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伯虎,我們腦海中第一印象,就是那個放蕩不羈風度翩翩的風流才子。但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并不像影視劇中活得這么瀟灑滋潤,反而大半生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甚至還淪落到為了生計替地主寫春聯(lián)。
話說唐伯虎年少成名,年紀輕輕就奪得鄉(xiāng)試第一名,人稱唐解元。但好景不長,在他成年后,家中的父母妻子相繼去世,眼見親人一個個離世,年僅二十多歲的唐伯虎竟然已經(jīng)開始長出白發(fā)。他沉浸在悲痛中一度不能自拔,在好友祝枝山的鼓勵下才上京趕考。沒成想在這次科舉中卷入作弊案,被判用不得參與科舉。
從此之后,唐伯虎仕途無望,更加意志消沉,終日沉迷酒色,靠變賣自己的字畫為生。后來,當?shù)赜幸粋€地主請?zhí)撇⒌郊抑校?00兩銀子讓唐伯虎給他寫春聯(lián)。唐伯虎自恃清高,原想拒絕,但為了生計只能委屈自己。但才子終究是才子,寫春聯(lián)都要展示才華,唐伯虎大筆一揮,寫了一副對聯(lián):
上聯(lián):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下聯(lián):終年倒運少有余財。
地主看到后,差點沒氣死,這不是擺明了詛咒他來年晦氣,一年到頭白忙活嗎。地主大罵唐伯虎:“我和你無冤無仇,為何要詛咒我?”唐伯虎不急不慢的說:“且慢,讓我加兩個標點?!闭f完在對聯(lián)中加了兩個標點斷句,于是對聯(lián)變成了:
上聯(lián):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下聯(lián):終年倒運少,有余財。
地主看到后轉怒為喜,連聲稱道:“好聯(lián)好聯(lián)!”但地主心胸狹窄,而且極其吝嗇,只愿意給唐伯虎五十兩銀子,僅僅是原先約定的一半。并對唐伯虎說:“唐解元,我給你出一個對子,對得出我就給你剩余的五十兩。上聯(lián)為:豬不能沒有毛?!?/p>
唐伯虎一聽便明白他的意思,比喻自己一毛不拔,擺明了就是不想給錢。唐伯虎冷笑一聲,在大聲說道:“豬不能沒有毛,人豈可不要臉!”說罷揚長而去,想必此刻地主的臉應該紅得像豬頭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