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鯉,字仲化,歸德人。祖父沈瀚,任過建寧知府。沈鯉,嘉靖年間鄉(xiāng)試中舉。師尚詔叛亂,攻占歸德,而后向西逃去。沈鯉謀思賊民必將再來,急忙告誡駐守大臣,捕殺城中與賊民勾通的人,嚴加防守。賊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見有了防備便離去了。有奸人倡議屠城,準(zhǔn)備驅(qū)逐劫掠城中居民,沈鯉請求下令阻止,民眾這才安定。嘉靖四十四年(1565),考中進士,改任庶吉士,授職為檢討。大學(xué)士高拱,是他的主考官和同鄉(xiāng),在外以禮序見,但未曾因私事拜訪。神宗在東宮的時候,沈鯉任講官,神宗曾經(jīng)指令諸位講官在扇子上書寫文字。沈鯉書寫了魏卞闌的《太子頌》進奉,神宗要他很詳盡解釋大義。神宗做了贊美,使他備受寵愛。當(dāng)神宗即位,因為在東宮任幕僚的恩惠,晉升為編修。很快晉升左贊善。每次秉直講授,舉止端莊雅正,陳說的事情獨合皇帝的心意?;实蹣O為稱賞他。他接連遭受父母逝世的打擊,皇帝多次詢問沈講官在哪里,又詢問喪服期滿了沒有,指令讓他先補任講官。萬歷九年(1581),返回朝廷。按理應(yīng)該暫停講授,皇帝特意命令延長一天,以示對他特別優(yōu)厚。
第二年秋天,晉升為侍講學(xué)士,再升任禮都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職,升任左侍郎。摒絕私交,推舉賢士不使人知曉。萬歷十二年(1584)冬季,任命為禮部尚書。離六品官任才兩年就做了正卿。不負眾望,當(dāng)時的輿論沒有認為他升官太快。此后很久,《會典》撰成,他被加封太子少保。沈鯉起初做翰林官時,宦官黃錦攀同鄉(xiāng)送錢幣給他,他拒不接收。教導(dǎo)于內(nèi)書堂,侍講經(jīng)筵,都多次與大宦官接觸,未曾同他們交往。等到官階愈高,更加不與他們勾連,即使皇上下令以及政府的旨意,他也沒有徇私順從。
萬歷十四年(1586)春季,鄭貴妃生了兒子,加封為皇貴妃。沈鯉率領(lǐng)僚屬請求冊封皇長子,進而加封他的母親,神宗不同意。不久,他又以此勸諫,并請求寬恕因為建議立儲遭貶官的姜應(yīng)麟等人。違背圣旨,被痛加責(zé)備。神宗已對群臣的冊立請求一概拒絕,于是下詔稍候二三年再說。到了萬歷十六年,預(yù)定的時間已到,沈鯉拿著先前的圣旨堅持請求,神宗又不依從。
沈鯉一向正直、光明。他在禮部主持典禮,有許多建議??紤]到時俗的侈靡,考察先朝的典禮制度,從喪祭、冠婚、宮室、器服來確定國家的制度,頒行全國。又因為士人的習(xí)尚不端正,請施行學(xué)政八件事。又奏請恢復(fù)建文的年號,重新審定《景帝實錄》,不要稱成阝戾王。大同巡撫胡來貢提議將北岳的祭祀移到渾源,他極力駁斥他沒有根據(jù)。太廟的祭祀,請將親王和諸位功臣移到兩邊的廂房,不要與皇帝、皇后混雜祭祀。將世廟的諸位葬在金山的妃子,配祭于永陵。各位帝陵的祭祀,請求分別派遣官員不要兼任。諸王和妃子的墳祝版稱謂不相配的,請全部重新確定。神宗擔(dān)憂旱災(zāi),前往郊壇祈禱,議論分別派遣大臣到全國的名山大川祈禱。沈鯉勸諫,說使臣往來滋擾,恐怕又加重百姓負擔(dān),奏請皇帝齋戒三日,用文告授予太常負責(zé)此事,罷除寺觀的祈禱,神宗大都同意了他的奏疏。