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萬物一體,假性陰陽分離,《西游記》通過正邪之間的故事闡揚同一辨證
2017年7月8日星期六語聊匯總 西游記 第32講
2017年7月8日語聊建議大家預(yù)習的問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是《道德經(jīng)》第二章的內(nèi)容。天之道在天下人的眼里是分成內(nèi)和外的。這一分,真性的一面就忘記了,本源一面的客觀存在在現(xiàn)實面前就已經(jīng)被撕裂得不見蹤影。人們強調(diào)美的同時不美的一面自然就成了不得不存在的一個背景,所以不美不善并不是由人們對美的和善的追求導致,而是因為人們并不清楚美和不美、善和不善的背后才是真性本源。外行談道總是在對抗的意識和對立的環(huán)境中轉(zhuǎn)圈子,此即是“外道”。道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人的觀念中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此回中的“金角大王”與“銀角大王”它們都是仙氣所化,仙氣降于人間即變成了邪魔生出了惡行,如果這股仙氣回歸本源就能使人成就真身??磥聿⒉皇侨藗冞^了“奈何橋”喝了“孟婆湯”忘記了過去的事,而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存在的這股本源之氣被人想“外”了,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它。金角、銀角它們都好道卻沒有想起曾在“太上老君”身邊受過的教化,說明老君在天上不用教化只需按本來辦,在人間才會流于經(jīng)典托于言辭。故神仙圣人不在天堂之上的某個更高處而在“人身”。
在人間,神仙文化盡載“私我”成功之妙卻不知“至人無己”,有條件的修煉者只望將來能“仙風道骨”流芳千古卻鮮有言及“圣人無名”,初試玄妙的蹚道人不審道的深淺一味強調(diào)“能量”決定神通“功夫”左右一切,卻不懂“神人無功”。
元神助本心,沒有孫悟空的幫助,唐僧是寸步難行的,這一回故事講了孫悟空“明知山有妖偏向妖魔戰(zhàn)”的故事。本來“功曹”傳信說的很嚴重,在孫悟空的眼里卻充滿了輕松。唐僧頭上祥云盤旋以喻太極,再加上行者在唐僧馬前丟開解數(shù)上演了一番《河圖,洛書》的丹法逆用之數(shù)。所以此回除了開篇屬木的八戒遇“金銀”而遭縛,其它的環(huán)節(jié)不假外力僅僅只是在“孫行者、者行孫、行者孫”之間變換了一下名相就將兩妖盡收。相對于此回題目,后闕的故事是次要的,只要唐僧聽了孫悟空的話,不再外其道而迷本性,將一切交給元神處理,沒有搞不定的。因此《西游記》骨子里面是在談道家丹法的全息性。)
2、“既生瑜,何生亮”這句《三國演義》中的感嘆如何反映在《西游記》第三十三回中?修煉者類似的感嘆有沒有?應(yīng)該如何看待?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三國演義》中周瑜被諸葛亮氣得要死時說的一句感嘆,而此回中孫行者被妖怪遣三座大山將他壓趴下了,被山神們放出后聽其申訴就“仰面朝天,高聲大叫道:“蒼天,蒼天!自那混沌初分,天開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訪明師,傳授長生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大鬧天宮,名稱大圣,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喚。今日這個妖魔無狀,怎敢把山神、土地喚為奴仆,替他輪流當值?天??!既生老孫,怎么又生此輩?”行者此嘆表達了妖怪的邪行非自己所愿為,只有“欺心”者才敢如此。“天理”為人心所承載,所以修煉者之首要就是不能“欺心”。此心非別義,唐僧所代表的主觀“對一切心存善念”而已?!吧普呱浦?,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有此德善,修道這大業(yè)才好繼續(xù)下去。
很多的修煉者不能省視自己之德,也會有類似的高看自己之處。天生“我才”讓自己與眾有成者共天,為何不給予我同等之機遇?這種思想演化到現(xiàn)實中就變成了不愿意堅持“上善若水”的積極態(tài)度,對他人的長處“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是看不起,忘記了“眾人為師”的師訓。所以人活在世即使再有本事也要“服氣”。人是一口氣,樹是一張皮,人不服不行?!叭送庥腥?,天外有天”,“服氣”也是莊子所言“安時而處順”。仗著一點本事就“夸天”,還要知道這“天”在哪種前提下是隨順于人意的。)
3、既言“外道”必有“正道”。何為“正道”?《西游記》此回對“魔”的展示中藏有何種“正道”的玄機?如何讓自己始終處于“正道之境”?
