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的身體是歪的,你會不會覺得很疑惑、很擔心?
別疑惑,看看左右腳的兩只鞋底的磨損程度吧。一般人是不明顯的,如果差異較大,那么你再觀察一下鏡子里的肩膀,必然是一邊高一邊低……
一般人,會認為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時間,才是這一切幕后的最大推手。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到宇宙說,人體就在這年復一年的旋轉中,左右肢體發(fā)生了微小的變化。
這種不平衡的力量,正是生命蓬勃的力量。
表面上看,雖然我們的五官和四肢都呈現出了一種完美的左右對稱性,但是,細微之處,差別就出現了。
也就是說,人體的陰陽平衡,始終不是絕對的平衡,而是一種相對的平衡,是一種在運動中的平衡。
很多人都覺得身體兩邊是對稱的,我們都有一雙手、兩條腿、一對耳朵、兩只眼睛……很完美啊!
實際上,外表上看上去左右對稱的人體,揭開皮膚,里面的內臟卻不是左右對稱的。
心臟位置偏左,肝臟在右側,胃和脾在偏左側,肺臟看起來居中,而左肺只有兩葉,右肺卻有三葉,腎臟也是一高一低。
當五臟六腑陰陽之氣,表現在人體四肢、肌肉、骨骼、經絡、脈搏中的時候,也是有著細微的差別。
厲害的中醫(yī)會從左右手的脈搏上,發(fā)現五臟六腑的問題所在。
《黃帝內經》有“女七男八”的生命規(guī)律,當女子五七,男子五八,則身體就開始由盛而衰了。
連科學家也感到迷惑,這種差異從胚胎就開始了,到底是遵從什么密碼,讓人體變得如此奧妙無窮呢?
當人體出生的時候,左右不平衡的差異會形成旺盛的生命力,生機勃勃地牽引著身體不斷生長成熟,我們會感到有用不完的精力。
一旦到了時間的尖頂,也是這股力量,又會把人體的差異放大,形成人體的不平衡。
表現在身體上,彎腰、駝背、腰酸背痛、高低肩、長短腿就逐漸明顯了。
這都是身體失代償的表現,一開始很微小,微小到人體根本不會覺察。
體內的應力,使得周圍的肌肉產生代償,又加劇了歪斜的發(fā)生,日久天長,大廈將傾。
從小,父母、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坐正站直,武術中,更是講究坐如鐘、站如松。
老師傅常說,身正則氣壯,氣壯則病消。
得了病,體態(tài)上的表現就是身體歪斜。同樣,平時不注重身體管理,歪歪扭扭,那么健康一定會出問題。
古法八段錦的動作是左右平衡的。
如果你發(fā)現,當你在練古法八段錦的時候,某個動作,做起來感覺不舒服,你左邊或者右邊做不到位,那就要小心,說明這一側的氣血是缺失的。
在某個時間,當人體左右的差別非常明顯,某一邊的肢體出現那么偏身感覺障礙,甚至是喪失肢體功能,危險就不遠了……
古法八段錦的練習,要求左右是對稱的。
大河強調的是,你在鍛煉的時候,要注意左右肢體不協調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你需要進步的地方,這就是改善身體的關鍵。
肺臟也是不對稱的,他看起來居中,而左肺只有兩葉,右肺卻有三葉。
呼吸是靠肺臟來完成的,而修煉的關鍵是在隔膜。
大河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了閉氣,或發(fā)力,或導引,必須用到橫膈膜的力量。
就像肺臟的左右不同,橫膈膜也是左右不一樣的。橫隔膜是雙側的,右側橫隔膜更大、更厚,而左邊的更小、更薄。
左右肺臟的不同,加上橫膈膜的不平衡,使得空氣在肺臟形成了呼吸的螺旋,上天的安排是有深意的。
道家的吐納,左側鼻孔吸氣,就是生氣,右側鼻孔吸氣,則是降氣。
早晨醒來,用左側鼻孔吸氣,而用右側鼻孔呼氣,循環(huán)七次,就是一種吐納術的練法。
中醫(yī)高手,往往在把脈的同時,觀察其呼吸的頻率和脈搏的配合,以測其預后,這都是細微到極致的精妙啊!
人每天呼吸,如果是按每分鐘20次,一個小時呼吸1200次,每天呼吸將近3萬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呼吸的不平衡,就會表現在我們的身體上。
兩側橫隔膜都附著在腰椎上,右側與脊柱的連接點更低,左側相對更高,所以每次吸氣橫隔膜移動,相對較大的右隔膜的拉力使腰椎向右傾斜。
你現在知道為什么上了年紀,腰痛就成了常態(tài)了吧。
如果表現在面部,肌肉的不平衡代償,即使是大美女,細看起來,左右的面頰也不是完全的對稱。
面相上說,歲月給一個人帶來的影響,看一個人的臉就知道了,如果再能把他的身體算上,那么這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就會一覽無余了。
前面有粉絲反饋,感覺練習古法八段錦,面貌都有了改善,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會有效果了吧。
孔子說,圣人的智慧,都是有深意的,能體悟分毫都受益終身。
身體,是熬不過時間的。
時間,才是隱藏在一切健康問題背后的最大推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曾經令我們健康成長的動力,恰恰變成了毀滅健康的殺手。
時間,到底是敵人還是朋友呢?
其實,在養(yǎng)生家眼里,什么都不是啊,時間就不存在啊。一切都是身體的規(guī)律,一切都掌握在你的手里。
當時間推動身體由盛而衰的時候,身體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從無序轉到有序,這是一個需要消耗能量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付出努力的過程。
西方里有一句箴言:“強壯乃是少年人的榮耀,白發(fā)為老年人的尊榮”。
我們不是神仙,不可能返老還童,坦然接受人生的一切。
同時,我們充滿希望,與其埋怨一切都是時間惹的禍,不如遵循圣人的智慧調理身體。
就像《黃帝內經》說的那樣,形與神
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