鄭貴妃的父親成憲為父親請求撫恤,援引皇后的父親永年伯為例子,沈鯉極力駁斥。詔令給與五千金的葬禮費,沈鯉又稱過多了。順義王以三娘子為妻請求加封,沈鯉不給予她妃號,只稱夫人。道教真人張國祥稱肅皇在位長久,是虔誠信奉玄學(xué)修煉的結(jié)果,勸神宗效法,沈鯉彈劾國祥是詆毀圣祖誘導(dǎo)阿諛,請求將他以刑辟正法。事情也就中止了。秦王誼漶原是由中尉即位,卻請求封他的弟弟任郡王,中貴們替他請求,申時行也幫助他,沈鯉不同意。唐王府違反定制請求冊封妾的兒子,他堅持不同意,神宗都以特別圣旨予以批準(zhǔn)。京師長期干旱,沈鯉陳述恤民的實政根本在于以推崇節(jié)儉戒除奢靡,并請求減少織造。不久,京師發(fā)生地震,又請求神宗謹循天戒,體恤百姓的貧窮。京郊大荒,他奏請皇上臣下多交流,話語很懇切。皇帝因為四方的災(zāi)難,敕令朝廷大臣反省,沈鯉于是奏請大量減少營造的供給,以賑濟、救助百姓。神宗常常嘉許并接納了。
起初,藩府有事奏請,賄賂中貴為內(nèi)援,禮部大臣不敢違背,動輒如其所請。到了沈鯉執(zhí)政時,一概阻隔。得勢的宦官都很怨恨,多次借事端在皇帝面前挑撥。神宗漸漸開始生疑,多次責(zé)難他,并剝奪了他的俸祿。沈鯉從此有了辭退的想法。而且申時行懷恨沈鯉不依附自己,也忌恨他。一天,沈鯉請求告退,他便草擬旨令放他回鄉(xiāng)。神宗詢問“:沈尚書是位好官,怎么讓他離去?”傳旨告諭他留任。申時行更加忌恨。他的私交給事中陳與郊替別人求考官的職位沒有得到,怨恨沈鯉,囑咐同官陳尚象彈劾沈鯉。陳與郊又以險惡之言攻擊沈鯉,沈鯉更加請求辭職。神宗有意要重用沈鯉,暗地說:“沈尚書不通曉人意?!庇形焕蠈m人的侄子是宮內(nèi)小宦官,他跑去告訴沈鯉;司禮張誠也囑咐沈鯉的同鄉(xiāng)宦官廖某秘密地告訴了他。沈鯉一概拒絕了,說:“禁宮中的話,不是我敢聽的?!彼麄兌己藓薅?。沈鯉最終多次上奏稱病回鄉(xiāng)。多次被推舉入內(nèi)閣或吏部尚書,都沒被任用。萬歷二十二年(1594),要他出任南京禮部尚書,他推辭不就職。
萬歷二十九年(1601),趙志皋去世,沈一貫獨掌國政。朝廷推舉內(nèi)閣大臣,詔令沈鯉官復(fù)原職并兼任東閣大學(xué)士參與機要事務(wù),與朱賡同時受命。沈鯉多次推辭,神宗都不同意。第二年七月才入朝廷,當(dāng)時年齡為七十一歲。沈一貫因為士人的心都傾附于沈鯉,很忌恨他,送信給李三才稱“:歸德公回來必定奪走我的職位,將拿什么對付他呢?”歸德是沈鯉鄉(xiāng)邑的名稱,想譏諷沈鯉推辭詔令。李三才回函,稱沈鯉忠誠實在,沒有其他心思,勸沈一貫與他同心執(zhí)政。沈一貫從此也不滿意李三才。沈鯉到任,詳細陳說路途所見礦稅的危害。隔日又與朱賡奏疏評論?;实鄱紱]有接納。楚地出現(xiàn)假王事件,禮部侍郎郭正域請求核查,沈鯉稱是。等到奸人所撰定的《續(xù)憂危..議》事發(fā),沈一貫等人夸大其事,指令黨羽錢夢皋誣奏郭正域是沈鯉的門生,協(xié)力制造妖言,并且羅織沈鯉貪贓等數(shù)罪?;实鄄煊X其中的誣陷,沒有追究。然而沈一貫一伙派巡邏的士兵日夜率兵丁圍守他的官邸。不久事情解決了,又誣陷沈鯉有所詛咒。沈鯉曾在閣中放置小屏風(fēng),列寫有謹慎天戒、體恤民窮、開擴言路、轉(zhuǎn)發(fā)奏章、重用大官、補充庶官、起用廢棄者、舉行考選、釋放冤獄者、撤除稅使等十件事,而且上面書寫“天啟圣聰,撥亂反治”八個字。每次進內(nèi)閣,就焚香拜祝它,讒言的人于是指責(zé)這是詛咒。皇帝取去察看,說:“這難道是詛咒嗎?”讒言者稱“:他詛咒的話當(dāng)然不說出口?!庇捎谏褡趯ι蝓幧顬榱私?,不相信此事。
