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苦行僧“蒲松齡”?-----馬瑞芳教授的演講稿

          苦行僧“蒲松齡” -----馬瑞芳教授的演講稿

          (2008-03-19 10:42:23)
           

          苦行僧“蒲松齡”

              

             主講人簡介:馬瑞芳:學者、教授、作家。山東青州人,回族。1965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導師。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協(xié)副主席、山東省政協(xié)常委。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藍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隨筆集《學海見聞錄》、《假如我很有錢》、《野狐禪》、《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條》;學術專著《蒲松齡評傳》、《聊齋志異創(chuàng)作論》、《幽冥人生》等。曾多次獲國家、省文學創(chuàng)作、科研獎。

               內(nèi)容簡介:20世紀8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九迪"蔡他是一位猶太女士,她曾經(jīng)說,她說現(xiàn)在我們美國的報紙雜志上鋪天蓋地都是這樣的文章,就是教給女人怎么樣在男人的跟前保持性的魅力,而三百年前,在那么封建那么閉塞的中國,蒲松齡竟然寫了一篇小說《恒娘》,就是寫做妻子的怎么樣利用自己性的魅力打敗競爭對手,把丈夫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17世紀的中國作家竟然寫出供20世紀美國婦女做行為參考的小說,這太神奇了?!读凝S志異》它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我們說蒲松齡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試考得苦,寫書寫得苦。我們先看蒲松齡的生活之苦,蒲松齡做個私塾老師一年掙最多八兩,八兩銀子是個什么概念?在當時一個農(nóng)村的三四口之家維持一年的生活二十兩。蒲松齡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祭窮神文》,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么親,你怎么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guī)滋旒傺?,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是我們說的蒲松齡的生活之苦。再看科舉之苦,蒲松齡一生不得志,但是他這個不得志恰好從他的少年得志開始。蒲松齡在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但是隨后他考了十多次,直到72歲才成為貢生。寫書之苦。在那么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還幾十年如一日地寫書,而這個寫書的過程中,又是與堅持自己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理想相矛盾的?!读凝S志異》是一個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xiàn)。蒲松齡就這樣苦了一輩子,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扎了一輩子,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在寫小說的路上奮斗了一輩子。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蒲松齡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于成為泡影,而用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又成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歷史是公正的。(全文)

               我想大家都喜歡看小說,如果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最好的小說是哪一部?毫無疑問白話長篇小說《紅樓夢》,如果我再問有那一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和《紅樓夢》不同,但是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读凝S志異》、《紅樓夢》一短一長,一文一白,形成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峰?!读凝S志異》不僅是咱們中國文學的驕傲,它還是世界文學當中非常有影響的作品,它經(jīng)常讓研究中國文學的漢學家感到很驚奇。20世紀8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九迪"蔡他是一位猶太女士,她曾經(jīng)跟我說,她說現(xiàn)在我們美國的報紙雜志上鋪天蓋地都是這樣的文章,就是教給女人怎么樣在男人的跟前保持性的魅力,而三百年前,在那么封建那么閉塞的中國,蒲松齡竟然寫了一篇小說《恒娘》,就是寫做妻子的怎么樣利用自己性的魅力打敗競爭對手,把丈夫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17世紀的中國作家竟然寫出供20世紀美國婦女做行為參考的小說,這太神奇了。

