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葉木喊山
葉木喊山
2022-12-29 21:20
發(fā)表于湖北
收錄于合集
#一個西北民間陰陽的詭異經(jīng)歷
161個
喜馬拉雅搜索“葉木喊山本尊”免費收聽
文〡葉木喊山
在昨天的故事《裁縫秘術(shù)》中,咱們講到大陰陽楊師打算把他收藏的一本《裁縫秘術(shù)》傳給鎮(zhèn)上的裁縫老師傅張發(fā)財,張發(fā)財一向很敬佩楊師,他思索一陣之后,就答應(yīng)了下來。這本《裁縫秘術(shù)》所記載的陰陽法門,是一種依托于裁縫手藝的法門,如果沒有熟練的裁縫手藝,就算是很聰明很有悟性的人,也難得修煉。這也是楊師為什么要把這么一門秘術(shù)傳給張發(fā)財?shù)脑颉?/section>但當張發(fā)財要給楊師行拜師禮儀的時候,楊師卻告訴他,這本《裁縫秘術(shù)》并不是他的家傳,所以張發(fā)財不用拜他為師,這門《裁縫秘術(shù)》的主人,名叫劉飛針,清末人氏,因為他手藝極好,所以行內(nèi)都把他叫做飛針裁縫。楊師告訴張發(fā)財,既然要傳承裁縫秘術(shù),那這門法術(shù)的淵源肯定是要知曉的,師門自然也要認。張發(fā)財看楊師說得鄭重,就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椅子上,聽楊師講了這么一番話。原來,這個飛針裁縫劉飛針,是清末漳城縣一個手藝極好的裁縫,他不僅手藝好,心腸也好,城里的孤寡老人縫縫補補,他從不要錢。劉飛針的裁縫鋪,在縣城菜市場外面的一塊空地對面,這里經(jīng)常有犯了死罪的犯人被拉來砍頭。那個年月世道不太平,冤案怪案比較多,有一次,劉裁縫目睹了一個十八歲的孩子被砍頭,又聽圍觀的老百姓傳說,這個孩子是被達官貴人給冤枉的,并沒有犯罪。劉裁縫因此心情激憤,久久不能平靜。等劊子手殺完了人,圍觀的鄉(xiāng)親都散去之后,這個年輕人的父母哭得死去活來,打算把兒子的尸體包裹回去收斂。劉裁縫見他們實在可憐,就對那年輕人的父母悄悄說:你們這樣把孩子送回去,孩子身首異處,只怕難以安息。你們先不要走,晚上就借宿在我裁縫鋪的門洞里,我用針線把孩子的頭縫在身體上,給孩子一個完整的身子,這樣好一些。孩子的父母都是鄉(xiāng)下人,本就是老年得子,孩子被人誣陷成殺人兇手,他們毫無辯駁的能力,在縣衙喊冤反被一頓打,因此早已心灰意冷,要不是劉裁縫突然出來說句暖心的話,這老兩口其實尋死的心都有了。于是,兩口子千恩萬謝,當晚就借宿在了劉裁縫裁縫鋪的門洞里。劉裁縫則悄悄把那孩子的尸首搬進了屋里,他把尸身上的血跡在燈下擦拭干凈,然后用針線一層層把孩子的頭顱縫在了身體上。劉裁縫不愧被人稱為劉飛針,他不僅縫補衣服出色,縫的人頭也嚴絲合縫。第二天天亮之后,老兩口看到孩子的脖子上完全沒有針線的痕跡,只有一條細細的縫,就像褶皺一樣,如不仔細看,真還看不出來,他們感激之余,心中的悲痛稍稍寬慰了一些,當天就用馬車把孩子的尸體搬走安葬去了。臨走之前,老兩口不顧劉裁縫的阻攔,非要跪在裁縫鋪門口給劉裁縫磕個頭才走。老兩口回去之后,經(jīng)常在鄉(xiāng)間傳頌劉裁縫的恩德,漸漸地,劉裁縫能給死人縫補身子這件事也就傳到了城里,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傳得越來越玄乎。甚至有人說,這個劉裁縫能走陰陽路,能通幽冥,能在閻王爺面前替這些被砍頭的囚犯求情,讓他們不被打入地獄。劉裁縫聽到這些傳言之后,也是哭笑不得,不過,自此之后,請他給死人縫補身子的人卻越來越多,除了砍頭的罪犯家屬,還有些因意外而死的人的家屬,也會上門來求他。古人講究死有全尸,尸體完整才能入土為安,因此,來求劉裁縫縫補尸體的人,一般都會給較高的報酬。劉裁縫看人收錢,給多了也行,給少了不計較,他心里把給死人縫補身子當成了善事在做,無所畏懼。