在此之前,閣臣的奏揭不輕易呈入宮中,呈入的就沒有不答復(fù)的。當(dāng)時朝廷內(nèi)外阻隔,奏揭繁多,大都留宮中而不下發(fā)。沈鯉認為失職,屢次稱病請求退休。神宗對他多方獎諭,但最終不答應(yīng)他的請求。萬歷三十二年(1604),敘論平定皮林的功績,被加封太子太保。不久因官秩已滿,加封為少保,改任文淵閣。
沈鯉初次任宰相,就請求清除礦稅。在位幾年,多次因此勸諫。遇上長陵明樓遭災(zāi),沈鯉告訴沈一貫、朱賡各寫一份奏章,等待時機呈上。一天下大雨,沈鯉說:“可以了。”兩人詢問原因,沈鯉說:“皇上厭惡談礦稅的事,奏疏呈入后大多不看,現(xiàn)在我們冒雨穿白衣到文華殿啟奏此事,皇上驚訝而后取奏閱覽,也是一個機會?!眱扇寺爮牧怂脑?。神宗得到奏疏,說:“必定有緊急的事?!遍喿嗪蠊恍膭樱瑓s不罷除礦稅。第二年夏至,沈一貫在休假,沈鯉、朱賡到仁德門朝賀。神宗賞賜御食,司禮太監(jiān)陳矩侍候,小太監(jiān)多次往來竊聽,并執(zhí)筆等候。沈鯉極力陳述礦稅危害百姓的情況,陳矩聽后也覺得凄慘。沈鯉進一步說“:礦使派出后,將天下名山大川的靈氣破壞殆盡了,恐怕對圣體不利?!标惥貒@息著回去,詳細向皇帝述說了?;实垠@悚,派遣陳矩向沈鯉咨詢補救的辦法。沈鯉說“:沒有別的什么,趕緊停止開鑿,則靈氣自然恢復(fù)?!被实勐犃撕簏c頭同意。沈一貫擔(dān)心沈鯉獨占功勞,趕緊草擬奏疏呈上?;实鄄桓吲d,又終止了此事。然而過了一個月又下達了停止礦稅的命令,這是沈鯉的努力呀。
沈鯉遇事秉正不屈服。被沈一貫壓抑,志向得不到全面實現(xiàn)。而此時沈一貫多次被議論,稱病閉戶,沈鯉得以處理內(nèi)閣事務(wù)?;蕦O出生,詔令大赦天下?;鹿僬埱笳魇詹柘灪瓦^去的拖欠,沈鯉認為這有悖于圣上旨意,再次上奏,最終停止了這件事。皇帝的乳母翊圣夫人金氏,她的丈夫任都督同知,死后,請求由侄子繼任。沈鯉稱都督不是世襲的官職,事情才作罷。真人張國祥稱皇孫的誕生,自己有祝愿賜予的功勞,請求三代享有皇帝的賜令并且世襲詹事主簿。沈鯉極力斥責(zé)他的荒謬,于是賞賜給他金幣。神宗聽信宦官之言,準(zhǔn)備考察核實京郊的牧地,詔諭沈鯉撰寫敕令。沈鯉勸諫“:近年來,百利的源頭,都被朝廷掌握,我經(jīng)常擔(dān)憂事情到了極點產(chǎn)生變故。況且這些牧地,難道真的有豪右隱瞞新開墾地沒科稅?奸民的傳言,未必值得相信。”事情遂得終止。云南的武弁殺了稅使楊榮?;实酆軔琅瑴?zhǔn)備派遣官員將他們逮捕懲治。沈鯉詳細陳述了楊榮的罪狀,請求誅殺帶頭殺楊榮的人,而寬免其他的人,于是果然沒有廣泛拘捕。陜西稅使梁永請求負責(zé)鎮(zhèn)守的事務(wù),也因為沈鯉的勸諫作罷。遼東稅使高淮假借進貢的名義,率領(lǐng)所統(tǒng)領(lǐng)的兵丁來到京師城門。沈鯉半夜密奏此不能行,皇帝下詔指責(zé)高淮而阻止了他。當(dāng)時沈一貫雖然稱病閉門在家,而奏章大多送到家中由他擬旨,沈鯉極力數(shù)說這沒有先例。
