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手里持有的貨幣不貶值,就必須讓手里的貨幣跑贏貨幣貶值的速度。那么貨幣貶值的速度是多少?又有哪些方式能讓我們手里的貨幣跑贏貨幣貶值的速度呢?我們來詳細分析下。
貨幣貶值其實就是通貨膨脹,表現為我們手里持有的貨幣購買力下降了。打個比方,十年前一袋大米100元,現在一袋大米130元,物價上漲了30%,貨幣也就貶值了30%。
那么貨幣貶值的速度怎么計算呢,很多人說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增幅,并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夠準確,因為CPI的計算因子不包括房子和證券,所以更準確的算法應該是用“廣義貨幣M2發(fā)行速度-GDP增長速度”來作為真實的通脹率,也就是說多印的鈔票超出了社會經濟活動創(chuàng)造的總價值的那部分,則認為是超發(fā)的貨幣,而超發(fā)的貨幣會稀釋我們手里持有的貨幣,導致我們手里的貨幣貶值。
因此,我統(tǒng)計了過去十年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M2和GDP數據,得出我國過去十年的平均真實通脹率水平為6.3%,這就是過去十年貨幣貶值的平均速度。
那么,貨幣貶值的速度計算出來了,如何才能讓我們手里持有的貨幣的增值速度趕上6.3%這么高的貨幣貶值速度呢?我們下面來分別分析下看有哪些理財方式可以保證6.3%以上的增值速度。
國債可以認為是比銀行存款風險還低的理財產品,因為國債背后的信用主體是國家。
目前三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4%,五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4.27%,均低于前述的貨幣貶值速度6.3%,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貨幣貶值的速度,但是不能完全跑贏貨幣貶值速度,好就好在國債幾乎無風險,可以視為無風險的理財產品。
定期存款:目前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為2.75%,遠跑屬于貨幣貶值速度,一些地方小銀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能達到5%以上,但也沒超過貨幣貶值速度。
大額存單: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一般能上浮50%達到4.125%,個別銀行對于超級大額存單上浮52%,達到4.18%。而城商行和農商行等地方性小銀行大額存單,三年期一般直接一浮到頂55%,利率為4.2625%。大額存單的利率也低于貨幣貶值速度。
智能存款:一些民營銀行有吸收存款的壓力,推出了極具競爭性的智能存款產品,最高的利率能去到6%,非常接近貨幣貶值速度,是風險極低的抵御貨幣貶值的理財產品。比如億聯(lián)銀行的“億聯(lián)智存”、三峽銀行的“三峽寶”等。
上述的三種銀行存款都是非常安全的理財產品,都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的,也就是說50萬以內的本息是可以得到全額賠付的。
我們知道股票風險大,有可能會暴雷,可能會退市,但是指數不會,因為指數每年會調倉,把不符合要求的股票從倉位里調出去,所以指數基金比起股票就具有長生不死的優(yōu)勢。而定投是一種經過實踐證明的可以攤低單位成本的有效地策略。因此,采取定投指數基金的方式,就可以至少獲取到股市長期上漲的平均收益。
我們選取一個滬深300價值指數來回測一下,每月定期定額投入2000元到該指數基金,過去五年(2014年7月10日-2019年7月10日),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1.12%,遠遠超過貨幣貶值速度6.3%。
定投的指數基金,建議選取SmartBeta指數,如紅利指數、價值指數、低波動指數,這類指數在股市下跌時跌的少,股市上漲時漲得不慢。
不過定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定投的收益來源于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所以要做好三到五年堅持的準備,不要因為一時的下跌而苦惱,熊市賺股,牛市賺錢。
最后要說的是,我們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力資產,我們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提高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因為升職加薪是最快的提高我們財富增值速度的方式。
同時,學習理財知識,提高財商,使我們手中的貨幣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防止貨幣貶值,也防止自己貶值。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