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初,有兩件事情你把它分開來看,會覺得很正常,但如果你把它結(jié)合起來看,就會看出其中的玄機。
哪兩件事情?
其一,“開唐首謀”劉文靜之死
劉文靜,說是開唐首謀,但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里面又看不到他的影子。和他一樣為開唐首謀的裴寂,同樣也未進入凌煙閣(唐太宗朝)。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原來,劉文靜和裴寂兩人雖都是李淵太原起兵謀劃者,但他們的政治主張后來分道揚鑣了。裴寂堅決站在李淵這一邊,而劉文靜則站在秦王李世民這一邊。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也是太原起兵的首謀之一,他比他哥哥李建成的功勞更大。
可是,李世民后來的風頭蓋過了李建成,也蓋過了李淵。跟著李淵的老一輩自然看不慣跟著李世民的年輕一代,而跟著李建成的年輕一代自然也視李世民如眼中釘。在強權(quán)面前,是不分父子、兄弟的,矛盾由此而生。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劉文靜確實更偏愛李世民,不光是劉文靜,隋唐英雄很多都跟隨李世民。所以在劉文靜遭到彈劾的時候,李世民還出面為劉文靜辯護,可見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
最搞笑的是:劉文靜是被自己的小妾告發(fā)而被定罪的,這樣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了,只能呵呵??上⑽撵o手里有2張免死鐵券,卻抵不了一死。
其二,“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的爆發(fā),并不是單純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而是李世民和李淵、李建成三者的矛盾。
李淵殺劉文靜是殺雞給猴看,而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則是徹底的翻臉。
表面上看: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奪得了太子之位,但實際上是在向李淵逼宮。李淵和李建成想聯(lián)合起來搞掉李世民,可是被李世民先下手。兩兄弟的爭斗,對于做父親的李淵來說,一點兒不知情是不可能的,你沒看到接下來李淵就直接讓位給李世民了嗎?這證明這其中必然和李淵有聯(lián)系。
李世民上臺后,馬上又為劉文靜昭雪,這就更加坐實了李世民和李淵之間的矛盾。
所以,劉文靜之死,和玄武門之變之間,是一場暗流涌動地生死較量。
(明天繼續(xù))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注原創(chuàng),拒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