(fā)育溫度范圍為12-33℃,高溫高濕有利于此病發(fā)生。如平均氣溫26~28℃,相對濕度大于95%時,最適宜發(fā)病和侵染,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下時,難以發(fā)病。病菌侵入后3天就可以發(fā)病。地勢低洼、土質粘重、排水不良、種植過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過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zhèn)?,或因葉斑病落葉多,果實受烈日暴曬等情況,都易于誘發(fā)此病害,都會加重病害的侵染與流行。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1、 加強栽培控病管理 (1)收獲后做好清園工作,銷毀病殘體;(2)深翻曬土,結合整地施足量優(yōu)質有機底肥,高畦深溝栽植;(3)番茄是生長期較長的作物,要精心管理,及時整枝、打杈、綁蔓,勤除草以利田間通風降濕,果實成熟期及時采收,提高采收質量,病果帶出田外及時銷毀。
2、 藥劑防治 綠果期開始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或25%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在舊塊可以用上述藥劑兩種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茄子褐紋病發(fā)病規(guī)律】茄子褐紋病是由半知菌亞門、擬莖點霉屬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在土表越冬,也可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種子表面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人們農事活動傳播。其適宜發(fā)病溫度為28-30℃,相對濕度80%以上時易發(fā)病。夏季高溫多雨、排水不良、連作、地勢低洼、氮肥使用過多均利于發(fā)病。
【茄子褐紋病防治方法】
1、播種前用55℃的水浸種10~15分鐘,或用福爾馬林浸種15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后催芽播種。
2、與非茄科作物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
3、澆水時要小水勤澆,畦面要見干見濕。
4、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杈,提高田間通風透光性。
5、藥劑防治 播種時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克,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克,混合后拌細土2公斤制成藥土,取1/3撒在畦面上播種,然后將剩下的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苗期發(fā)病,可噴施50%克菌丹500倍液,或60%福美鋅500倍液。定植后可在莖基部撒施草木灰或石灰粉殺菌。結果期可噴施40%福星5000~6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為防止產生抗藥性,以上農藥可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