沈鯉既然與沈一貫積怨,沈一貫即將離職,顧慮沈鯉在職,給自己留下后顧之憂,想與他一起離開內(nèi)閣,秘密傾覆他。神宗也嫌沈鯉剛正,趁著沈鯉請求退休,于是指令他與沈一貫一起退休。朱賡上奏請求挽留沈鯉,沒有答復(fù)。抵家后,他上奏答謝,仍然極力陳述懈怠政務(wù)的弊端,顯明進取規(guī)章。他八十歲時,神宗派官去探視,賞給他銀兩。沈鯉上奏答謝,又陳述當(dāng)時政治的要務(wù)。又過了五年沈鯉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封為太師,謚號文端。
沈鯉(1531年-1615年),歸德府虞城縣 (今河南虞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授檢討。明神宗時,進左贊善。累遷吏部左侍郎,好薦賢士。擢禮部尚書,修《景帝實錄》。拜東閣大學(xué)士,加少保,進文淵閣。萬歷十二年(1584年)拜禮部尚書。又加少保,改文淵閣。
萬歷四十三年六月辛卯日(1615年7月11日),沈鯉在家鄉(xiāng)商丘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封為太師,謚號文端。明神宗非常悲傷,親書諭祭文四篇,贊其為"乾坤正氣,伊洛真儒"。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沈鯉生于歸德府。嘉靖年 間,沈鯉鄉(xiāng)試中舉。師尚詔叛亂,攻占歸德府,不久向西逃去。沈鯉認為賊民一定會再來,急忙告訴駐守大臣,捕殺城中與賊民勾結(jié)的人,嚴加防守。賊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見有了防備,便離去了。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沈鯉考中進士,改任庶吉士,授職為檢討。大學(xué)士高拱,是他的主考官和同鄉(xiāng),未曾因私事拜訪。
明神宗在東宮的時候,沈鯉任講官,神宗曾經(jīng)指令諸位講官在扇子上書寫文字。沈鯉書寫了魏卞蘭的《太子頌》進奉,神宗于是要他講清大義,沈鯉講得非常完備。神宗贊美他,于是他蒙受寵愛。等到神宗即位,因為在東宮任幕僚的恩惠,晉升為編修。很快又晉升為左贊善。每次秉直講授,舉止端莊雅正,陳說的事情獨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極為稱賞他。他的父母接連去世,皇帝多次詢問沈講官在哪里,又詢問服喪期滿了沒有,指令讓他先補任講官。
萬歷九年(1581年),沈鯉返回朝廷。
萬歷十年(1582年)秋天,晉升為侍講學(xué)士,又升遷為禮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職,升任左侍郎。沈鯉斷絕私人的交往,喜好推舉賢士,不使人知曉。萬歷十二年冬季,被任命為禮部尚書。沈鯉起初做翰林官時,宦官黃錦因為是他同鄉(xiāng)送禮給他,他拒不接收。教導(dǎo)于內(nèi)書堂,侍講經(jīng)筵,都多次與大宦官接觸,未曾同他們交往。等到沈鯉官階更高,更加不需要借助他們的勢力,即使皇帝的命令以及政府的意圖,他也不會輕易順從。
