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①,美言②不信。善者不辯③,辯者不善。知者④不博,博者⑤不知。圣人不積,既以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不美:不偽飾、不名華。 2.美言:偽說、名象說。 3.不辯:不與爭辯,一切在自然中本體中,與不懂道理無明的人講理本身就不懂道理就無明。 4.知者:知者專真不舍洞明其深、不博無味的外象名識無益之勞、障明之癡。 5.博者:泛泛不止、神狂浮游、心不專定,故不知其中。 6.既以:隨既而施出。 7.愈多愈有:言其源源歸,但統(tǒng)統(tǒng)隨來隨去施天下。故其多其有不積不有不存。 信言之說沒有偽飾和華麗,無真境的偽飾和華麗名象不可信。善處者不與爭辯,爭辯者并不是善,并不在大善的虛中。真在知境中者專而不博,不博著名象學(xué)識,博識名象者不能專入而不得洞明之知見。圣人智與物不存積,既知既以為人,結(jié)果無則用之綿綿愈有;既得既以施與人,結(jié)果虛則源源自來而不止。這就是法天道,普利大公而不害與。法圣人之道,普天下而不爭與的德。 一、不能說空話妄話,要實實在在用人心說能做到的真話。 二、道佛容禪不容辯,辯也是爭,真不是爭出來,而是自然本存,不能用本與象辯清與濁較。 三、專念不博是簡法,在現(xiàn)實欲識爆炸環(huán)境里,要專專其真不舍。博為專證,以專破其博,以專統(tǒng)其博。博無專而廢,專不博用而亡,無于無量用。 四、隨來隨之天下去,始終不居不有清虛中,用無窮無盡、為之利而不害、益而不爭。 一、逝生之極失道之遠的花花世界,美言層出不窮,充滿了生活的所有空間,這些比空氣污染自然環(huán)境破壞的危害還大無窮倍。人文污染還沒被理論認識列項,此項不列就是空氣再好都沒用、都受用不了。文化的祖承基因被破壞了,良心沒了,就要生詐出詐的行業(yè)產(chǎn)品,人的免疫系統(tǒng)就要錯亂破壞。凈化這個空間才是人類的第一當務(wù)之大大急。 二、人類的知域已經(jīng)進入大爆炸的裂變識生之中,誰肯反思這個無限知的最后、這個無限知的結(jié)果;誰肯實證專而不博的新知解說與境。 三、木訥到頭智慧絕頂,不辯是柔弱,不辯是虛靜,不辯是容辱,不辯是本不用辯,不辯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封的一切由自然見證。 四、學(xué)做一個隨來隨施隨用隨既有的輕輕快快人、輕輕快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