(正邪之分,已經(jīng)使修煉者迷失本性很多年,讓修煉者很難找到在求真路上能不斷前行的對等精神和認識。現(xiàn)實修煉中可沒有《西游記》中如此多的妖精魔怪,有的只是人心面對豐富多彩生活中充滿名利財色帶來的誘惑所作出的“善”與“惡”的選擇。所以認識到“正邪皆為一念之事”方為正事?!罢馈辈皇沁x擇出來的,他本身就存在于生命的趨勢中,“正道”是在修煉者認識到人的“至尊性”以后謹慎謙卑、處下無爭的“無為”態(tài)度下激發(fā)出來的。
好多事唐僧也只要有個“知情權(quán)”就可以了,這一點很類同于修煉者對玄態(tài)緣由不能盡知這個事實。太上老君要向唐僧收回自己的寶貝化成一“瞽者”是暗喻唐僧你是肉眼你是看不清的,但是修煉者的生命中有個角色可以看清。孫悟空看出來是“太上老君”后才“急升玉局寶座,九霄空里佇立”這是在跟人的神說話,老君也只跟孫悟空說一下就可矣,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笨磥碓谛拚娴穆飞喜皇钦嬗惺裁囱Ч砉謸醯?。僅僅人心這個機變無常的緣因就不知該吸引過來多少的魑魅魍魎,可能會導致求真的努力功敗垂成。)
道友提問:
一、看看人生欲圖窮盡之處非利刃不足以斷其妄——青島 董艷的問題:
6月24號夜晚,夢到在東方的天空出現(xiàn)了北斗七星,我看到它非常明亮,比別的星辰都亮而大。我還數(shù)了數(shù),確實它是七顆是北斗七星。夢里我還想北斗七星怎么升在東方的天空,它在一些星辰的上方但不是最頂端,平視在60°度左右的位置。然后我又看到一輪明月非常大非常亮,我就想拍下這輪月亮。當我用手機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月亮里有人,我就特別仔細的看,感覺像一家人,但是我更仔細看的時候又覺得像一對戀人非常親密的擁抱在一起。我又要拍的時候感覺手機不好用了。
(東方的天空出現(xiàn)了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圍繞北極星轉(zhuǎn)的,北斗七星代表了身體,北極代表了修道人的核心意識。北斗七星到了東方,喻示著人修道的核心意識尚未確定,東方主生,說明人活著的追求還缺乏一個不變的意志支撐。
又看到一輪明月非常大而亮,月亮里有人,有一家人,仔細看又像一對戀人相擁抱,拍照時手機不好使:生命中的太陰如果展現(xiàn)出來就可以看到整個人類進化的歷史,也可以看到人修煉進步的本源。所以修煉者得丹以后的玄象中往往少不了“蟾宮折桂”的環(huán)節(jié)。既然是在夢中說明很多事是可以提前顯現(xiàn)而相通的?!笆謾C沒照下來”是在提示夢者不能“照相”卻要“析相”。析而流動,萬物之根自然相映于此。修煉者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就象紫陽真人所言能夠“立超圣地”。然而人的修煉中那“北極星”是不可少的,這北極星在紫陽真人處形容的是“巨勢強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達,能仁明道”之心。)
我又夢到自己來到我們村莊附近一個墓地不遠的地方。那里南面是一個水泡子,北面是果林,果林北面是埋我父親的墓地,我就在那片果林里得到了一把非常精美,尺寸20厘米左右的古銅匕首,匕首非常漂亮上面有精美的雕花,看著匕首很考究很厚重。夢里感覺那是一把古老的匕首,我就想拿到我父親的墳前埋了,夢里感覺那樣可以保佑我的父親。我就在父親墳前有地方挖洞,可是找了好幾個位置都不是很合適,還挖出一桶水來,好像我埋了一個很淺的位置。這時候有一個人來對我說,這把匕首是很有威力的,3000年后會有大劫難,我就擔心了,就取出匕首給了那個人。讓他埋到我一開始撿到匕首的位置。大體就這樣。