               《聊齋志異》它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在明代最后一個皇帝崇禎皇帝13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農(nóng)歷四月十六日的夜間,山東淄川蒲家莊的商人蒲磐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他看到有一個和尚披著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進了他妻子的內(nèi)室,這個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塊銅錢大的膏藥,蒲磐驚醒了。他聽到了嬰兒在啼哭,原來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月亮的照耀下,蒲磐很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他的新生的三兒子的胸前有一塊清痣,而這塊痣的大小,位置,和他夢中所見的那個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藥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這是蒲松齡在四十歲的時候?qū)ψ约撼錾拿鑼?。我們中國古代作家很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說的很神秘,李白大詩人他說他是他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入懷而生,而蒲松齡是他的父親夢到病和尚入室而生,而且他還解釋,我這一輩子這么不得志這么窮困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是苦行僧轉(zhuǎn)世,苦行僧轉(zhuǎn)世這是蒲松齡在《聊齋自志》當中杜撰的一個故事,但是我們看蒲松齡的一生他確實是很苦。他生活很貧苦,他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要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去參加科舉考試,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非常地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們說蒲松齡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試考得苦,寫書寫得苦,我們現(xiàn)在就看看他這三苦究竟是怎么個苦法。

               我們先看他的生活是怎么樣苦。蒲松齡在年輕的時候,生活不是很苦,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個棄儒經(jīng)商的人,家里是小康之家,在父親的保護下,年輕的蒲松齡可以安心地讀書,可以跟朋友搞詩社,但是這個好日子沒有過多久,因為他分家了。他為什么分家,因為家庭矛盾,蒲松齡的兩個哥哥都是秀才,但是兩個嫂子都是潑婦,蒲松齡曾經(jīng)在他的書里面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他這兩個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她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經(jīng)常把家里邊鬧得雞犬不寧,這樣蒲松齡的父親只好給兒子分家了。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為這兩個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搶,而蒲松齡的妻子劉氏非常地賢慧,沉默寡言躲在一邊。這樣分家分的結果蒲松齡分到了農(nóng)場老屋三間,破得連門都沒有,蒲松齡只好借了門板安上,二十畝薄田,二百四十斤糧食。二百四十斤糧食蒲松齡有妻子有兒子,只夠吃三個月,這樣蒲松齡就要自謀生路了,他就開始了長達45年之間的私塾教師生涯。私塾教師就是咱們現(xiàn)在邊遠鄉(xiāng)村的小學教師,而且是私塾,給私人家里面去教書。