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里邊的CZ75 Auto可以說一款逆風翻盤神器,憑借500塊的低廉價格和全自動的特性完全可以把這玩意當成迷你沖鋒槍來使。今天狗子則和大家聊聊這把彈匣可以當前握把用的全自動手槍是個什么來歷。
CZ75 AUTO是捷克切斯卡·孜布羅約夫卡CESKA zbrojovka軍工廠的產品(這公司很大,全球前十槍廠之一),而它的前身就是半自動的CZ75手槍,看名字就知道是1975年定型的。光從結構上而言,這把槍沒啥特色,但屬于中庸到正好那種,而且彈種也是中庸到極致的9mm帕拉貝魯姆彈。(還有9x21mm IMI彈和.40S&W彈)
它的結構采用類似勃朗寧大威力手槍那種槍管后坐式+槍管下方的開閉鎖斜面導槽設計,空倉掛機釋放鈕和保險的位置和勃朗寧大威力一樣,甚至兩把槍長得都挺像的。不過設計師之間的能叫抄嗎?
當然,得益于勃朗寧大威力可靠性的傳承,70年代的CZ75在輔以現(xiàn)代化工業(yè)水準加成之后,CZ75一直以可靠性,精度聞名。當然,還有便宜的售價,尤其是東歐國家的武器賣去美國的話真的很便宜...
到了1993年,捷克人在CZ75的基礎上給他加了全自動射擊功能,這就是CS:GO里頭的C75 AUTO。
其實把半自動改成全自動不難,理論上所有的半自動武器都能改全自動,手槍也一樣。但是手槍改了全自動之后總有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后坐力。
畢竟手槍沒有沖鋒槍、步槍一樣的槍托,后坐力沒法用肩去扛,只能靠手,而光靠手是很難hold的住自動射擊時的后坐力以及槍口上跳的,這毛病所有的全自動手槍都一樣。
當然,CZ75 Auto也為后坐力和上跳做了些優(yōu)化。比方說在槍口延伸段上邊設計了6個泄壓口,火藥燃氣會從這些孔往上噴,用以降低槍口上跳。
這種設計其實在Glock18上也有,只是它是在槍管上直接開孔,還打開了套筒的天靈蓋。
另一個就是CZ75 Auto標志性的彈匣握把了,它這個真的是個彈匣。彈匣底部和槍口底部的框架有個卡槽,上邊還有個彈簧卡扣扣緊。可以從前邊抽插這個當握把用的彈匣。
但這個握把我覺得不會太舒服就是了,而且即便是用握把,1000發(fā)/分鐘的高射速讓后坐力照樣上天...所以這把武器實戰(zhàn)用途不大。
不過...CS:GO里邊即便是把前邊的備用彈匣換上了,后坐力照樣沒啥區(qū)別...這就讓人很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