沈鯉一向正直、光明。他在禮部主持典禮,有許多建議??紤]到時俗的侈靡,考察先朝的典禮制度,在喪祭、冠婚、宮室、器服方面全都確定標(biāo)準(zhǔn),頒布全國。神宗擔(dān)憂旱災(zāi)武弁殺了稅使楊榮,皇帝很惱怒,準(zhǔn)備派遣官員將他們逮捕懲治。沈鯉詳細陳述了楊榮的罪狀,請求誅殺帶頭殺楊榮的人,而寬免其他的人,于是果然沒有廣泛拘捕。當(dāng)時沈一貫雖然稱病閉門在家,而奏章大多送到家中由他擬旨,沈鯉極力陳說這沒有先例。
,步行到郊外的祭壇祈禱,議論分別派遣大臣到全國的名山大川祈禱。沈鯉勸諫說使臣往來滋擾地方,恐怕又加重百姓負擔(dān),奏請皇帝齋戒三日,用文告授予太常負責(zé)此事,罷除寺觀的祈禱,神宗大都同意了他的奏疏。起初,藩府有事奏請,賄賂得勢的宦官為內(nèi)援,禮部大臣不敢違背,總是滿足他們的想法。到了沈鯉執(zhí)政時,一概革除。得勢的宦官都很怨恨,多次借事端在皇帝面前挑撥?;实蹪u漸不能沒有猜疑,多次責(zé)問沈鯉,并剝奪了他的俸祿。沈鯉從此有了辭退的想法。而且申時行懷恨沈鯉不依附自己,也忌恨他。沈鯉遇事秉正不屈服。被沈一貫壓抑,志向得不到全面實現(xiàn)。而此時沈一貫多次被非議,稱病閉戶,沈鯉才得以處理內(nèi)閣事務(wù)。云南的沈鯉已經(jīng)與沈一貫積怨,沈一貫即將離職,顧慮沈鯉在職,給自己留下后顧之憂,想與他一起離開內(nèi)閣,暗中活動使他離職。神宗也嫌沈鯉剛正,趁著沈鯉請求退休,于是指令他與沈一貫一起退休。朱賡上奏請求挽留沈鯉,沒有答復(fù)。抵家后,沈鯉上書答謝,仍然極力陳述懈怠政務(wù)的弊端。
明神宗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沈鯉時年八十歲,明神宗派官去探視慰問,賞給他銀兩。沈鯉上書答謝,又陳述當(dāng)時政治的要務(wù)。
萬歷四十三年六月辛卯日(1615年7月11日),沈鯉在家鄉(xiāng)商丘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贈封為太師,謚號文端。明神宗非常悲傷,祭文中稱贊他"乾坤正氣,伊洛真儒。"
沈鯉一生方正剛介。首輔張居正病,滿朝官員為討好張居正,爭相為之設(shè)壇祈禱,而沈鯉獨不往。萬歷帝喜愛珍寶,曾為買一顆寶珠花銀2000萬兩。朝臣紛紛為萬歷捐俸,并自以為得意。沈鯉卻說:"我只知養(yǎng)謙,不知逢君之欲。"聞?wù)邿o不慚愧。有人上奏,光山產(chǎn)麒麟,萬歷聞奏大喜,欲取而觀之。沈鯉奏道:"圣上喜歡什么是小事,而傳播出去就成了大事。此物一進,天下千奇百怪的東西紛紛進獻,勞民傷財,怨聲載道,豈不有損盛德。"萬歷只好作罷。此外,秦王請封其弟為將軍,鄭妃為父請恤,萬歷欽封鄭氏為皇貴妃等,均遭沈鯉據(jù)理抵制。
萬歷年間,黃河中下游多次決口泛濫,民不聊生。沈鯉為民請命,修筑兩道大堤。
據(jù)《歸德府志》劉榛記載:"中州水患最甚者莫如黃河,每逢秋夏水發(fā),城郭漂沒,民鮮定居。"沈鯉為民請命,奏明圣上,先后奉旨修筑了兩道大堤。一道西起滎城,東止洪子湖,全長400公里。另一道北頂東西黃河大堤,南由歸德古城北城郭外向東南方向,經(jīng)會亭驛(今夏邑會亭)至永城曹家洼,全長90公里,后人稱為"沈堤"。由于修筑了這兩道大堤,"河南州縣始免沖決"。
