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沒有具體姓名。
2,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紀》,沒有具體姓名。
3,燧人、伏羲、神農(nóng),出自《尚書大傳》。
4,伏羲、女媧、神農(nóng),出自《春秋運斗樞》。
5,伏羲、神農(nóng)、黃帝,出自《三字經(jīng)》。
前面兩種說法里的三皇沒名字,似乎沒給人類做出什么確切貢獻,缺乏親近感。
后面三種說法里的三皇給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們對他們比較熟悉,具體包括:
1,燧人氏,發(fā)明鉆木取火等十項專利,教人熟食,開創(chuàng)人類文明。
2,伏羲氏,又名青帝,創(chuàng)造太極八卦,文字,漁獵,婚姻,促進人類發(fā)展。
3,神農(nóng)氏,又名炎帝,嘗百草,教給人類農(nóng)耕,制陶,集市,醫(yī)藥,促進人類進步,并聯(lián)合黃帝打敗蚩尤,成為炎黃子孫之始祖。
4,女媧,造物造人,補天救世,制樂立媒,人類就是她造出來的,沒有女媧,就沒有人類,相當于西方的上帝。
5,黃帝,又名軒轅氏,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chuàng)醫(yī)學(xué),統(tǒng)一華夏,并聯(lián)合炎帝大敗蚩尤,成為炎黃子孫之始祖。
上述五位的層次和貢獻,無論誰都當?shù)闷稹叭省钡姆Q呼。
1,黃帝(軒轅)、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農(nóng))、白帝(少昊)、黑帝(顓頊)。
2,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3,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少昊)、顓頊,出自《禮記·月令》。
4,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為五帝,出自《尚書序》。
由此可見,五帝中的有些人選,與三皇是重復(fù)的,比如黃帝(軒轅)、伏羲、炎帝(神農(nóng))等,而堯、舜這兩位領(lǐng)袖晚于黃帝的時代,似乎在資格上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