(在果林得到一把非常漂亮的有精美雕花的古匕首,想拿到父親的墳前埋了,可以保佑父親:匕首,短劍,利器,身天下國之利器,漂亮精美的古匕首,自古以來人們對這個國之利器的修飾已經(jīng)讓人忘記了它是“屠龍之器”,它能夠降龍伏虎,保身天下自然長泰。企望匕首保佑已逝父親:過世之人焉用兇器佑之?這都是國人的喪葬文化觀念在作祟?!叭嘶钪拍鼙P活萬物之根”,?!皥D窮匕首現(xiàn)”,看看人生就知道“欲圖窮盡之處”非利刃不足以斷其妄。
欲埋匕首,挖洞好幾處皆不合適,還挖出一桶水:“國之利器不可示人”,不是藏之于死地而是要藏之于活的機樞中。
數(shù)處都不合意,還挖出一桶水:潛意識告訴夢者不宜這樣處置,要用道心一統(tǒng)身天下就要利用好這個“利器”。
來了一個人說匕首很有威力,三千年后有大劫難,于是交給此人:來一人,來了一個引導自己思想的人。三千年后有劫難,人的三重意識即將要離開(遷)人體的時候就是劫難的到來。匕首用在當下了,割斷俗緣之根也就是不朽的仙緣之根的重植。所以這造化之利器的威力是不可小覷的。遺憾的是修煉者總是忘記了借用現(xiàn)有的資源來改造自己,而僅僅記得如何最大地滿足自己。)
二、明白道理有時比修行的方法更重要,理明法即生——鳳舞九天的問題:
(覺心區(qū)沉悶,夾脊、腹部劇烈振動后,身體稍微輕松些:人生命的修煉和變化首先要滿足于信息自化的需求,其次是滿足精神同步,再其次才是人身體主動地響應(yīng)。所以人的健康和發(fā)展依此三個條件本來是簡單的,可惜人只能顧及后兩項。前一項“信息自化的需求”人知之甚少又怎能去滿足它呢?現(xiàn)在學習的《西游記》就是在告訴大家有哪些生命信息是我們不知道或不明白的,用故事表達了修煉必須要引起對客觀生命的關(guān)注和對某些生命角色的啟用。這些“事”里面體現(xiàn)出來的道理有時比修行的方法更重要,理明法即生。
一夢中似看電影又像身居其中:看電影是接受教化的過程,“又像身居其中”說明此事與自己的干系不一般。此夢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認識而設(shè)定的。
一伙官兵在追逐兩個年輕女子,其一懷孕:官兵代表了“國之利器”,本來是為了維護安定,促進身天下的人民休養(yǎng)生息的有組織的部分。兩女其一懷孕:女代表了生化的基礎(chǔ),懷孕代表希望的到來。未懷孕的女子代表了后續(xù)圖新的可能。
官兵沒有殺死孕婦卻壓死了她:管理的出發(fā)點不是為了“促死”,為了“促生”的管理過頭后影響了“民以自化”的愿望,于是就造成了消極結(jié)果。這也是修煉者常常犯的最不可饒恕的錯誤“有為”。
一男一女兩俠士:生命中還有比“國之利器”更高級別的管理層,她們代表了道賦予生命的基本權(quán)益。官兵像是執(zhí)行部門,俠士則為監(jiān)管部門。
俠士剌中當官的胸部剜去其肛而不理會非其殺的申訴:胸,月,勹,兇,分解胸字一看就清楚了,人本來的心理形態(tài)中所抱持的太陰基礎(chǔ)是深藏兇信的,所以先行點明。剜去那大大的肛門:肛,月,工,太陰之工本來是人看不到的一個層面,展示出來才讓人大吃一驚,原來它的工作這么龐大!肛門核剜掉了,不符合整體發(fā)展需求的有意識要去掉,即使無意識所造成的某些意外的因素也要清除掉。人生命中口管進肛管出心管響應(yīng),三者處罰了兩,說明此兩點是人忽略之處,現(xiàn)在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將被動轉(zhuǎn)為主動,主動轉(zhuǎn)為被動,這才是修煉的開始。)
三、將選擇的權(quán)力交給客觀意識,身天下的陰陽二氣就會隨先天真一之氣運轉(zhuǎn)——閑子的問題:
請問:您在上次交流中說“孫悟空就不同了,他是天地精華孕育出來的靈異之物,當然知道如何反映主觀與客觀的關(guān)系。肉眼凡胎的人如果無為了,其反應(yīng)也就象孫悟空一樣猴精猴精的,不會象唐僧那樣認死理一條胡同走到底”。其中主觀和客觀怎么理解?無為又指什么狀態(tài)?