沈鯉亦玉堂稿》、《文雅社約》、《南宮草》等,均《四庫總目》并行于世。沈鯉一生方正剛介,為明代萬歷年間著名的政治家、理學(xué)家。為人峻潔峭直,力行古道。歷嘉靖、隆慶、萬歷三朝,被稱為"三代帝王師",世稱"沈閣老"、"歸德公"。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約》等傳世。
著有《【沈歸德身后】沈龍江相公清節(jié)近世罕見,室無姬媵,謝政后,伉儷皆將稀齡,夫人猶劑調(diào)經(jīng)藥,因絕血胤。其女尤奇妒,沈繼子為所毒,遂懵不識人,相公彌留欲一見之,遏不令通,銜恨而絕。其女必欲以他子承業(yè),而氏宗人不許,其繼子尋夭,所得諸蔭,皆為群從分受拜官而去,丹旐素帷,莫適為主。聞靈柩至今在堂,賜域尚虛,蒸嘗失所。先朝耆德,一旦為若敖之鬼,聞?wù)邞懩?,歸德在事,受其知者不少,必有經(jīng)紀其家者。
歷經(jīng)400年白云蒼狗的變遷,商丘一代又一代百姓對于沈鯉"乾坤正氣,伊洛真儒"的美好記憶,卻不僅不曾改變,而且愈加濃厚。陸陸續(xù)續(xù),記者得到了大量散落在民間關(guān)于沈鯉的傳說和故事,如沈堤、鬧龍街、無梁廟、閣老廟、沈鯉賣盆,等等。
沈鯉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皇恩波及,眷顧特隆,四世褒封,同列一品",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同時也彰顯出一貫"游戲政治"的萬歷皇帝,對他的老師沈鯉視如父親般感恩戴德。
家鄉(xiāng)商丘,明代稱歸德府,人們便尊稱沈鯉為"沈歸德"。沈鯉告退歸里后,在家鄉(xiāng)修文雅社,立社倉,設(shè)義塾。公元1615年,也就是萬歷四十三年,時年85歲的沈鯉病逝。最高統(tǒng)治者萬歷皇帝聞訊,頗為悲傷,贈太子太師,謚文端,諭祭諭葬。并先后遣河南布政使司堂上官于首七、三七、七七、百日、周年、三年,六次諭祭,祭文多次稱贊沈鯉"乾坤正氣,伊洛真儒",并御筆親書"責(zé)難陳善"、"肖德世臣"二匾以賜。并且先后累贈沈鯉之父沈杜、祖沈瀚、曾祖沈忠為柱國光祿大夫、少保兼沈鯉于萬歷十二年冬拜禮部尚書,方嚴剛介,強直諫言。朝中往來,摒絕私交,力薦賢士。好事做下了,卻不聲張,不買好。
在朝中,沈鯉與首輔張居正一樣,心中都只裝著大明王朝的振興與安危,同樣為官清廉,聲氣相投,算得上一對志同道合的好友。況且,他是在張居正的指導(dǎo)下,出任神宗萬歷皇帝的經(jīng)筵講官的,對張居正,他一向十分敬重。但在沈鯉任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期間,張居正有病歇在家里,滿朝官員為討好買巧,爭先恐后前去探望,并謀劃為張首輔設(shè)壇祈禱。唯獨沈鯉不去湊這個熱鬧。有官員"好心"勸他道:"同官之誼,您應(yīng)該去。"沈鯉卻回答:"事當(dāng)論其可與不可,豈能論同官不同官!"這樣的舉止怕今天的人們也會以
