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流量”攻占影視劇,豆瓣開分就開始間歇性“便秘”。
《重生之門》完結憋了三天,才終于在周一開了分——
剛剛及格的分數,倒也符合自開播以來便兩級分化的評論。
而至于為何剛剛卡在及格線,以及為何卡了這么久才出分。
劇情本身的節(jié)奏問題是其一。
另一點脫不開干系的,自然是近半月已讓全網刻煙吸肺的——
王俊凱演技。
真有那么差?
看飄前幾天寫中戲96班時,評論區(qū)中高頻出現對王俊凱的勸退建議和“四年都干嘛了”的質疑,或者已說明一些問題。
繼《天坑鷹獵》《長城》之后,王俊凱再度因演技被嘲。
對于本就沒對三字演技懷抱期待的飄來說,這是意料之中,也談不上有多震驚、多失望。
只是對比綜藝里還算機靈,路人緣還不錯的明星王俊凱。
演員賽道卻總遭碾壓,讓飄在冷眼觀望的同時,仍感到一絲好奇——
演員這條路,王俊凱真的走不通了嗎?
平心而論,王俊凱算面癱演技嗎?
也不算。
一些當下情景里該有的情緒反應,他能給的也都給了。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部分人會覺得看王俊凱演戲并未有多出戲。
至少比起面癱演技,他完成了角色的占位。
像一個隨時可被替換的卡扣,像一個技術要求不高的陪練者,像一堵應該出現在這里的墻。
算不上演得多準,演得多深。
可總歸提供了最基礎的連接和反射,讓戲劇鏈條得以延續(xù)。
然而遺憾也遺憾在,王俊凱對角色的貢獻,有且僅限于,存在感,這一點最基礎的邏輯價值。
眾所周知,國產懸疑劇偏愛寡言陰郁的天才少年。
《重生之門》里王俊凱飾演的莊文杰,也不例外。
盜賊世家后代,智商在線有勇有謀,為尋父卷入一場盜竊案,無奈要在黑白兩道間掙扎。
說白了,早慧,天才。
王俊凱像天才嗎?
不像。
他不符合既有印象中,大多數人對天才的想象,他只是像個85分+好學生。
臉上寫著“有禮貌”三個字。
不夠像,那演呢?畢竟天才不是絕世帥哥美女,有一定硬條件必須長成什么樣。
按我們既往的觀影經驗,此類角色哪怕不是第一眼天才,也要有一定的欺騙性。
就拿榮梓衫在《隱秘的角落》里被人吹過無數次的那場戲來說——
朱朝陽滿心歡喜地與難得一見的父親吃飯,卻發(fā)現父親竟懷疑自己跟妹妹的死有關。
從初聞時的不悅,到整理情緒后的解釋,再到有意表現自己的無辜,讓父親內疚。
一套情緒變化下來,他能讓戲中人以為他很單純。
卻也能讓觀眾相信,這就是一個有心機、不簡單的孩子。
但王俊凱,剛剛好是反著來的。
除了戲中的角色認定莊文杰是一個天才。
場外觀眾,實難從他的表演里看出半點高智商的跡象。
你說眼前這個毫無感情的背書機器,是既懂畫又會破案的法律系高材生?
不好意思,我不信。
那么,王俊凱的表演是差在太木、太淺?
他貌似又不同于那些徹頭徹尾的裝,或巋然不動的木,爛也爛得平穩(wěn)、實在。
在王俊凱身上,你能明顯感受到一種擰巴。
擰巴在,他好像很努力地投入角色了,但偏偏沒什么毅力,時而忍不住了還會泄勁。
因而他的表演狀態(tài)更混亂,總在三種截然不同的狀態(tài)里來回橫跳——
第一種,是王俊凱自以為能夠對莊文杰進行代入的狀態(tài)。
比如日常對話時眼睛空空,嘴角松松,說話嘟嘟囔囔。
需要營業(yè)時,或腦袋一歪,露出兩顆標志性的虎牙,表現一種王俊凱式的乖巧。
或自顧自投入,仿佛玩家上線般,表情控制基本喪失。
總之,一切能套用個人經驗的場景,全以王俊凱身份本色出演。
第二種,則是王俊凱無法理解,只能對莊文杰妄加揣測和摹畫的狀態(tài)。
典型的,他是如何表現莊文杰有心事、有故事的?
索性直接把“我在想”“我好恨”寫在臉上。
而第三種,就是不在狀態(tài)。
比如天臺對峙的那場戲,雙方都極度緊張。
可你看鏡頭一掃而過五個人,唯有王俊凱一人松松垮垮出離在狀況外。
所以,你說他努力,肯定也是努力過的。
因為王俊凱和面癱演技的差別,恰恰在于他時不時還能吊起一口氣。
好比一個做過備考但專業(yè)基礎很差的人,不幸遇到一道專業(yè)難度二到三級的主觀題。
不能棄考,便努力調動出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以及感受、經驗。
東拼西湊,滿滿寫了一整頁。
可問題在于,以他有限的能力和個人經歷,根本無法理解、更別說去完成這個復雜的題面。
在一些自以為是的解讀之外,任何有關專業(yè)性的東西他都有點不知所云。
因而你看過他的卷面,會酌情給他一些辛苦分。
但想讓他及格,真的很難。
那這么說的話,難道北電四年的修煉,在王俊凱身上就沒留下一點痕跡?
飄只能說,演法上的改變有。
但演技上的進步,確實寥寥。
看兩段表演。
一段演的是北電畢業(yè)舞臺劇《大宅門》中的說書人。
一段是《重生之門》里的窒息戲。
都被粉絲夸過演技有進步,甚至被譽為“演技高光”。
乍一看,一板一眼的,該有的動作也都有,好像是那么回事。
相較幾年前《天坑獵鷹》里的本能式表演,貌似也成熟了一些。
可一旦被拉出來與同齡人橫向對比——
差距也就顯而易見了。
說白了,這些規(guī)范的動作和程式,反映在王俊凱的角色塑造上,根本就不是什么從野生型演員到學院派演員的變化。
充其量只是一個沒有底子的演員,經由訓練和彩排,具備了能參加文藝匯演的水準。
形體上有了規(guī)范,但里子仍生澀得很。
算不上會表演,說演技進步就更談不上了。
而這種看似變了、實際沒變的狀態(tài),也跟王俊凱本人一路走來給人的感覺,基本一致。
王俊凱的變,在于待人接物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