(《西游記》中,唐僧代表了主觀意識,而孫悟空則代表了客觀意識中積極向上的部分,從高老莊出來的豬八戒也是客觀意識的一部分,但他是“成過家”的角色,所以難免有些消極因素。主觀意識明白了生命中有客觀意識的存在,樹立“既大且虛的志向”引導出客觀意識中的積極因素,并將后續(xù)過程中選擇的權(quán)力交給客觀意識,身天下的陰陽二氣就會隨先天真一之氣運轉(zhuǎn),從而達到身天下“民以自化”的效果,這個就可以稱之為“無為之治”。)
四、明知人的精神會影響到存在,為何不從精神立足點上先修得明明白白?——青松子的問題:
尊敬的厚音老師你好,近來草莊是不是很忙?我去過一次草莊,干了倆天農(nóng)活,跟老師說了幾句話,現(xiàn)在還歷歷在目,特別開心。那是我第一次求道,第一次為了了解人生,而邁出了走出迷茫人生的一步。話不多說了,說一下我近來的一些感悟和問題?
我近來對我自己有些了解了,然后改變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結(jié)果我感覺自己有點小小的收獲。那天我去我們富士康去應(yīng)聘,在一個樹林里,我突然感覺到自己和環(huán)境進行了“互換”,那種感覺和我小時候,在草地里玩,那種感覺很像,我似乎明白了“盜取”的意思,或是天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這種情況,或是“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這種交流。我修行的不是很透徹。有時候言語有點浮夸,請各位海涵。
(虛而難實之感受,如果不讓其浮出水面并加以夸張是無法讓人看明白的。所要注意的是不能浮夸以后還留在自心里。要讓其流動起來,看清楚無數(shù)個浮夸的流動經(jīng)歷的結(jié)果之后就明白了如何回到老子的“無名之樸”中。)
關(guān)于對五神的理解,我看了書對五神多少有點了解,近來感悟多一點,就是我們主觀意識降低一點,我們先天的就會覺醒一點,作為就大一點,哪怕是,我或是自己從未見過他們或她們。但只要欲望降一點,她們就“出來了”并且自動做功了,這是我的一些感覺和想法。
(不追求名相上具體化,師父講五神的目的是為了讓人知道“無為之治”道理的由來,本來強大而完美并全然的存在為何不讓其在生命中展現(xiàn)出來呢?明白“無為之治”的有益對生存是最有意義的事。)
實際修行并不容易,存在和魔性總是考驗著我道性。
(做人本來就不容易,要想修煉并修有所成那就更不容易了。因為“不道早矣”的生存面貌注定了人要受到造物者的擺弄。就象《西游記》中孫悟空聽說是南海菩薩向老君借仙氣化為魔擋道以圖考驗師徒取經(jīng)意志后,就破口大罵“不親來拯救反使精邪掯害”。明知人的精神會影響到存在,為何不從精神立足點上先修得明明白白?這也是“先修佛性”的理論根據(jù)之一。)
關(guān)于樹的思考,地以上的部分是樹干和葉子,地以下的部分是根系,地上的枝繁葉茂,是地下的根深為基礎(chǔ)的,同時又是一體的。根的的作用是把土地里的各種養(yǎng)分以“水”的形式吸入的,那么這類似水的東西,是德一樣的存在。我們修行人就類似這樣一棵樹,能保持自己的清凈,能保持自己的除舊生新,能保持自己的“道”,就可以吸收那土里的“德”。
(樹的根是埋在土里的,將它形容為人的德,這個比喻很貼切。樹大根深,看不見的德深厚了“可得而不可見的道”就一定密切環(huán)繞。看不見的一面深厚了,看得見的生命才有發(fā)展的可能。)