為太過于"迂"。但沈鯉自有沈鯉的道理,某個官員病了原本不是什么大事,有交情的同事拎著禮品探望也無可厚非。可一旦那人位尊權(quán)重,有沒有交情的都一窩蜂跟進,還要大張旗鼓地設(shè)壇祈禱。顯然,這已經(jīng)不是那位官員病大病小的問題了,而是一窩蜂前去探病的人各個思想里落下不可告人的病灶了。一旦群體爆發(fā),將很不利于"政風(fēng)"、"行風(fēng)"建設(shè)。沈鯉是將國家前程置于心中,他的謀慮已超越于個人恩怨,是擔(dān)著背黑鍋的風(fēng)險--被張首輔怨懟甚至是從此與他絕交,而堅決不同流、不合污的。沈鯉的"迂",實在"迂"得可愛,"迂"得篤定。那之后,又一次,張居正約沈鯉在自家私宅同寫奏折。沈鯉當(dāng)即拒絕:"國政絕于私門,非體也!"他固執(zhí)地以為,國事就是國事,私事就是私事,公與私?jīng)Q不能混為一談,相提并論。若是私事,在你我誰家里都能辦。國家大事,就只能放在朝堂上、擺在大眾眼皮子底下公辦,決不能躲到誰家現(xiàn)場辦公,一樣不成體統(tǒng)。
對一朝的首輔如此,對一朝之君萬歷皇帝,沈鯉同樣不愿意讓自己愛戴的國君有失國格、國體。萬歷皇帝愛錢,更愛珍寶,曾經(jīng)為買進一顆寶珠花銀兩千萬兩。不怕你不受賄,就怕你沒愛好。上行下效,皇上的愛好往往就成了被臣民攻克的軟肋。所以見萬歷喜歡珠寶,多半朝臣紛紛為他捐俸,并自以為得意。沈鯉很憤怒,面對跟風(fēng)也建議他跟風(fēng)的官員,他板著面孔說:"我只知養(yǎng)廉,不知逢君之欲。"令聞?wù)邿o不自慚形穢。這還不算完,沈鯉又趕緊進宮面見萬歷,奏明道:"圣上喜歡什么是小事,而傳播出去可就成了大事。臣民紛紛進獻,勞民傷財,怨聲載道,豈不有損圣德?""好了,就這吧。"萬歷皇帝只好聽從老師的奏請,不再明著收受捐俸。
沈鯉赤心報國,一身乾坤正氣,納忠論奏又無所避,因此也遭到當(dāng)朝不少權(quán)貴們的怨恨,到萬歷面前告沈鯉黑狀的不乏其人。久而久之,萬歷皇帝也開始對沈鯉不信任了,口中也多了怨言。在沈鯉57歲那年,他決定辭官歸里。已經(jīng)快60歲的人了,這官不當(dāng)也罷。首輔張居正死后,申時行任首輔。申時行本來就嫉妒沈鯉,一向認為沈鯉不是自己的人。盡管萬歷皇帝堅持挽留說:"沈尚書好官,奈何使去?"申時行還是趁火打劫,于萬歷十六年(公元1588年)一再請旨,放沈鯉告老還鄉(xiāng)。
沈鯉這一去就是14年。
而在這14年里,沈鯉并沒有賦閑在家,而是上書萬歷,為民請命,一是修復(fù)古黃河大堤,二是為水決不斷的古黃河修一道分水區(qū),以便汛期來時,滔滔的河水能分流出去。這就是被載入《歸德府志》的沈堤。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可她也是一條害河,自秦漢以來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古黃河流經(jīng)之地的百姓,沒少承受沉重災(zāi)難,當(dāng)時的歸德府商丘也沒能幸免。明清兩代因修復(fù)黃河而載入史冊的,不在少數(shù)。而像沈鯉這樣拖著年邁之軀、歷時14年,且為之家產(chǎn)蕩盡、家道敗落的,卻難數(shù)出個二、三來。
歷史無論動人的溫情,還是波瀾壯闊的場景,它總是被諸多客觀的局限凝聚成只言片語,流傳于世,供后人憑吊、冥想。記者多次站在黃河故道的大堤上,面對如此寬闊、流長的故道,想像400年前一切皆要肩扛手提的落后年代,那會是怎樣壯闊的場景:束水攻沙,以水治水,成千上萬的民工,熙熙攘攘,往來穿梭,不舍晝夜,戰(zhàn)天地,搶工期,熱情高漲。一位身形消瘦的花甲老人腳步健朗地穿行在灰頭土臉的人群中,不時躬身攙扶,或認真傾聽,鞋子上沾滿泥濘,儒雅的長衫時常被汗水浸透。閑適的家就在不遠的古城內(nèi),可他常常過家門而不入。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他跟灰頭土臉的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處。他矍鑠、硬朗的樣子感染著身邊勞碌的人群。這個集體如同一輛負重的大車,被一種精神激勵著,滾滾向前。
