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微溫;歸胃、大小腸經(jīng)。
功用主治:生津潤腸,活血消積。適用于老年性便秘、冠心病等。
《飲膳正要》載:“桃,味辛甘,無毒,利肺氣,止咳逆上氣,消心下堅積”?!疤胰?,止心痛,破癥痕,通月水”。
二、櫻桃
性味歸經(jīng):甘,溫;歸肝、胃、腎經(jīng)。
功用主治:健脾調(diào)中,止渴生津,滋潤肌膚,祛風濕。適用于一切虛癥,風濕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等。
《飲膳正要》載:"櫻桃味甘,主調(diào)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薄兜崮媳静荨酚涊d其“治一切虛證,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浸酒服之,治左癱右瘓,四肢不仁,風濕腰腿疼痛”。
櫻桃含鐵量居水果之首,對缺鐵性貧血效果甚佳。
三、彌猴桃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寒;歸腎、胃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除煩,生津止渴,活血散淤。是老年人,體弱者和病后康復(fù)者的上佳補品。
《開源本草》載:"止暴渴,解煩熱,……下石淋”?!妒朝煴静荨贰办顭?,止消渴”。
近期研究證實,稱猴桃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臨床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都有益處,并有防癌的報道。
猴桃果肉中維生素C含星居群果之首。被譽為“世界珍果”,并被列為太空食品。
四、梨
性味歸經(jīng):甘、微酸,寒;歸肺、胃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生津止渴。適用于熱病津傷津、消渴、痰熱咳嗽、噎膈、便秘等癥。
《飲膳正要》載:"梨,味甘寒無毒,主熱嗽,止渴,疏風,利小便”?!对鲅a食物秘書》記載其“解毒,開肺涼心,消痰止咳,除客熱心煩,療胃中痔塞熱結(jié)”。
梨性寒涼,脾虛便塘及寒嗽者應(yīng)慎食。
五、李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平;歸肺、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清肝熱,利尿,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肝膽濕熱、小便不利等。
孫思邈謂其“肝病宜食之”?!讹嬌耪份d:李“除痐熱,調(diào)中"。
六、杏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微溫;歸肺、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祛痰止咳,潤腸通便,適用于虛勞咳嗽、腸燥便秘。
杏果與杏仁均是食療佳品,鮮品、果汁、果醬、果脯、杏仁粉均為美食。
杏仁的藥用價值較大,主要用甜杏仁??嘈尤视卸荆嘈尤蔬昂涂嘈尤蔬懊?,水解后可釋放出氫氰酸與苯甲酸),不可生食。
七、烏梅
性味歸經(jīng):酸,溫;歸肝、脾、肺、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解熱除煩,生津止渴,安蛔。斂肺止咳,澀腸止泄,臨床適用于暑熱煩渴,蛔厥腹痛、肺虛久咳及腹瀉下痢等癥。
《本經(jīng)逢原》稱:"烏梅酸收,益津開胃,敏肺澀腸,止嘔斂汗,定喘安蛔?!薄讹嬌耪吩疲骸爸飨職?,除煩熱,安心,止痢,住渴”。
八、蘋果
性味歸經(jīng):酸、甘、平;歸脾、肺經(jīng)。
功用主治:健脾益胃,生津止渴,潤肺化痰。適用于消化不良、口千咽燥、大便不調(diào)等癥。還適用于高血壓及調(diào)節(jié)水電解質(zhì)平衡。
《隨息居飲食譜》載:蘋果有“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的功效。蘋果古稱柰,由于品種的不斷改良,其營養(yǎng)成分極其豐富,是人們喜食的水果主要品種之一。
九、香蕉
性味歸經(jīng):甘,寒;歸肺、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潤肺滑腸,清熱生津。適用于熱病煩渴,大便秘結(jié)等癥。
《名醫(yī)別錄》稱:“甘蕉根大寒,主癰腫,清熱?!薄侗静萸笤贩Q:香蕉“止渴潤昨.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能止渴止痢”。
十、葡萄
性味歸經(jīng):甘、酸、澀,平;歸肺、脾,腎經(jīng)。
功用主治:滋陰,生津,利尿。適用于脅痛、黃疽、淋證、痢疾、婦娠惡阻、風濕痹痛等。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葡萄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薄峨S息居飲食譜》記載:葡萄“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十一、荔枝
性味歸經(jīng):甘、酸,溫;歸肝、脾經(jīng)。
功用主治:生津止渴,和胃消食.補虛益智。適用于熱病煩渴、中暑、呃逆、胃痛、瘡腫、外傷出血、貧血等。
《本草綱目》載:荔枝“生津,通神,益智,健氣,益人顏色??芍务ю吡鲑?,赤腫痄腫,發(fā)小兒疹瘡”。
十二、龍眼
性味歸經(jīng):甘,溫;歸心、脾、腎經(jīng)。
功用主治:健脾益氣,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氣血不足、臟腑虧虛諸證。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龍眼肉“主五臟邪氣,安志壓食,久服強魂聰明”?!妒宠b本草》:“安神補血,久服輕身不老”。