問題:雖然上面寫了一大堆,但還要歸到有用的一面來。我的志向還沒確定下來,我現(xiàn)在知道,我要走向清凈的一面去,我的德積累的也不多,很多欲望還在干擾我,我借了一個志向,就是眾生煩惱不盡,我就修行不止。我現(xiàn)在還不理解,我如果真的清凈了,是不是幫眾生解決煩惱。或是其他的?我還不是很清凈,請老師指點。
(在志向上不可能借到別人的志向來彰顯出自己的精神,表達形式可以借,內(nèi)容上一定要是自己經(jīng)受魔難后不改初衷的體會,是自己一提起來就心潮澎湃的動力。眾生的煩惱也就是覺悟者的菩提。覺悟者能給予眾生的是勸善修真而不是幫其解決煩惱。煩惱是覺醒的前提,是生命進化最有意義的鋪墊。所以,過去了的覺悟者不會象塊玉石一樣立于世間琭琭于帶給人們解決問題的條件,而只是象塊石頭一樣落落于無名之樸以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無用中”影響著環(huán)境。)
五、讓人的意識基礎(chǔ)內(nèi)有一個愿意為之永恒努力的存在——青青藍天的問題:
第一個辦法,我是想爬樹爬到妖怪派中心,可是妖怪派早有防備,沿著樹干流淌下來很多油,使樹干滑得根本就沒法爬…這時我心中一動,搖身變成了一個小妖,手中拎著飯盒籃子向妖怪中心進發(fā)…,第一群遇到的是一群小妖,我向他們打聽著“敵情”…不覺中一陣嘔吐,吐出了平常愛吃的一些肉食,心中一驚,想:“這下可暴露了…?!?因為妖怪吃的食物是不一樣的),幸運的是小妖們并沒有覺察…于是我尾隨一個妖怪頭目繼續(xù)進發(fā)…,不過這次不幸運,我很快就被他發(fā)現(xiàn)了,于是他們擺好了各種陣法,嚴陣以待…。我只看到他們陣里掛滿了各種各樣的一道道的符咒,我是一個也不認識啊,!更不要說去破陣了…眼看午時三刻馬上要到了,急得實在沒辦法了,看看周圍也沒有懂行的人來幫忙,心想:死就死吧總得拼一拼吧,于是我就跳入了陣中…,那些符咒根本就如沒作用一樣…很快我就到達了妖怪中心地帶…忽然有一個妖怪看上去他似乎還很高興,扔給我一個東西并說:“給你吧。”我接過一看,是小樹苗形狀的一件東西,再一看變成了一個小鞭炮。這東西不會把我的手炸傷吧?于是我用手反復地顛著它,想確認安全后再好好看看這到底是個什么東東。這時鞭炮輕微地“啪”了一聲,但那鞭炮形狀上沒有炸開,還是一個原封的整體。到這里夢也就醒了…。請老師和各位道友指正下子。
(感到對自然的體悟不夠,腰酸痛的厲害:對自然的體悟也就是對生命的體悟,離開了對意識與存在關(guān)系的觀察與認識,對自然的體悟就變成了為“我”所用的知識,據(jù)此而生的理解和行為之合稱“修煉文化”。之所以腰酸痛的厲害,心氣與腎氣在生命中還處于各自為陣的獨立運動中,整體上沒能與先天太乙之氣相互呼應(yīng)。
一棵參天大樹:指人本來就可以與天相齊的生命。
正義一派居樹的下層,妖邪一派居樹的上層:生命的形態(tài)即是如此,天道賜予人生命時的基礎(chǔ)物質(zhì)稱之為正義,人生中“思想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后來居上”的存在代表了妖邪。隨著人的成長,人的意識形成的個性就主宰了生命的趨勢,這就是“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矣”。人主觀上的“不道”與妖邪的“不道”是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所以世間人所體現(xiàn)出來的兇殘更勝于文字間的描述,人心中的邪念御使其軀體干的惡行就代表了妖邪一派。
