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講壇
今天的問題是,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主義?共產主義的主義呢,他們二者的關系是怎樣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社會化,生產力社會化,生產成果社會化,這里這個社會化完全可以理解成是公有化,公有化就是公有制,公有制就是國有制,國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相對這個全民所有制,我們還有一個集體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相對全民所有制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是小范圍和全范圍的關系,比如說這個工廠是國有企業(yè),意思就是說這個企業(yè)的收益歸國有,就是全民所有,而農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在形式上保留了集體所有制,就是說你們村上的土地,你們村上以村委名義建立的經濟項目,這些都屬于你們全村村民集體所有,這個就不屬于國有,也只跟你們村民有關系,跟別的村別的人沒有關系,由此我們也能看出一點問題,那就是既然社會主義的一切生產資料,都是社會化的,可為什么又存在集體所有制,這個不是社會化,而是一個小范圍的所有制。沒錯,這就是一個bug,也就是漏洞的意思,也因為這一點,我們從嚴謹態(tài)度上說,這樣的社會主義是不純粹的社會主義,你也可以理解成是半社會主義,因為純粹的社會主義就是,一切生產資料社會化,是不應該有集體所有制,這個占據(jù)了大半個國土體系的制度,在往期內容呢我就論斷過集體主義時代,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集體所有制,仍然是向完全的社會主義,純粹的社會主義過渡的制度,在沒有完全社會主義條件成熟之前,這個集體主義和這個集體所有制,還要存在一段時間。而社會主義強調的一切生產資料社會化,一切勞動力社會化,一切勞動成果社會化。這些理論是在社會現(xiàn)實治理中,都是過于抽象化的高級理論,高級理論只能指導高級的宏觀面的實踐,而無法具體到應用到微觀領域,比如說按照社會主義理論,勞動力及勞動成果都事先社會化再分配給個人話,比方說你在你家院子種點菜,這個是你的個人勞動及個人勞動成果,但是這個勞動和勞動成果也是要納入到社會化這個層面上,是所有社會勞動中的一部分,理論上講就是要先把這些進行公有化,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重新分配下來,你既然是在你家院子里種的菜,而且整個社會也普遍進行了這樣的類似勞動,也就是說即使先公有話在重新分配,別人也不缺你這點菜,社會也不缺你這道菜,理論上的先歸公再分配,在實際中,這個菜還是會分配到你的手上,那我們也可以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如整個社會就你一個人在你家院子里種了這道菜,其他地方再沒有蔬菜種植,那么你這個菜按照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就得先充公,然后再分配到整個社會中去,讓所有人都得有菜吃,這個時候你是不能講,這個是你的個人勞動,跟社會無關,不好意思,社會主義就是要把所有個人勞動,也看成是社會勞動看待的,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這只是說明一個意思而已,換個角度說,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就是所有人都要在,有條件勞動的情況下參加勞動,大家都是勞動者,大家都有勞動成果了,這些成果歸公到一起,然后重新按照社會平等原則,公平原則分配下去,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保障所有人,都能在這個社會化勞動中,得到生存生活和發(fā)展。因此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主要就體現(xiàn)在社會平等性,公平性,尤其是社會一個整體性,不能丟下任何一個人,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你在你家里做的是家長,是不是可以用叢林法則優(yōu)勝劣汰來對待你的孩子們,顯然不能那樣,家長的原則,都是兼顧各個孩子的,勞動力強一點那就多干一點,弱一點的那就少干一點,但是最后都得保證每個孩子的正常需要,而不是說干的多就拿得多,吃得撐的。弱的一方干的少就不夠吃也餓的困著,這是不允許的。