十三、枇杷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平;歸脾、肺經(jīng)。
功用主治:潤燥止咳,和胃降逆,生津。適用于肺熱咳嗽、吐逆、不下食、口干煩渴等。
《本草綱目》謂其“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
枇杷果肉營養(yǎng)豐富,與杏相近,為果中佳品,枇杷樹葉及核仁具有祛痰鎮(zhèn)咳作用,枇杷樹白皮可治吐逆、不下食等癥。
十四、菠蘿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脾、胃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斛暑,消食止渴,適用于身熱煩渴,消化不良等癥。
《本草綱目》載:“補脾胃,固元氣,制伏元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血,寬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發(fā)渴,利頭目,開心益志”。
研究證實,菠蘿除含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外,還含有一種類似胃液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zhì),因此用于健胃消食。此外還有利尿作用,有治療氣管炎、驅(qū)蟲功能的報道。
十五、石榴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平;歸腎、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止渴,止痢,止血。適用于熱病煩渴、滑瀉久痢、崩漏帶下等癥。
《名醫(yī)別錄》載:“主咽燥渴”,《飲膳正要》有:“主咽渴,止漏精”的論述。
現(xiàn)代研究認為,石榴皮所含生物堿,抑菌作用較強,可治痢疾,對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石榴生食可生津止渴,還可加工成糖漿、飲料等,其皮可做蜜膏。
十六、山楂
性味歸經(jīng):酸、甘,微溫;歸肝、胃經(jīng)。
功用主治:健胃消食,活血化淤,適用于食積不化、癥瘕、痰飲、痞滿、瀉痢、產(chǎn)后惡露不盡等癥的治療。
《本草綱目》說:山楂“化飲食,行結(jié)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
現(xiàn)代研究認為,山楂能增強胃中消化酶的作用,其所含的三萜類和黃酮類成分,能加強和調(diào)節(jié)心肌功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血膽固醇,而具有降血壓、利尿和鎮(zhèn)靜等作用,被廣泛應(yīng)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很多治療心腦血管的藥物,都把山楂作為主要藥物成分而用于臨床。另外,山楂還有抗癌作用的報道。其應(yīng)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十七、柿子
性味歸經(jīng):甘、澀,寒;歸心、肺、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潤肺,澀腸,適用于咽喉熱痛、咳嗽痰多、腹痛瀉痢等癥。
《飲膳正要》載:“柿葉甘寒,無毒,通耳鼻氣,補虛勞,腸澼不足,厚脾胃?!薄侗静菥V目》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span>
果肉可鮮食,還可做柿餅。此外,柿霜、柿蒂、柿葉等均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十八、大棗
性味歸經(jīng):甘,溫;歸脾、胃經(jīng)。
功用主治:益氣健脾,養(yǎng)血和營,補虛安神。適用于脾氣弱,倦怠乏力及臟躁癥。臨床多作為佐使藥,而發(fā)揮緩和藥性,顧護正氣的作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脾,助十二經(jīng)。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十九、橘
性味歸經(jīng):甘、酸,溫;歸肺、胃經(jīng)。
功用主治:潤肺化痰,理氣和胃,生津止渴。適用于胸膈結(jié)氣、嘔逆少食、口渴、肺熱咳嗽等。
《飲膳正要》載:橘有“止嘔,下氣,利水道,去胸中瘕熱”作用?!度沼帽静荨分^其“止渴潤燥,生津?!薄妒宠b本草》:“甜者潤肺,酸者聚痰”。
橘各部位均有療效,橘皮藥用為陳皮,健脾理氣,燥濕化痰。橘核有理氣止痛之功,常用治療疝氣,乳癰等癥;橘葉可疏肝、利氣,果實為水果中的上品;橘汁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果汁飲料之一。
二十、柑
性味歸經(jīng):甘、酸,涼;歸胃、大腸、膀胱經(jīng)。
功用主治:生津止渴,利尿,醒酒。適用于煩熱口渴、小便不利。
《開寶本草》稱其“利腸胃中熱毒,止暴渴,利小便”。
二十一、橙
性味歸經(jīng):甘,涼;歸肺、脾經(jīng)。
功用主治:理氣化痰,健脾開胃,清熱生津。適用于熱病口渴、痰多、便秘、乳癰等。
橘、柑、橙所含成分類似,臨床應(yīng)用大同小異,不管食用還是藥用,都可互相替代。
二十二、檸檬
性味歸經(jīng):酸,平;歸肺、胃經(jīng)。
功用主治:生津止渴,和胃止嘔,安胎。適用于暑熱煩渴、妊娠嘔吐、胎動不安等癥。
《食物考》記載:檸檬“漿飲渴廖,能辟暑,孕婦宜食,能安胳”。
研究發(fā)現(xiàn),檸檬中所含橙皮甙及柚皮甙有消炎作用。檸檬酸有防止和消除皮膚色素沉著作用,可作用潤膚化妝品。檸檬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血壓功效。因此,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可常飲檸檬汁制飲品。
二十三、橄欖
性味歸經(jīng):甘、酸、澀,平;歸肺、胃經(jīng)。