正、邪在為領(lǐng)導權(quán)打賭,午時三刻前進入邪派中心取走一物就歸正義派領(lǐng)導:這不是在打賭,這是生命正邪之間成長中的一種賽跑。在人成長的旺盛期(午時三刻),人的思想一定要有個定位,這個定位就是“立志”。“立志”就是讓人的意識基礎(chǔ)內(nèi)有一個愿意為之永恒努力的存在。人的“志”藏于腎,腎處腹部(下)其精華謂之鉛(遷),所以它需要上行。要在人的世界觀形成之前就從人積累的既有觀念中拿回一個基本的事物,這個事物能夠讓人領(lǐng)導和影響好“生命”這個偉大的創(chuàng)造,這個事物的名稱就是“愛”!“愛”在妖邪的手里變成了縱欲為惡的理由,在正義的手里“愛”確是人類發(fā)祥的源頭,是讓一切美好繼續(xù)向前的源動力。
“妖怪還很高興扔給我一個東西,一看,是小樹苗形狀的一件東西,再一看變成了一個小鞭炮”:不要指望既有的“常識”能夠引導出積極的結(jié)果,還是要看修煉者對“我相”的認識深度,認識深一分邪念就少一層,對人的進化干擾就少了一紀。所以,在只有人具備的情感世界里樹立起“愿意為之永恒努力的存在”是象天道一樣去愛萬物,而永遠不被消滅的存在就是將“愛”寄托于人間。愛就象小樹苗一樣,需要精心地呵護與培養(yǎng),雜念即是邪念,雜念一生人的“初衷”就可能化為追求名利的頑烈之能,變成世間只聞其響卻“有害無益”的鞭炮聲。)
六、不能理解的好奇于發(fā)展的事物無益——碧綠的問題:
厚音老師您好,7月4日的一個夢,請您解析
剛剛想說最近湖南下雨發(fā)大水,不知道草莊有沒有受影響,才想起草莊在湖北不是湖南。
(一個非常能說又非常有時間的外國老師的講座自己第十一位報了名:說教有兩種,一種是有言之教,一種是不言之教,有言之教相對于天地的不言之教只是九牛之一毛。非常有時間,不言之教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的生存,所以它是最有時間的。外國老師,身國以外是客觀世界,眾人是外其國的老師,萬物也是“外國老師”,向萬事萬物學習修道這是一個開端。時間上空間上能力上相對于個人來說都是“反”的,所以它代表了道。自己有此慧根才能拾得這個“一”道。
有人說父腦梗,不確定是否父,不確定回家還是去醫(yī)院:爸爸,父親是引導信息,腦梗,梗于引導,不由確定的某種方式引導也必然會有萬物的引導,靠的是靈性與萬物相通。名相不確定,回家和去醫(yī)院都不確定即是混沌,混沌是“安時而處順”的最好注腳。
與小學同學蔡靜,他在吃飯,很有情調(diào),瓷器蓋上畫著大象:修煉的啟蒙才剛剛體會到了一點清靜的感覺,這就象人們?nèi)找詾槌5某燥堃粯釉诒硐蟮南旅嬗兄S富多彩的新開端。
老奶奶遠遠站著,小女孩走過來要櫥窗里的東西,蔡同學說是非賣品:老奶奶代表了老陰,小女孩是少陰。少陰對新事物總是有好奇的探索感,但是剛剛開始的奇妙之端要讓其進一步發(fā)展才有可能進入到不生不滅的境界中。不能理解的好奇于發(fā)展的事物無益,所以要解釋成為“非賣品”,“萬兩黃金不賣道”。)
七、知道方向后的觀注和存想稱之為“修煉”——清荷之美的問題:
夢境:夢見自己頭頂開了個大洞,夢中好像有人對我說,讓我跟老公的姨夫和姨姨去療養(yǎng)(現(xiàn)實中他姨家現(xiàn)在四川的南充市)。夢雖短,但夢是一個多月前做的,到現(xiàn)在記憶還很深刻,但體悟很膚淺,就不在此復述了,還望老師解惑!
