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形態(tài)學的研究告訴我們,肺臟有兩大系統(tǒng)交織構成,一是大約23級由大而小而細的支氣管系統(tǒng)→終末支氣管→肺泡;另一個是源于右心歸于左心的肺循環(huán)系統(tǒng),肺毛細血管與肺泡之間透過氣血交換膜(具有多層三相網(wǎng)絡結構)進行氣體交換,來自肺動脈的血液釋放CO2進入肺泡,同時肺泡釋放O2進入肺靜脈系統(tǒng)回流入左心。這是大自然造化生成的非常精密的系統(tǒng)——心肺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的功能對人的生命來說生死攸關,故造化之手將肺之呼吸吐納交給人之神意主宰。而肺的呼吸吐納功能本身是籍神意調(diào)控膈肌和肋間肌等的協(xié)同運動來實現(xiàn)的。在司呼吸的同時,膈肌和肋間肌的協(xié)同運動對腹腔和胸腔內(nèi)的內(nèi)臟器官起按摩作用,以促使其內(nèi)部氣血運行,而提高其功能狀態(tài)。尤其重要的是促進小腸、大腸之蠕動利于吸收五味之精氣,排泄代謝產(chǎn)物—糟粕,這是維持人生命穩(wěn)態(tài)的必要條件。
《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邪客》把來自呼吸吐納之氣稱為宗氣,其功能主要是‘貫心脈而行呼吸’。同時又說“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庇纱擞^之,宗氣當為呼吸之氣與脾胃水谷之氣之綜合。后世醫(yī)家認為“凡呼吸、語言、聲音、肢體運動、筋力強弱等,皆宗氣之功也?!?故又稱為‘胸中大氣’。
顯然,宗氣之強弱對于人的健康至關重要,按人體整體觀五行陰陽模型,宗氣受脾胃(土)之滋養(yǎng),貫心脈(火)、行呼吸(金)。按五行相生關系,宗氣與心包經(jīng)(火)→脾、胃(土)→肺、大腸(金)緊密相關。因此,導引以神意引動形體時,隨形體運動之升降開合,呼吸亦順其自然,與之協(xié)同,健康身心之功效益彰。
另一方面,以與五臟六腑相應之情志、音聲為主導吹噓呼吸,補虛瀉實,調(diào)和、強化五臟,達‘治未病’,促進健康之效。這里應強調(diào)以下幾點:
1. 不同于導引行氣,吹噓呼吸以呼吸為主導,肢體隨呼吸而自然運動,以強化呼吸吹噓健身之功效(站樁之基礎不變)。
2. 行深呼吸(逆腹式呼吸)時,意念活動當重在呼氣,慢長勻細為佳。因為生物力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呼氣時不可過度用力,否則易刺激支氣管平滑肌細胞收縮引起小氣道閉鎖,CO2殘留量增大,呼吸效率下降。實際上,如前所述,支氣管樹是一個負壓系統(tǒng)。納新之效取決于吐故之功。
3. 行深呼吸吸氣時,意念僅關注其起止。起于踵(‘真人之息在踵’)而止于耳際(聽宮)。不究其過程。
4. 不宜連續(xù)多次行深呼吸,否則會過度通氣(over ventilation)而引起氧中毒(酸中毒)而導致練功出偏。而且,生命科學的研究結果表明,自由基(尤其是氧自由基)本身就是導致衰老的重要原因??梢姺参镏媒杂卸?。缺氧危及生命,過量吸入氧則至氧中毒,促衰老。過猶不及,唯中是守則利于生,故“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
綜言之,導引行氣以神意引動形體,隨形體之升降開合,呼吸順其自然。而吹噓吐納,神意(包括情志、音聲)與呼吸相結合,形體隨呼吸而運動,以利于吹噓吐納。故形神相合,氣蘊其中。導引、吹噓,前者調(diào)心與調(diào)身合一,呼吸順其自然;而后者,注重調(diào)心與調(diào)整呼吸合一,形體運動順其自然。
【文章來源于:國家健身氣功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