這個私塾教師的待遇是非常低微的,蒲松齡在《鬧館》里面曾經(jīng)寫到這樣一個老師,他叫和為貴,他為了請求你接受我做私塾教師,他向東家許諾,我是你的孩子的老師,但是蒲松齡還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祭窮神文》他就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么親,你怎么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guī)滋旒傺?,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是我們說的蒲松齡的生活之苦。我們要是算算具體的帳,做個私塾老師可以拿多少的工資,最多八兩,八兩銀子是個什么概念?在當時一個農(nóng)村的三四口之家維持一年的生活二十兩,這個帳是咱們《紅樓夢》里面劉姥姥算出來的,所以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他去辛辛苦苦教一年書,他掙的錢不夠大觀園的半頓螃蟹宴,所以蒲松齡很窮。他到了30歲以后因為他父親去世了,他還要承擔他的老母,他窮到什么程度呢,他窮到“家徒四壁婦愁貧”,沒法過了。他有一首詩,叫《日中飯》就是寫到了快收麥子的時候,家里已經(jīng)沒有糧食吃了,就只好煮了一鍋稀飯來看,他那時候有三個兒子了,大兒子一看煮好了稀飯搶先把勺子搶到手里面,就到鍋底下找那個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邊放,小兒子不干了,上去跟哥哥搶,他的女兒就很可憐地遠遠地站在那兒看著自己的父親。蒲松齡非常心疼,我怎么樣養(yǎng)活我這些可憐的孩子啊。蒲松齡還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祭窮神文》他就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么親,你怎么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guī)滋旒傺?,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是我們說的蒲松齡的生活之苦。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科舉考試之苦,蒲松齡一生不得志,但是他這個不得志恰好從他的少年得志開始。蒲松齡在19歲的時候,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錄取蒲松齡的山東學道施閏章。施閏章是個大詩人,在清初號稱詩壇“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潤章,“北宋”是山東人宋琬,施閏章給山東秀才考試出的第一道考題叫做《蚤起》,如果大家拿筆記下來這個蚤不要記早上的早,要跳蚤的蚤,這是那種傳統(tǒng)的寫法。這個《蚤起》的題目是從哪兒來的呢?從《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來的,科舉考試考八股文,他的要求是你得揣摩圣賢語氣,就是你得模仿這個話孔子會怎么說,孟子會怎么說,然后你代圣賢立言,你代替孔子代替孟子來闡述這些大道理。既然題目叫《蚤起》,顧名思義,你就要闡述孟子在《蚤起》里面所講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齡怎么寫的呢,他是用文言文寫的,我們用白話文把它說出來,蒲松齡說“我曾經(jīng)觀察過那些追逐富貴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題名,小人追求蠅頭小利,至于那些本身并沒有富貴,但是他經(jīng)常迫不及待地守在那些富貴人的門前,也大有人在,只有對功名不感興趣,只有那些深閨的女子,她們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個懶覺,不去追名逐利”,這樣的寫非常生動的,這是描寫人情世態(tài)的一個小品文,這樣的寫法,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齡遇到了考官是誰呢?他是個大文學家,他是個愛才如命的學道,他非常欣賞蒲松齡寫的這個文章,他拿起筆來就寫批語,他說蒲松齡的文章“將一時富貴丑態(tài)畢露于二字之上”,把人們那種追名逐利的那種丑態(tài)通過《蚤起》這兩個字寫絕了,寫活了,接著又寫了八個字的評語,叫做“觀書如月,運筆如風” ,“觀書如月”,就是他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徹徹,“運筆如風”,就是他寫起文章來輕松愉快,寫得非常流暢,然后施閏章大筆一揮,蒲松齡山東秀才第一名,蒲松齡縣、府、道三試第一,以后名氣很大。他自己也是躊躇滿志,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追求下一步功名的地步,下一步功名要考舉人了。

