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個世上,勝者生,而敗者亡,在世事的勝負面前,生與死不過是必然的因果。
每個人短短的人生恍若彈指一揮間,期間所發(fā)生的各種“爾虞我詐、明爭暗斗”在若干年后都將逃不過“生死”的必然結果。而在這些權利爭斗中,有人失意憂愁不得志,有人卷土重來創(chuàng)奇跡,無論哪種困境,保持一顆樂觀坦然的心是最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
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的寵臣,她的人生堪稱勵志逆襲的典范,從一個罪臣之女,憑借努力堅持成為了權傾朝野的重臣。很多和上官婉兒一樣處境的人要么郁郁而終、要么怨天尤人、要么逆來順受,上官婉兒坦然面對在逆境中不斷學習、積累學識、沉淀實力,在十四歲就得到了武則天的青睞,此后的上官婉兒馳騁官場,不僅達到了人生巔峰,也為整個家族平反爭光。
誰能想到一個發(fā)配內(nèi)庭為俾的罪臣之女竟能在日后成為“巾幗宰相”,《舊唐書》曾記載上官婉兒的傳奇一生:婉兒在孕時,其母夢人遺己大秤,占者曰:“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既生女,聞者嗤其無效,及婉兒專秉內(nèi)政,果如占者之言。”所以在困境中的機會是平等的,不分男女尊卑,只要相信未來、從容應對,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反觀項羽,他戎馬一生、驍勇善戰(zhàn)、心懷野心,卻在垓下的四面楚歌中揮劍自刎,他能夠突破重圍取得生機,卻在重要關頭被一時勝負迷失了心智。郭嘉評論項羽:昔項籍七十余戰(zhàn),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
杜牧的一句“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道出了很多人在困境中時陷入絕望的心境。上官婉兒忍辱負重后大展宏圖也好、項羽剛愎自用后慘敗垓下也罷,我們都應從容面對生命中的“劫難”,化難為福!
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經(jīng)常充斥著浮躁,一些情緒急躁、性格軟弱之人總是會在瞬息萬變的環(huán)境中走向極端,要么在困難中脫胎換骨、涅槃重生,要么在逆境中走向絕望、直至滅亡。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困則思變”是智者的選擇。鬼谷子這句話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兩個極端,當我們經(jīng)歷過最黑最長的“夜”后,在困境中痛定思痛、轉變觀念一定可以等到最美的明天!
越王勾踐作為春秋時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他從至高無上的皇位一夜之間淪為吳國的階下囚,他十年磨一劍,臥薪嘗膽不忘初心,在兩種極端的人生經(jīng)歷中,他選擇了堅持初心,最終實力大增、一舉滅吳。
《史記》記載評論了他的一生:“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與吳爭彊。槜李之役,闔閭見傷。會稽之恥,勾踐欲當。種誘以利,蠡悉其良。折節(jié)下士,致膽思嘗。卒復讎寇,遂殄大邦?!币粋€不知變通的人在逆境中往往被極端勢力左右,懂得變通之人將會散發(fā)無窮潛力,勾踐并非神勇聰慧之人,但他的“困則思”值得眾人學習!
世事無常,當遇到難以預測、不可抵擋之事時,困境中人需靜觀其變、低調(diào)隱忍、等待時機絕地反擊,而不是憑借一腔熱血不計后果地對抗,這種逞一時之快的做法無異于以卵擊石,不僅百害無一利不得福氣,反而會增加困擾愈發(fā)艱難。
在遇到可以抵擋之事時,困境中人可主動出擊、可先發(fā)制人,但所有的舉措都要“三思而后行、謀之而決定”,統(tǒng)籌全局后的出擊將會讓自己處境愈發(fā)順暢、福氣越來越多!
記住鬼谷子這三句話,可以讓你的人生磨難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