功用主治:生津,清肺,利咽,解毒。適用于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咯血、痢疾等。
《本草綱目》載:橄欖“生食、煮飲,開胃下氣,止瀉,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解一切魚蟹毒,煮汁解諸毒”。
二十四、甘蔗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肺、胃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滋陰潤燥,和胃止嘔。適用于熱病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等癥。還適用于胃酸缺乏之消化不良癥。
《飲膳正要》謂其“主心腹熱脹,止渴,明目”,《本草再新》說:甘蔗“和中清火,平肝健脾,生津止渴。治吐瀉,瘧疾,解瘡火諸毒”。
二十五、西瓜
性味歸經(jīng):甘,寒;歸心、胃、膀胱經(jīng)。
功用主治:清暑除煩,生津止渴,開胃,利尿。適用于中暑內(nèi)熱,小便短赤等。臨床可用于腎炎、黃疽,消渴病的輔助治療。
西瓜有“天然白虎湯”之稱,《本草綱目》謂其“消煩解渴,解暑熱,療喉痹,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
西瓜最善解暑。瓜皮稱西瓜翠衣,有清暑利尿作用,適用于暑濕,黃疽、水腫等。西瓜仁有清肺化痰,潤腸和中之功,還有降血壓的作用。
二十六、桑葚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肝、腎經(jīng)。
功用主治:滋陰養(yǎng)血,生津潤腸。適用于肝腎陰虧,消渴、便秘、眩暈、失眠、須發(fā)早白等癥。
《隨息居飲食譜》謂其“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熄虛風,清虛熱”。
二十七、菱角
性味歸經(jīng):甘,涼;歸胃、膀胱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解暑,益胃補中,利尿通乳。適用于治療中暑、發(fā)熱、口渴、食欲不振等。近年常用于消化道腫瘤的輔助治療。
《備急千金要方》謂其“安中,補五臟,輕身不饑”?!侗静菥V目》謂其“解暑及傷寒積熱,止消渴,解酒毒”。
二十八、荸薺
性味歸經(jīng):甘,寒;歸肺、胃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消暑,生津止渴,涼血消積。適用于暑熱、消渴、咽喉腫痛、目赤、黃疽、痞積、小便短赤等。
《食療本草》稱其“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可作糧食,明耳目,止渴,消黃疽”。
二十九、栗子
性味歸經(jīng):甘,溫;歸脾、胃、腎經(jīng)。
功用主治:健脾益胃,補腎強腰,益氣和血。適用于脾胃虛弱、年老體虛、腰膝酸軟、肺燥久咳,腎虛便秘等。
《名醫(yī)別錄》記載:栗“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孫思邈稱其為“腎之果","生食治腰腳不遂”。
栗子營養(yǎng)豐富,味美可口,是良好的滋補食品,是歷代代糧之物。
三十、核桃
性味歸經(jīng):甘,溫;歸腎、肺、肝經(jīng)。
功用主治:滋補肝腎,養(yǎng)血固精,溫肺潤腸,烏須發(fā)。適用于肺腎虧虛、失眠健忘、小便淋漓白濁、便秘、遺精陽痿等。
《飲膳正要》載:“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發(fā)”?!侗静菥V目》謂其“補氣養(yǎng)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咳,腰腳重痛。血痢,腸風”。
現(xiàn)代研究認為,核桃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預(yù)防動脈硬化。為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保健飲食。
三十一、松子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肝、肺、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益氣,滋陰,潤腸。適用于風痹、燥咳、便秘等。因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因此,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益。
三十二、蓮子
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心、脾、腎經(jīng)。
功用主治:健脾益腎,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脾虛泄瀉、腎虛潰精、尿頻而濁、崩漏、白帶等癥。
三十三、白果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平;歸肺、腎經(jīng)。
功用主治:固腎補肺,益氣定喘,解毒斂瘡。適用于肺病咳嗽,年老體虛之哮喘等。
《本草綱目》認為“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咳,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
白果古稱銀杏,有小毒?!讹嬌耪份d其“炒食煮皆可,生食發(fā)病”?,F(xiàn)代報道,白果油浸提取物對結(jié)核菌抑菌作用顯著。
編撰:光明覺照網(wǎng)(ID:gmjz8com)
圖片:網(wǎng)絡(luò)
本文為光明覺照網(wǎng)(ID:gmjz8com)整編發(fā)布,歡迎任何非商業(yè)用途的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作者及來源并保證文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