14年黃河大堤的十余年里,朝廷劃撥過來的資金已經(jīng)斷流,到修筑沈堤的時候,資金就全仗沈鯉和他兄弟出了。這也就是沈堤之所以被當(dāng)時的人們叫做"沈堤"的個中原委。400年后的今天,當(dāng)記者再次沿著商丘大地上殘缺支離的沈堤一路走訪的時候,耳畔不經(jīng)意間便回響起這樣堅定的聲音:"工程不能停!錢我們出!我們出!我們出!"猶如蕩在回音壁上的吶喊,洪鐘大呂一般,充塞于天地之間。
,對于一個人來說,不算長,可對于一位年逾60的人來說,不僅短暫,而且極端寶貴了,但沈鯉無悔。在修復(fù)如今,商丘境內(nèi)保存完好的黃河故堤,長134公里,高10米-13米,底寬百米。曲折連綿,逶迤蒼莽,雄偉壯觀,像一條巋然橫臥在豫東大地上的巨龍,是商丘最大最宏偉的歷史景觀,也是商丘人民戰(zhàn)天斗地、戰(zhàn)勝大自然的標(biāo)志。如今的黃河故堤夏天鮮花簇簇,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彩蝶飛舞;冬季長堤內(nèi)外白雪皚皚,蔚為壯觀。在這里,黃河故道有"綠色長廊"、"水上長城"的美譽。勤勞的商丘人還從蘭考引黃筑壩,建成了6座階梯式水庫,庫區(qū)清風(fēng)漣漪,水光熠熠,鴨逐魚躍,水鳥翻飛,呈現(xiàn)了一派特有的故道景觀,有"北國水鄉(xiāng)"之稱。大堤內(nèi)外,名勝古跡眾多。有雙塔遺址、莊周故里、三陵臺、倉頡祠、商均墓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極其豐富。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這顆故道明珠將越來越異彩斑斕,光彩照人。把前人奮斗過的地方建設(shè)好,造福一方,這或許正是后人給予前人最好的紀念和感恩吧。
王士禎:士稹三復(fù)其文,嘆其經(jīng)術(shù)閎深,議論正大,真一代偉人。
沈鯉墓位于梁園區(qū)水池鋪鄉(xiāng)沈墳村西北角。如今,沈 鯉墓已成為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沈氏家族墓、商丘境內(nèi)黃河故道以及沈堤,也在申報中。市、區(qū)兩級文物部門對沈鯉墓的保護高度重視,在墓地四周還拉起了一人多高的圍墻。時過境遷,沈鯉墓昔日的輝煌不再,然而規(guī)模依舊,四座石碑并列兩排,石碑不遠處的北面是一個碩大的墳塋,墳塋旁生長著參天的古木,巍然屹立的墓門牌坊在驕陽下顯得格外壯觀,石匾上遒勁的字跡依稀可辨,鹿、虎、羊、兔等鳥獸石刻惟妙惟肖。
沈鯉墓是站立的歷史,是活著的過去。這兒靜靜地躺著的一切,無不在向今人詮釋什么是"乾坤正氣,伊洛真儒"的大美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