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位網(wǎng)友留言說,她最怕的就是尬聊。
每次忽然的冷場,她怕尷尬,就會拼命找話題,總覺得好像自己需要做點什么……結(jié)果自己越講越尷尬,或是沒人回應,或是回應后更加尷尬,氣氛變得莫名其妙。
她說自己是個怕孤獨的人,很容易對剛認識不久的人就想說很多話。又太過緊張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活得太累。
“好想可以和別人一樣,不那么拘束,但要做到很難,除非是特別熟悉的好友……”
留言中,她還說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剛?cè)肼毜臅r候,會努力和同事搞好關(guān)系。她們公司買午餐,需要到樓下掛飯牌,一開始她很主動的問其他同事,幫他們掛飯牌,久而久之,好像變成了她的專有工作。
公司招新人了,她很熱情,新同事自然也很喜歡她,但久而久之,新同事也對她高冷起來。
領(lǐng)導說她,禮貌有余,親切不足,看起來很熱情,卻有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覺。
這位童鞋問,這該如何理解?
02
這讓我想起了,有次拼車的經(jīng)歷。
一開始,司機和后排的乘客聊天,我聽著音樂看著車窗街景。沒多久后排乘客下車了,車廂就安靜下來。
“你去哪?”“哦,對,你上車的時候說過?!边€沒等我回答,司機大佬就開始自說自話。
怕他走錯路,我還是再告訴了他一次。
“你在手機上有輸入了地址的吧?!彼緳C又問了一下。
“是的。”
過了一會,司機開口了,“你覺得拼車怎么樣?”
“挺好的,可以省點錢?!蔽艺f。
“可不是嘛,等下如果有順道有人再拼車的話,我還可以拉一單,乘客省錢,司機也能多些獎金?!?/p>
我贊同了一聲。
然后,車廂又安靜了下來。
再過了不久,司機又開始和我講了點別的話題。不過我比較沉悶些,當時也只想著快點回家,都沒有接過他的話題,只是禮貌性的回應了一下。
車廂內(nèi)的氣氛幾度有些尷尬,尤其是我坐在前排的副駕位上。我猜想司機也有著同樣的感覺,覺得冷場。所以,他一路上不時的冒出幾句話來,希望能和我找到點話題……
03
不知道你是否也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場景,和另外一個或幾個人在一起,尤其是比較近的空間距離時,是否有想去和對方找話題的沖動?
可是,對于那些不夠外向、不善人際交際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現(xiàn)在有個很流行的詞,尬聊。
尷尬也要聊下去,尷尬也不得不聊下去。
為什么我們和不大熟悉的人一起時,就有拼命地找話題的沖動呢?
也許是因為我們都害怕沉默,害怕冷場,而一旦冷場,大家都開始無所適從,全身不自在。
好像一旦沒有了話題,有一些東西就無法掩飾了,然后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就尷尬地笑一下,看下其他的地方,再拿出手機假裝有消息。
我們究竟在害怕什么?
沉默、冷場、尷尬...冷落了對方,這些又意味著什么呢?
04
弗洛伊德說,性與攻擊性是人的兩大動力。
攻擊性是一種自我保護,能夠保護我們,合理的表達憤怒和拒絕。
但同時還有一些不能直接表達的東西,我們只好壓抑起來,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比如我們都聽說過的冷暴力,不和你說話,被動攻擊...等等。
冷落是攻擊性的一種象征。
冷落了對方,就有種攻擊了對方的意味。
很多哲言說,美好的對立面不是惡,而是冷漠。
我們害怕冷場,其實是害怕我們的這種攻擊性流露出來。
因為不熟悉,所以本能的有種保護自己的欲望,攻擊性就是對自我邊界的一直保護。拼命的找話題,不過是攻擊性的另一種形式的升華。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成要對別人好,要做好學生,好員工……所以,我們怕成為壞人,總覺得自己得為這些冷場的尷尬負些責任。
于是,我們就尬聊了。
05
因為怕做壞人,有些好人就壓抑了自己的攻擊性,希望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不冷場,不尷尬。
但這種攻擊性卻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表達了,比如不合時宜的尬聊,對方甚至會覺得被打擾,邊界被入侵。
還有很多太好的好人,因為怕做壞人,甚至會越來越逃避人際關(guān)系。
好留給別人,郁悶卻留給了自己,因為這種郁悶得不到釋放,就會越積越多,到最后,最簡單的人際交往都會讓自己心煩。
簡直不想和別人交談,一臉的高冷。
因為所有的交談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人際間的討好,而這種討好太累人了!
06
太好的好人,可能有嚴重的被拋棄創(chuàng)傷。
因為總是要討好別人,圍著別人的感覺轉(zhuǎn),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感受不流動。
構(gòu)建關(guān)系是一種僵硬的感覺,拼命找來的話題,也是一種尬聊的氣氛。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拼命找話題的同學,常常會擔心,如果不這么做,自己就是不好的,自己就會被拋棄。
但,太好了,好得過頭了,又常常尬聊了。
缺乏感受的流動,這常常就是對內(nèi)心孤獨的防御。
所以她的領(lǐng)導對她說:看似熱情,卻有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覺。
07
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會這份緊張和焦慮,怎么辦?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到每個人在人際關(guān)系都會緊張。
最緊張的你,會認為只有你緊張,這其實是無意中夸大了自己的部分 。
舞蹈需要兩個人配合才能跳下去,聊天也要兩個人開心才能聊下去。
你,只是關(guān)系中的一部分,
也只能對自己的這部分負責,
無需對別人負責。
另外,前面說了,攻擊性是人的驅(qū)力之一。
攻擊性并不代表都是‘壞’,它也可以讓人活得更立體,更有層次感。
而你要做的,就是用象征性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
08
有位朋友分享說,有次和別人尬聊,實在不知道要說什么了,他就坦言說:自己是個不大會說話的人,現(xiàn)在不知道要聊什么。
本以為會令對方不高興,卻不想對方聽了,并沒有感到被攻擊,反而如釋重負,也分享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忽然間倆人的距離就近了,反而就著如何聊天這個話題聊到了更多……
攻擊性,可以成為人際間的屏障保護自己,也可以是你活力流動的通道。
你可以找到更合理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
至少不要壓抑,不要讓它攻擊了自己。
愿你勇敢接納,
愿你勇于嘗試,
愿你真切地感受到流動的美好。
作者 | 吳在天,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行業(yè)從業(yè)7年,始終在自我成長的路上。公眾號: 不懂點心理(ID:bdd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