               蒲松齡三試第一后,連續(xù)四次舉人考試全部落榜,蒲松齡文章寫得這么好,為什么他還會四次落榜?我們現(xiàn)在反過頭來看,施閏章錄取蒲松齡根本就是一種誤導和誤判,因為蒲松齡他并沒有按照八股文那種嚴格的要求來寫文章,施閏章因為愛才把他錄取為第一名。蒲松齡就以為我這樣寫,我就能夠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齡沒有想到其他的考官他們是拿著那種刻板的腐朽的毫無文采繩捆索綁的那種八股文,當個敲門磚,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就是會寫這樣的文章,他喜歡的也是這樣的文章,你這種才氣橫溢的文章,他怎么會欣賞呢。所以蒲松齡從考秀才一開始就偏離了跑道了,但是蒲松齡他還是執(zhí)著地繼續(xù)追求功名。

               蒲松齡做了多長時間秀才,半個多世紀,秀才是科舉考試當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秀才是年年考試,根據(jù)朝廷的制度,一個省的學道他的任期是三年,學道一到,先把秀才組織來考試,這叫做什么呢?叫歲試,秀才歲試要分成幾等,考到第一等就成為廩生,廩生是個什么事呢?廩生你是個秀才,但是朝廷每個月給你一定的錢,補助你的生活,但是你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是個廩生呢?也不是,因為廩生它是有名額限制的,你要了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額,你才可以補廩,所以蒲松齡考中秀才之后,在一等考了很多次。但是他等了27年,才成為廩生,朝廷才給他那點補助。而歲試以后第二年,要考科考,科考就是給舉人考試做準備了,把秀才的考試分成六等,考前兩等可以參加舉人考試,考后兩等就得降級了,就是叫降成青衣,蒲松齡總是去參加考試,總是考得很好,然后他就去參加鄉(xiāng)試,舉人考試,三年一次,蒲松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專家說十幾次。這樣一來,蒲松齡就是有三十年的時間年年考,在他48歲的時候,參加考試,他自己覺得他那個文章寫得非常好,寫得也很快,拿到考題唰唰就寫下來了。但是一寫完回頭一看壞了壞了,為什么呢?越幅了,這是一個科舉的名詞,什么叫越幅了,就是違反了書寫的規(guī)則,因為科舉考試它對文字那種形式它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它要一頁只能寫十二行,一行只能寫25個字,而且你得寫完第一頁寫第二頁,寫完第二頁寫第三頁,蒲松齡因為寫得快,第一頁寫完飛快的一翻把第二頁翻過去了,寫到第三頁上了,這就隔了一幅這就叫越幅,我們現(xiàn)在看太可笑了,文章寫得好,就越幅,就隔了一頁,這就要取消資格。蒲松齡自己的一首詞他就寫到,他是個什么感受呢,他說“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 ,嚇得呆了。所以蒲松齡在這條路上拼搏到50歲之后,他的妻子就來勸他了,他妻子說算了,別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你現(xiàn)在連宰相都做上了,你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們在村里住著,這不也挺好嗎!你何必一定得像縣官一樣去聽那個打著板子找老百姓催稅的聲音呢,蒲松齡覺得他妻子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些專家考證,就在他妻子勸了他之后,他還參加過考試,他還是失敗了。因為科舉制度是蒲松齡這樣的窮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惟一的出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就要不遺余力地考下去。

               蒲松齡19歲當了秀才,到了72歲他成了貢生。貢生是什么概念呢?貢生就是舉人的副榜,蒲松齡是因為做秀才做的時間長了,排隊挨號挨上了這個貢生,做了貢生以后有什么待遇呢,你理論上可以當官了,所以蒲松齡就得到了一個虛銜,叫做儒學訓導。儒學訓導是個什么意思呢?就是當時封建社會它是分好幾級的學校,國家一級的國子監(jiān),省里面府學,縣里面叫縣學,這個儒學訓導就是縣學的副長官,就相當于咱們現(xiàn)在的一個中學副校長了,但是蒲松齡儒學訓導前邊還加了兩個字,叫做候補,就是你雖然有這個資格,但是你還得看山東省除了淄川縣以外,其他的縣有沒有空出這么一個名額來,空出來才可以去。對于72歲的蒲松齡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了,這個貢生只是給他帶來一點安慰,只是給他帶來一點很實際的利益。這個利益是什么呢?朝廷要給貢生四兩銀子,而這個縣官他偏偏既不去給蒲松齡樹匾,樹旗,這就是蒲松齡在科舉考試當中所受的痛苦。我們現(xiàn)在看覺得他是非??尚Γ浅?杀浅?蓱z,但是在當時他只能求這么一條出路。

               蒲松齡為什么總是考不上呢?這就和他的一直在很艱苦地寫《聊齋志異》有關系,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人。淄川這個地方,離著齊國的故都臨淄數(shù)十里,這個地方有很多非常優(yōu)美的民間傳說,蒲松齡從小就聽到很多的傳說,而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也產(chǎn)生了很多的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都寫了這些東西。所以蒲松齡大概他分家以后,大概他開始做這個私塾教師就在開始寫《聊齋志異》了,他的一個很好的朋友也是個秀才,叫張篤慶。張篤慶發(fā)現(xiàn)蒲松齡以為寫《聊齋志異》影響到他考舉人,張篤慶就寫了一首詩勸他的朋友,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叫“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么奇聞異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里頭。

               關于《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到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xiāng)旁邊在柳泉那兒擺了一個茶攤,請過路的人講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這個說法是《三借廬筆談》這本書里說的,但是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對,不會是這樣一回事,我們現(xiàn)在琢磨一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里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么樣有閑空跑到那個地方優(yōu)哉游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小說,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請到什么人,一些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小說,這是肯定的。但是他還有一個取材的途徑,他到古人的書里邊找素材,我們現(xiàn)在看的這個《聊齋志異》,大概有一百篇的小說,他就是改寫的前人的作品,前人的作品有的時候記得就非常簡單了。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這么三個小故事,叫做《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呢,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然后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呢,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是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但是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個故事了。一個王生到勞山向道士學道,但是不能夠吃苦,也不愿意砍柴,總是想學點好的技巧,最后學了一個穿墻術,回家表演自己的妻子看一頭撞在墻上撞了個大包。

