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油重色濃突出,尤以酸、辣、香、鮮、臘見長。長沙是湘菜的中心,是全國聞名的美食之城。長沙人愛吃、會吃是出了名的?!?/div>
長沙比較著名的風(fēng)味湘菜主要有麻辣子雞、三層套雞、長沙麻仁香酥鴨、花菇無黃蛋、口蘑湯泡肚、發(fā)絲百頁、臘味合蒸等。在瀏陽河邊一些農(nóng)民開的餐館里,可以吃到口味淳樸的“鄉(xiāng)里菜”,平日城里吃不到的紅薯粑粑、紅薯梗、芋頭梗等粗糧在這里都可以品嘗到。
長沙口味蝦麻仁香酥鴨口味蝦是前幾年興起于長沙教育街、南門口等地的特色小吃,后來蔓延至全城乃至全省,至今長盛不衰。口味蝦色艷、湯濃、味重、香辣無味蝦以夜宵的形式走上餐桌,現(xiàn)在在全長沙已經(jīng)有不少的專營口味蝦的特色餐館,比較知名的有南門口的“四娭毑”、八一橋下的“盛記”、“梅園”等。
文化地理
歷史藝術(shù)岳麓山其山脈屬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為南岳七十二之一,稱為靈麓峰。南北朝劉宋時《南岳記》載“南岳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故名岳麓。據(jù)地質(zhì)學(xué)考證,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發(fā)展于新生代,距今三億余年。
岳麓山云麓峰左側(cè)峰巒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這塊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相傳4000多年前的洪荒時代,天下被淹沒洪水之中,大禹為民治水,到處奔波,疏導(dǎo)洪流,竟“七年聞樂不聽,三過家門不入”,最終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傳說大禹曾到過南岳,并在岣嶁峰立下了這塊石碑。東漢趙嘩《吳越春秋》就記載了這一傳說:“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投金簡玉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唐代韓愈為此登臨岣嶁峰尋訪禹碑,雖未親見,卻留下了“蝌蚪拳身薤葉撥,鸞飄風(fēng)伯怒蛟螭”的詩句。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嶁峰摹得碑文,過長沙時請人翻刻于岳麓山顛。宋以后,碑被士所掩。明代長沙太守潘鎰?wù)业酱吮?,傳拓各地,自此禹碑名聞于世?,F(xiàn)在全國各地有10余處禹碑,據(jù)說都是由岳麓山禹碑復(fù)刻的,由此也可見它的珍貴。
岳麓山還有一塊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碑高近3米,寬1米多,由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李邕撰文和書寫,黃仙鶴刻石。碑額篆書“麓山寺碑”4個大宇,碑文共1400余字,駢散文體兼用,敘述了麓山寺自晉泰始(265-274)年間建立至唐開元(713-741)立碑時500年間的興廢修葺、歷代禪師宣揚佛法的經(jīng)過,以及岳麓山的佳麗風(fēng)光。
由于此碑的文采、書法、刻工都精湛獨到,所以人們又稱它“三絕碑”。“三絕碑”在中國古代碑刻藝術(shù)中聲譽很高,碑字用行書是此碑新創(chuàng),筆力雄健渾厚,后起書法大師,如蘇、米芾等都沿襲其法。元代書法大家趙孟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擬之”。自古至今,許多著名文人游覽岳麓山時都特意來觀摩此碑,宋代的張、明代的李東陽等都留下了吟詠它的詩篇,可見其對后人影響之大。
唐代是詩的盛期,當駱賓王、杜甫;李白、李商隱等著名詩人往來吟詠古長沙時,湖南本地的俊杰之士王磷、李群玉等也才華畢露,撰文作詩,聯(lián)句競對。
宋代,岳麓山產(chǎn)生了一則湖湘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胡寅怒斥奸臣的故事。南宋初年,金兵不斷南侵,宋高宗趙構(gòu)偏安江左,執(zhí)掌朝柄的秦檜等人畏敵如虎,一味妥協(xié)投降,胡寅目睹國家的內(nèi)憂外患,心急如焚,對南寧朝廷極為不滿,對秦檜之流深懷憎恨,他憤而辭去京官,請示歸回湖南和父親胡安國、弟弟胡宏等一同居住生活。一次,胡寅正在長沙岳麓山游覽麓山寺,突然聽到秦檜黨羽劉旦來湖南做官的消息,他非常氣憤,便揮筆在墻壁上大書“是何南海之鱷魚,來作長沙之鳥?!蹦虾w{魚的比喻,來唐代韓愈的《祭鱷魚文》。傳說韓俞初任南海邊潮州刺吏,知道惡溪中有鱷魚把百姓的牲口幾乎吃光了,便寫了《祭鱷魚文》投入惡溪命鱷魚限日離開潮州遷往南海,否則將弓矢捕殺殆盡,結(jié)果鱷魚懼怕潛走,以后潮州永無鱷魚。劉旦恰好是潮州人,胡寅是將他比喻成了那兇殘?zhí)搨蔚某敝蓣{魚,又到長沙來為害百姓了。劉旦見了這題句,知道是在譏諷自己,便向秦檜告狀。胡寅因而落職,20年不再做官。這表現(xiàn)出胡寅和其他湖湘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一樣,節(jié)操凜然,一身骨氣,為岳麓秀山增色不少。"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6:00 - 23:00
建議游玩時間: 3小時
地址: 湖南省 長沙市 岳麓區(qū)西郊
最佳旅游時節(jié):
秋季最佳??捎^漫山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