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廣陽坡游子 一爿荷 2021-06-11 18:00
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經驗都是可以通過時間的沉淀而越發(fā)厚實,但一個人的心智模式也許到老了都無法改變,除非有環(huán)境的壓力和動因,心智模式很難培養(yǎng),幾乎不可被教育,但是可以激發(fā)他人的心智模式,怎么激發(fā),我們先了解下什么是心智。
何謂心智:從字意上講:“心”是心臟,即是構成人體生理的一個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為人體的血液暢通加壓。另一層為“內心”即“里面的”,“內在的”含義?!爸恰眲t是“智力”,“智能”之意。簡而言之:心智是人們的心理與智能的表現。同時對人的生存與發(fā)展起到重要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心智定義即是指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它涵蓋了“哲學”對已知事物的積累和儲存,結合了“生物學”的大腦信息處理,即“生物反應”,運用了為實現某種欲需(動因)而從事的“心理”活動,從而達到為實現動因結果而必須產生的智能力和“潛能”力。
一個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項思維能力的總和,用以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象、假設、推理,而后根據指導其行為。喬治·博瑞(C. 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義: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
1)獲得知識
2)應用知識
3)抽象推理
博瑞博士認為,一個人一生的幸福與他的心智直接相關。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智力的差異,即,每個人心智的力量強弱不一;且這方面的差異可能相互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
心智的產生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胚胎在母親子宮里面發(fā)育,據說可以通過聽胎教音樂可以安神,是因為人類掌握跳躍性思維的后腦勺先發(fā)育,出生之后,小孩子第一天從母親肚子里面出來,沒有說不哭的,感性思維,所以人生來就會哭,因為斷了供給,需要吃喝,通過哭聲來吸引注意,寶寶要吃了,喂奶吃飽了,就不哭了,身體得到滿足。
有科學家后來分析哺乳動物區(qū)別于非哺乳動物的最關鍵器官是哺乳動物有前額葉皮質,前額葉皮質是判斷做一件事情的對錯。
大腦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tǒng),《童年的秘密》書中介紹,三歲之前的大腦神經元是空白的,跟復讀機一樣,父母做的事情,只需要演示一遍立馬進入海馬體,因為前額葉皮質是后來發(fā)育的,發(fā)育成熟之后才會選擇性的學習知識,學習速度反而慢了, 大腦的基底神經節(jié)是大腦皮層下一大塊灰質的總稱,有著天然的DNA遺傳效益,潛意識存在的地方,這也是為啥小孩子不能打額頭,只能打屁股,打了額頭記得了,小時候被打過,有被虐待的潛意識,而很多老年人的前額葉皮質已經退化,所以更容易被騙。再比如遇到生命的威脅會有天然的求生本領,這個本領就是遺傳而得的。
所以心智三分遺傳,七分后天習得。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謂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于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并深受習慣思維、定勢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
心智模式是簡化的知識結構認識表征,人們常用它來理解周圍世界以及與周圍世界進行互動
我認為人類發(fā)展的三種心智模式是身、心、靈。身,身體,首先考慮安全和生理的需要,人是高級別高智商的動物,動物首先需要生存,然后承擔繁衍后代的責任;其次是心,心的反應,被尊重,被社會認可,自我認可,自我實現,都是心, 所以管住自己的心很重要;最后是靈性,一個人的最高追求是找到做事情的意義,而不是自我實現的價值,奉獻自己,給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心靈的自由才是最高自由。
平等看待異性,正所謂眾生皆平等 。
肯定自己,只有先肯定自己,才會肯定對方。
學會寬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若心寬似海,哪來的心平浪靜?
重視簡單,大道至簡,復雜問題簡單處理。
客觀看待問題,辯證的看待一個問題,不要草率的下結論,正見,正念,正思,正語。
作為心智脂肪儲備起來的知識并無用處,只有變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
——斯賓塞
我這一生不曾工作過,我的幽默和偉大的著作都來自于求助潛意識心智無窮盡的寶藏。
——馬克·吐溫
解決語言演化問題的難度不亞于破解物種演化之謎的難度;語言演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是人類心智發(fā)展和歷史文化演變的結果;由于語言的起源與變化有其內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響,從而增加了語言演化問題的復雜性。
——周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