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戚風
原料:蛋黃30g、蛋白70g、細砂糖15+30g、玉米油25g、低筋面粉45g、紫薯45g、橙汁25g、檸檬汁8g、泡打粉1/2小匙、鹽1/8小匙(1/4小匙的一半量)。
做法:
1、紫薯去皮蒸熟,趁熱用叉子按壓成紫薯泥。盡量壓碎、細膩一些。橙汁、檸檬汁擠好備用;
2、將橙汁、檸檬汁加入紫薯泥中,攪勻備用。加入檸檬汁后紫薯會變色,但沒關(guān)系,烤熟之后會變回來的。紫薯含豐富花青素,如果不加檸檬汁處理,烤出來的蛋糕會是青灰色;
3、低筋面粉過篩兩遍備用;
4. 分離出蛋黃和蛋白,分別用兩個干凈的盆盛裝;
5. 蛋黃加15g細砂糖、鹽,攪打均勻;
6. 加入步驟2中的紫薯泥、玉米油,繼續(xù)攪拌均勻;
7.8. 篩入低筋面粉、泡打粉,輕輕拌成均勻的面糊。此時將烤箱預(yù)熱上,150度;
9. 蛋白加2滴檸檬汁,打出粗泡,再分次加入30g細砂糖,高速打發(fā);
10.11. 打至九分發(fā),打蛋器拉起的蛋白呈直立小尖角;
12. 取約1/3量的打發(fā)蛋白,加入步驟8的蛋黃糊中,翻拌均勻;
13. 加入剩下的蛋白,用橡皮刮刀從底部翻拌均勻;
14. 將面糊緩緩倒入模具內(nèi),端住模具輕輕在桌面上震兩下,震出大的氣泡。立即送入預(yù)熱好的烤箱內(nèi),150度,中下火,40-45分鐘。圖中是烤七八分鐘后;
15. 烤好后立即倒扣,徹底涼透后脫模。
手脫模,底面脫得有些急了,不過剛好可以看見內(nèi)里的紫薯粒呢,呵呵。
撕下的兩片看起來像吐司......
看著茸茸的一顆心,初始舍不得切。最后狠狠心,橫著一分為二,然后看見星星點點的紫......
烘焙筆記(十三):
前段時間的主食經(jīng)常是雜糧飯,各種雜糧米加上紅薯紫薯之類的(圍脖里有滴哈),家里就囤了好些紫薯。正好做戚風時,翻書翻到《孟老師的100道小蛋糕》里P90頁的南瓜戚風蛋糕,研究了一下材料,想著用紫薯代替南瓜會怎么樣?顏色會不會更漂亮呢?
開始試驗啦:
1、孟老師的南瓜戚風是8寸的,我用6寸的模,所以方子份量減半;
2、這個南瓜戚風的方子里有蘋果,我沒有放蘋果,就把蘋果的份量轉(zhuǎn)到紫薯上了,所以紫薯的量比原方子主材的量大一些;
3、然后又想著原方子用蘋果,那么也相應(yīng)增加了水量,所以我就增加了8g檸檬汁(半個檸檬擠的);
4、之所以用檸檬汁而不是水,是因為紫薯。紫薯含花青素,純天然的所以狀態(tài)也不穩(wěn)定,經(jīng)高溫加熱后顏色變得暗沉——有時候煮的紫薯湯或者紫薯粥就是灰灰的藍色,丑丑的。這次試著用檸檬汁摻進紫薯泥中,使紫薯泥的PH值保持酸性,雖然顏色變紅了,但是加進蛋糕里烤熟了就又變成粉紫色了,哈哈,真神奇?。?/p>
5、我做戚風本來都沒用泡打粉的,但是這個方子里有,為了提高成功率,這次加了1/4小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