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托運,那么相機是不是都可以隨身帶上飛機呢?上周老宋、悠悠一行去內蒙古拍攝公開課,在機場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索性今天村長給大家先上一堂科普課。
能帶幾塊電池上飛機?
注意了,看黑板。
根據(jù)中國民航局加強對鋰電池安全航空運輸管理的規(guī)定,旅客攜帶設備中的電池或備用電池實行如下等級的鋰含量/能量限制:
1、鋰金屬電池的鋰含量不超過2g;
2、鋰離子電池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
3、超過100wh但不超過160wh的,須經航空公司批準后方可裝在交運行李或手提行李的設備上;
4、超過160wh的鋰電池嚴禁攜帶。
看不懂?看不懂就對了。
大家平時接觸更多的是“毫安時”,這其實是電量單位,你可以理解為電子的總個數(shù)(以2000毫安的強度釋放電流,釋放1小時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流過多少電子的意思)。
為什么機場不用電量單位做限制,非要用“瓦時”,這是考慮到電池會爆炸,爆炸效果的強弱直接和能量多少有關,所以要規(guī)定一個能量單位做限制才行。比如找一個1000毫安時電量的電池,電量雖然很小,但如果電池的電壓高達200V,所以能量上就是200瓦時,這就無法帶上飛機。
當然了,機場的工作人員不會把你所有的電池拿出來,用個小本子一個一個計算的。根據(jù)村長的經驗,充電寶最多帶兩個,外殼要有明確的電量標識,容量總和不超過20000mAh就沒問題。
關于相機電池,就拿5D4來說,標配LP-E6N容量只有1800mAh,容量不是問題,關鍵是重量,單塊電池在80g左右。村長有一次去沈陽拍片帶過6塊電池(還有其他的電池),硬是被安檢攔下來,最后讓幾個同行朋友一起分了,才帶上飛機。
特別要強調的是,攝影燈的電池,容量都在6000mAh以上,而且體積巨大,是安檢排查的重點(誰出門干活不帶幾塊呀)。村長在國內某機場真遇到過較勁的安檢人員,沒辦法講理,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換一個安檢通道,重新排隊,或者讓身邊的朋友幫個忙,這是唯一解決方案。
所以如果真的不行,只能寄存機場。
無人機怎么辦?
之前大疆曾經在官網(wǎng)上貼出指南。
能量小于100wh的電池,可攜帶3塊,如:Inspire 1的TB47電池:99.9wh;Phantom 4:81.3wh;Phantom 3系列:68wh。
100wh<><160wh的電池,僅能帶2塊上飛機,且需在值機柜臺辦理登機手續(xù)時向航空公司申報,獲取許可憑證。如:inspire>
能量160wh以上的飛行器電池無法帶上航班;如:S1000+使用的格氏電池,即使是使用可適配的最小容量,10000mAh鋰電池,能量為222wh,遠高于160wh的上限,不能帶上飛機。唯一解決方案就是提前郵寄至目的地(考慮到陸運時間長,最好把提前量放多一點)。
三腳架究竟能不能帶上飛機?
每家航空公司的標準不一樣,國內和國外也不一樣。根據(jù)村長的經驗,只有臺灣有特列,但凡超過25cm就不能隨身攜帶,到現(xiàn)在都沒想出為什么。
在國內,只要三腳架不大的離譜,多沒事。千萬別去機場咨詢處問,得到的答復一般都是:“是金屬的都不能帶上飛機!”。其實,根本沒人管。
究竟什么器材要托運?
目前國內多個機場的規(guī)定是,只要有電池的,都不能托運,包括了電腦、iPad、電子書、相機等等。
千萬不要考驗X光機的性能。如上圖所示,所有電池在X光機上,看得清清楚楚。給大家科普一下色彩剖析法,它是根據(jù)紛歧樣的物質資料在X射線圖像下出現(xiàn)出紛歧樣色彩,然后進行物質種類的辨識。藍色和綠色混合一般都可以疑似判斷為電池。
不過即便機場允許托運器材,我也不敢這么玩,因為給暴力運輸搞怕了。之前村長有一個算不上特別大牌的箱子就給活生生砸了一個癟塘,索賠沒結果(理論上,如果不是行李丟了,想要賠償簡直做夢。)
幾個月前,一條新聞大家應當記憶猶新,那就是一英國女子在乘坐飛機時,將相機和鏡頭裝進semi-firm camera case后就直接辦理托運了,結果下飛機后,呆的了,鏡頭的上的濾鏡完全爛了,M10機身出現(xiàn)了被損壞無法開機的問題。
賠償?這種事在國內,乘客屬于弱勢群體,你們懂的,攝影包還是背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