況且對于社會化勞動,作為一個國家整體而言,每一個勞動都是參與者,都是總部及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就是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有的勞動都是有一個統(tǒng)一的,一個有機體,一個廠長的勞動,如果離開這個工廠看守大門的那個保安那個勞動,同樣她無法完成,廠長他自己的那個勞動目標的,農民種地提供的糧食,卻沒有去打造種糧食的機器,企業(yè)工人打造了種糧食的機器,卻沒有參與種糧食,大家都是一個互相補充,互相協(xié)作,共同完成社會勞動的過程,根本就分不出誰的貢獻大,誰的價值高,這樣的結論,那些價值大小結論只有在自由市場經濟中,相對都是獨立經濟體的環(huán)境中才成立的邏輯,而共產主義呢,這個主義重在強調了一種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其實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上升一下就是上層建筑的構造關系,很顯然這二者的高低層次感就出來了,社會主義重在生產過程調配,共產主義重再分配調配。一切生產都是為了分配,做蛋糕的目的,就是為了分蛋糕。社會主義重在做蛋糕,共產主義重在分蛋糕。所以就有了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說法。反過來共產主義就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其本質上兩者是一致的,只不過是發(fā)展程度不同,人為的劃分了一下而已。在老胡看來,更傾向于向社會主義進行到底的提法。至于發(fā)展到哪個階段,什么程度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著再刻意的區(qū)分,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界限。剛才我看到了一段別人寫的話,與今天這個話題密切相關,我們看一下再說,他說共產主義不是和所有人共產,是要消滅剝削、消滅壓迫,和勞動人民無產階級共產,共產是一個階層的共產。不是全體的共產。我們的奮斗目標就是要消滅剝削階級,不可能和剝削階級共產,這個說法乍一看是對的,但是實際上還是沒有搞清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本質。他說共產主義不是和所有人共產。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我們說的社會主義也好共產主義也罷,都是和所有人共產共享,當然能實現(xiàn)這個社會主義理論下的那個,社會主義現(xiàn)實形態(tài),就不會再有什么剝削階級,壓迫階級了。社會主義社會里邊,是沒有剝削階級和壓迫階級的。大家都是勞動者,當然都是共產者。今天我們只要還承認,存在剝削階級和壓迫階級,那就只能說明,我們今天還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共產主義就更不用說了,社會主義都不存在剝削階級了,共產主義就更不存在了,所以這個話正確的說法是,社會主義就是一個已經消滅了剝削階級和壓迫階級的社會,而不是說社會主義的任務目標,就是消滅剝削階級和壓迫階級,那不是社會主義要干的事,那是革命時期就應該干完的事情,如果沒干完,今天還有剝削階級存在,那就繼續(xù)干。就不能說我們今天就是社會主義了,那就又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又引出了一個問題,剝削是什么?到現(xiàn)在還是眾說紛紜,我也看了很多,大多數(shù)都是底層民眾的牢騷話,埋怨話,恨不得把所有不公都說成是剝削的概念。這樣的說辭,只能說明這個社會出了很多問題,但是從一個比較嚴謹?shù)母爬说某橄罅说?,正經意義上說什么是剝削?就是產生雇傭勞動的勞資雙方關系中,資本方只支付了工人勞動價值量的一部分,即勞動工資,而把勞動價值的另一部分,即勞動剩余價值無償占為己有的過程,這個就是剝削,而在不對等的勞資雙方生產關系中,資方強勢,勞方弱勢就必然產生壓迫,壓迫又廣泛存在于一切不對等經濟關系的雙方當中,比如說權力行使與權力監(jiān)督的不對等,就會產生壓迫,那么怎么才能沒有剝削呢?那就是要把勞動者的勞動價值量以各種方式返還與勞動者。不存在無償占有的剩余,就等于是消滅了剝削,如何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三次分配機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三次分配機制中,所有人包括集體經濟組織的負責人,就不是資本家了,而是國家經濟的具體執(zhí)行人,是職業(yè)經理人的角色了,他們拿到的仍然是屬于他們個人勞動所得的那部分,而凈收益是國有化的,在通過國家福利形式反饋全民的機制,這就從形式上首先消滅了剝削,然后再從各個細節(jié)上進行深化機制改革,把這個勞動價值量以各種形式都反饋回去,就實現(xiàn)了徹底消滅剝削的社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