上次語聊中老師針對自己夢境體現(xiàn)出修煉上存在的問題(對元神的系統(tǒng)作用需要認真體悟),最近幾天的一點體悟,不足之處還望老師指正! 《道德經(jīng)》中有“饒他為主,我為賓” 、 “損之又損 以至于無為”,還有老師常說的無意識狀態(tài)的積累,和《莊子》中“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等等的至理名言都是對修煉者如何覺悟本來指明了方向,也是對元神的系統(tǒng)作用的開發(fā)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修煉方法。元神既然是一個體系(如《西游記》中如果僅憑唐僧一人有再大的本事,也是到不了西天取到真經(jīng)的,他要四相和意馬(五行)的共同作用才可成就正果)體現(xiàn)在我們的身體中,也就是金水、木火合和四相并與土的化合攢簇五行才能使元神的系統(tǒng)作用越來越強大(煉神還虛)得于天地又還于天地,以至于煉虛合道,如《壇經(jīng)》中所說的功徳在法身不在肉身,也就是合道之人功徳無量的體現(xiàn)吧,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自己的體悟和潛在積累還很欠缺,愿常在師父的教誨中精進不止!感恩師父!
(夢見頭頂開了個大洞,有人讓我跟姨和姨夫去療養(yǎng),實際上他們住南充:頭頂是天門,開了個大洞,天門大開了,“天門開闔,能無雌乎?”天門都打開了,能夠缺少陰性生命的參與嗎?當然不能,天門屬陽,說明引導性的事物已經(jīng)存在了,現(xiàn)在需要基礎(chǔ)性的事物共同作用就能促進這天門打開后的進程。同姨和姨夫去療養(yǎng),姨和姨夫,一對陰陽,同去療養(yǎng),同是同于相位,療是了解人習慣性觀念中對于生命發(fā)展來說是屬于“病”的方面。養(yǎng)是指新生的生命進程(煉神)需要培養(yǎng),知道方向后的觀注和存想稱之為“修煉”。他們住在南充,將他們所代表的意義充實到修煉的存在中去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既定觀念是個大的障礙,所以修煉者要不避年齡地修心不止。另外南是南方火,是指心的活動層面,南充,那是指心理的活動與性光照耀下之所見所聞要按自然規(guī)律充實到真意識中,也就是“系統(tǒng)意識”需要有很平常的生活信息作為素材。)
八、向著進化的前途不斷地改變自己——天下太平的問題:
老師常說要慈悲眾百姓,可他們的行為您是否都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您為什么要生那些修煉不好的修煉者的氣呢?他修煉不好就不好嘛,那是他自己的緣分,您為什么不愛他們的這種錯誤呢!
(慈悲百姓是一種理解后的情感,但是“接受他們所有的行為”那是面對清濁混淆的世界拿出的一種胡涂態(tài)度。因為慈悲者也在現(xiàn)實中,他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適合人們的進化而不是退化,所以他要標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立場。
面對那種修煉不好又自以為修的正確的人,當然希望他們明白修煉好的標準不是由其心制定的??陀^上修煉者要眾人為師萬物為師,人善于接受正面教化還要善于接受反面教育。不要到了回不了頭的時候還要“鴨子死了嘴巴硬”?!胺酵庵恕笨赡軔圻@種錯誤,因為那是他的一部分。“方內(nèi)之心”如果明知這樣下去后果不妙而不施以勸化那叫“見死不救于心何忍”。
自打從“師父”那兒聽說自己也是個“小說教派”后,從內(nèi)心就想陪著大家修煉下去。能夠交換一下修煉的看法更好,實在是不能交換意見甚至于招來一頓羞辱,自己也只好發(fā)出一聲哭笑,擺擺頭就象在“草莊的清晨”撞上了隨處可見的蜘蛛絲,將屈辱帶來的陰影輕輕的抹去,繼續(xù)去感受那無盡清朗的美景。)
可是我做不到啊!別人只要不尊重我我就會生氣,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是我不接受我生氣這種反應(yīng)。
(“接受整個自己嗎?”當然不能,因為自己還需要改造,要向著進化的前途不斷地改變自己,坦然接受了自己的一切錯誤和弱點,那哪里還想著去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自我?