漸漸地,找劉裁縫做衣裳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找他縫補尸體的人卻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有省城的人來請他,還專門為他派了馬車。有一年冬天,劉裁縫從隔壁縣城做完事回家,發(fā)現(xiàn)路邊的小山坡上躺著一個道人在曬太陽。這個道人身上穿著一件棉袍,袍子破舊不堪,棉花都露出來了。劉裁縫剛?cè)タh城做事賺了錢,看到道人大冬天的如此破衣爛衫,心中不忍,就走過去對那道人說:道長,我這有錢,你拿去買一套衣裳穿吧,這天氣太冷了。那道士緩緩起身說:我看你就是個好手藝的裁縫,我何必花錢再去找人買衣裳呢?這舊衣裳我穿著舒服,你要真是好心,就幫我縫補一下。劉裁縫一聽,這有什么難的,他正好身上揣著縫尸體剩下的針線,于是走到道上身邊,捏住他的破袍子飛針走線,一會就給縫補好了。那道士看了看縫補好的棉襖,很滿意,接著對劉裁縫說:你手藝不錯,心腸也好,是個有道緣的人,你現(xiàn)在做的事情,雖然看上去都是善事,但是為死人做事,這是半入幽冥的事情,如果不得其法,常年累月如此,難免被陰氣侵襲,輕則影響運勢,重則患病丟掉性命。你如果信得過我,每逢初一十五的時候,就來龍川鎮(zhèn)后山的大廟找我,我傳你一點法門,可讓你辨明兇吉,分清楚亡人的善惡忠奸,不會被惡靈纏繞。劉裁縫其實心里一直有這個困惑,因為他縫補過的一些尸體,生前確實是大奸大惡之徒,還有些尸身來歷不明,他也照樣縫補不誤,如此下去,似乎有所不妥,但是他卻實在沒有辦法去逐個分辨。他聽著道長一句話就道破了他做的事情和心中的困惑,知道這道長肯定是高人,他們在此相遇,絕非偶然,而是道長有意在點化他,于是就趕緊答應(yīng)了下來,趴在地上磕了頭。道長很滿意,和劉裁縫約好時間之后,就自顧自離開了。從此之后,每逢初一十五,劉裁縫總會借燒香的名義來大廟拜望道長,并找他學習法門。在道長的指點下,時間久了,劉裁縫漸漸感悟到了道法的精深,也對紛繁復雜的世事厭惡了,在征得道長的同意之后,他也就出了家,正式拜入了道門。劉裁縫很有悟性,他雖然識字不多,但是畫圖很在行,他把道長傳給他的法門結(jié)合自己飛針裁縫的手藝繪制了一本書,還寫了簡單的注解,這本書,記載的都是為亡人和精靈鬼怪縫補尸身的法門,也就是楊師即將要傳給張發(fā)財?shù)摹恫每p秘術(shù)》。后來,劉裁縫的師父應(yīng)同門師兄弟的邀請,要去武當山清修,劉裁縫自然也就要跟著師父去。據(jù)龍川民間傳聞,劉裁縫最后修成羽化在武當山了,這是后話。臨走之前,劉裁縫把自己所寫的這本《裁縫秘術(shù)》贈給了一個有名的陰陽先生,這個陰陽先生,就是和楊師以及楊師的父親頗有緣分的雞公子先生。雞公子先生的弟子,人稱黑虎先生,而楊師家的陰陽之術(shù),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黑虎先生所傳的。這個黑虎先生,法力陽剛,曾把一個窮兇極惡的吊死鬼釘在樹上,直到灰飛煙滅。這本《裁縫秘術(shù)》雖然代代相傳,但是苦于沒有合適的人來修習,所以多年來只能束之高閣。到了楊師這一代人,大陰陽無意間遇到了好裁縫,又讓楊師想起了這本書。張發(fā)財聽楊師介紹完這本書的來歷,知道這本書的來歷不簡單,看來傳承了這本書,也算是道家的人了,張發(fā)財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突然很激動,這也許就是緣分到了吧。于是,張發(fā)財對著書拜了幾拜,將飛針裁縫劉裁縫拜成了自己的師父,他拿到書之后,在楊師的指點下勤學苦練,漸漸也有了修為。張發(fā)財修習了裁縫秘術(shù)之后,所做的事情也是可圈可點的。他曾替南溝中的渡劫失敗的蛟龍縫過鱗甲,也曾為斷頭精靈續(xù)過腦袋。這些故事啊,咱們明天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