               我們要看蒲松齡他的感情經(jīng)歷是個什么樣。蒲松齡的妻子非常賢慧,賢慧到什么程度呢?蒲松齡外出打工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時候,他妻子在家里面上養(yǎng)老,下育小,住在荒涼的農(nóng)場老屋里面,夜里頭荒涼到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連夜都不睡覺在那兒紡線,但是有一點好吃的給蒲松齡留著,留的時間長了壞了,這么好的一個妻子,但是這個妻子是個柴米油鹽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的專家他就發(fā)現(xiàn)一個線索,他說蒲松齡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據(jù)呢?蒲松齡文集里面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這篇文章就是寫的文章的作者和陳淑卿自由戀愛,父母不同意,最后兩個人私奔了,然后是一個悲劇,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xiāng)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不復存在了。大家就要問了,那他為什么能夠這么多這么優(yōu)美的愛情故事?臺灣的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jīng)推測過,我也推測過,我是這樣推測的,蒲松齡白天教完了學生,晚上自己坐在那個荒涼的書齋里,外面是月色朦朧,樹葉在那兒嘩啦嘩啦響,遠處傳來狐貍的叫聲,那個時候狐貍很多,這個時候蒲松齡就很容易產(chǎn)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個書生就和他一樣,是一個很窮困得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華,情感很豐富的書生,他就坐在一個荒屋里面,這個時候有一個美女推門而入,這個美女來,你在這兒讀書嗎?我和你一塊讀書,我和你一塊寫詩,填詞,我跟你下圍棋,我安慰你這個貧困當中寂寞當中的書生,你需要功名嗎?我?guī)椭憬鸢耦}名。你家里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嗎?我給你生個傳宗接代的孩子,而且這個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這個書生的金錢,甚至我還倒過來給你錢。在那個社會男女結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這個什么都不要的,對男人無條件奉獻的女人有嗎?不可能有,他只能是腦子里想出來的,只能是作者想像,她是從天上下來的,她是從海底出來的,她是從深山洞府過來的,她甚至是陰曹地府出來的,她可能是小鳥變的,她可能是鮮花變的,甚至可以,書生不是在那兒看書嗎?從書架上搬下一本書擺在這兒《漢書》,翻開第八卷夾著一個小美人在里邊,錦帛剪的,背后寫了四個小字,“天上織女”突然這個紗剪的小美人,就折腰而起,飄然而下,然后就來給書生當妻子,長得是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書生自我介紹,我叫顏如玉,《漢書》出來的顏如玉,這真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咱們西方的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愿望的達成”,《聊齋志異》里面這些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窮秀才蒲松齡的白日夢,他做這種夢,就是表達那種一廂情愿的男性的幻想,就是窮秀才的幻想。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我們看過的《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jīng)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要靠他的想像,他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他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于想像,《聊齋志異》是一個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xiàn)。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就這樣苦了一輩子,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扎了一輩子,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在寫小說的路上奮斗了一輩子。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蒲松齡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于成為泡影,而用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又成為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歷史是公正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科考場上他們是“學渣”,文學史上他們卻是“學霸”
          揭秘聊齋奇女子們背后的男人是如何度過一生的
          蒲松齡是苦行僧轉(zhuǎn)世?父親一個夢,不知喜與憂|和尚|私塾|聊齋志異|蒲松齡
          19歲就一戰(zhàn)成名的蒲松齡,為何卻忍受教了40多年的書?
          - 蒲松齡譏諷科舉考試- -
          聊齋志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