“接受整個社會?”對存在即使有很多的想法也要先接受它,因為它是自己的客觀世界,它是自己不言之教的來源。用改變自己帶給社會一絲好的影響,就象一滴水之于大海,力量雖小但善愿常存,這正是天道在恩害循環(huán)中最常體現(xiàn)的不言之勢。)
請老師說說入世修行與“與世隔絕的無為之妙境之您的經(jīng)驗”。 (曾經(jīng)有過一句話:“人活著就是一種貢獻”。所以沒有所謂無用的人,無用的物,認為其無用無非是自己的觀念太狹隘。自己被自己確認為“無用”那是態(tài)度消極,被環(huán)境確認為“無用”時那是被動的積極,也是清靜和安全的基礎(chǔ)?!靶逕捘芰康奈罩亍边@種地方不是由“無用”這個單一的因素決定的?!坝杏谩睍r候的能量交換更加迷人和明顯。假設(shè)“無用”是所謂的能量聚積地,那么能量的“富出部分”產(chǎn)生后就需要有某種系統(tǒng)接受它才不用擔心“負陰抱陽”的結(jié)果,讓這種富出的能量浮于表面,“無用”豈不是又變成“有用”了?因此,認識客觀生命的整體性并無為處之是明智的選擇。 入世修需要有種態(tài)度,既要“知?!保忠澳巳荨?。能包容自己不能包容的存在那是一種智慧,也是超越自己后才能做到的一件事。不要談“與世隔絕”,同一性法則告訴我們自以為隔絕的狀態(tài)那是對自己的忽悠,明知隔絕不了何不靜下心來體會自己的心理和身理都有哪些在與自然存在互動?自己的好惡帶給環(huán)境的究竟是什么?修煉者的功德心又該在何處響應(yīng)才是正道?這些在常人看來都是虛幻的無稽之談,在修煉者卻是“無為之妙境”的必要經(jīng)驗需要積累。) 很想聽聽道友說說自己的修煉想法,而不要只說夢境。 (“明明知道她在犯錯,但是我就感覺她這種行為里卻飽含著一種能量,她越犯錯我就越高興,因為她這種能量就是無用之用的能量,我越是這樣想身體就越舒服”:從能量出發(fā)看問題的想法看來是值得商榷的。為何不從智慧的角度看看呢?為何不從思想慣性的角度看看呢?人如果沒有一種靈動的意識作為基礎(chǔ),人的能量在積累中是否會使本來就“不道”的生存態(tài)激化得更不可改變呢?在“舊我的思想基礎(chǔ)上”是孕育不了一個無限未來的!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為何要放縱孩子在嗜好上越走越遠而不認為是害,相反弄出一個“能量說”來愚化自己?女兒越有消極的習慣你自己的身體就越舒服,還冠名為“無用之用的能量”在起作用,為何不認為這是自己“正復為奇” 的思想變化與女兒的消極慣性共振所造成的偏執(zhí)效應(yīng)?) 下次交流(2017年7月22號大暑)建議大家預(yù)習的問題: 1、孫悟空為何說與唐僧是“同住同修,同緣同相,同見同知”,其中包含了哪些修煉的道理?為何孫悟空說唐僧“你死該當,只難為沙僧、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2、豬八戒為何總認得孫悟空的喬妝打扮卻又不顧利害關(guān)系要聲張出來?這一點在人性上有異同之處嗎? 3、“呆子一句通情話,走了猴王變化的風”這其中有哪些玄機?為何八戒情緒一動就容易壞孫悟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