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小咪
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圖
每個人都是凡夫俗子,吃著五谷雜糧,都會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遇事也會有自己的思維方式。
尤其在不開心,各人也有不同的發(fā)泄方式和渠道。
有人喜歡用購物來化解心中的怨懟,沒有什么問題,是花錢不能解決的。
有人樂于吃肉喝酒,一醉解千愁,找?guī)讉€朋友,喝喝酒,唱唱歌,一切都煙消云散,太陽升起來,又是英雄好漢。
而有些人,心里藏不住事兒,遇到什么事兒,都喜歡跟朋友講。
其實,事事跟人講,或許能緩解自己心中的苦悶,但對于聽者而言,未必是好事,畢竟,生活在這個社會,誰又不是在千瘡百孔的生活中,掙扎求生存,大家都是靠著“正能量雞湯”續(xù)命的,誰又真的能做到,“你有什么難過的事,說出來讓我開心開心的”,往往聽到別人的不幸,自己也會心生不安,聯想到自己的生活。
這種發(fā)泄內心怨氣的方法,如果只是用在朋友中,或許只會讓你失去或與一些朋友淡化,也有可能讓身處職場中的你,陷入困境,但至少不會波及到個人生活。
但是,如果把這種方式,用在夫妻矛盾中,在與愛人吵架后,將自己的苦悶統統講與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三觀不正的朋友,亦或家里另外的家庭成員,只會將矛盾擴大化。
內在的道理,也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
不難理解,當父母、兄弟姐妹聽到你在婆家受了委屈,只會替你擔心,那時的他們,若是出門幫你“討公道”,通常是公道沒討著,反而將矛盾的當事人越來越多,結越來越大。
更常見的是,他們聽完之后,把你批評一通,并教育你結了婚要收斂新性,這樣的話,你的發(fā)泄效果沒達到,反而心里更不痛快。
至于三觀不正的朋友在聽了你的事情后,更是很難給你出什么好主意,去幫你緩解家庭矛盾,且極在你情緒不穩(wěn)、思維不清時,讓事情越弄越疆。
至于家中另外的家庭成員,就和對父母兄妹講是一樣的道理,很難做到公平公正,人的私心是天性,所謂的公正,也不過是相對而為之,并不利于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加深成見。
經營婚姻是一門藝術,很多時候,也就是解決家庭矛盾的藝術。
懂得這門藝術的人,就解決了大部分的夫妻矛盾。而不懂這個藝術的人,更不知其中的奧妙,只能在婚姻的路上跌跌撞撞。
雅芬結束第三段婚姻,從民政局走出來時,看著丈夫頭也不回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
到底上輩子造了什么孽,要讓自己在婚姻路上,如此坎坷。
和往常一樣,雅芬打電話給親妹妹雅萍,約她晚上一起出來吃飯,一訴心中的苦悶。
吃飯時,雅芬就像裝滿了垃圾的桶,雅萍就像收垃圾車一樣,聽著姐姐不間斷的訴說著婚姻中的苦悶。
事實上,雅萍心中也有一肚子苦水,不知道向誰“倒”。
孩子白天跟同學打架,把人家的額頭打破了,下午請了半天假到學校,被對方家長指著鼻子罵,還賠了3000塊錢給人家;
昨天跟老公吵了一架,因為他沒有跟自己商量,擅自給了婆婆2萬塊錢,說是要去治什么病;
今天一大早,剛出門,車就跟我擦了,到現在還在修理場維修……
但是,雅萍很少跟雅芬說這些事,因為她知道,就是說了,也不頂用,雅芬既不能幫她教育孩子,更不能讓她去找老公理論,為什么拿家里錢不跟妻子商量。
記得有一次,雅芬和她第二任丈夫吵架,因為她懷疑老公在外人有面,但也確實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
可是真腸子的雅芬根本沉不住氣,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跟他吵起來,夫妻在家里摔盤子摔碗,吵得不可開跤,推推扯扯,雅芬被男人推到撞到了桌角,起了個大包。
當天晚上,她就跑回娘家,跟父母抱怨求援,看著受傷的女兒,大半夜的跑回家,老兩口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立馬打了車去了女婿家。
家里一片狼藉,女婿也沒落著好,襯衣被扯破了,臉上被撓出了三道痕。
但是來都來了,老兩口還是對女婿質問了一通,并警告他,如果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將來肯定不會放過他。
那次之后,男人就很少跟雅芬一起回她娘家,漸漸地,各種矛盾堆積在一起,鬧到不歡而散。
事實上,這也不是雅芬第一次跟老公吵了架就跑回娘家訴苦。
雅芬的父母,也不是那種不道理,護犢子的老人,那次連夜趕到,也是看到女兒受傷了,才沒忍住,平常女兒回家說丈夫和婆家的事,老兩口總是先壓著女兒,再從側面去引導女婿。
只不過,誰也不是傻瓜,雅芬每次吵架就到處說的毛病,大家都知道。
她和第一任丈夫離婚,對方曾直接告訴過她,沒有臉面和她在一起,每次出門就像沒穿衣服似的,家里一點破事,街坊鄰居都知道了。
家丑不可外揚。
清官難斷家務事。家是講情的地方,講理難講通,也傷人。
所以說,把自己家的矛盾,講與外人聽,只是過了當時的嘴癮,對處理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
不是身處家中的人,是很難準確判斷矛盾的對與錯,事實上,家庭鎖事,也很難簡單的用對錯去衡量。
不過是,有人喜歡用這種方式生活,有人習慣了那種方式過日子,如果非要評出是非對錯,也只是正好遇到了志趣相投的人,大概會給你投上一個贊成票。
可是這個所謂志趣相投的人,也只是個外人,與你們夫妻之間毫無關系,真正要調和夫妻矛盾,還得靠夫妻自己去靜下心來,慢慢理解,漸漸接納。
至于夫妻之間有矛盾,并不是說不能找人傾訴,畢竟,有些矛盾自己化解不了的時候,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幫助,只會讓人積郁,對身體也不好,尤其是女人,心情就是身體的本源。
但是,想找人傾訴,得找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對象,千萬不是逢人就說,就像祥林嫂似的,或許當時人家愿意聽,但那也僅限于聽八卦而已,轉身人家就會忘記。
再者,這世間的事,但凡不牽扯到道德的,多數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那些總喜歡把家里的事往外說的人,別人也不會有什么好印象。
聰明的女人,懂得謹慎揚“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