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幫主要由馬鍋頭和趕馬人組成。馬鍋頭是馬幫的首領,他是趕馬人的雇主,直接領導馬幫的運輸活動;趕馬人聽從馬鍋頭的指揮,負責照料馬匹和貨物的安全。人們習慣將趕馬人稱為“馬腳子”。馬鍋頭和馬腳子之間,多以家族、宗教、鄉(xiāng)鄰、伙伴等關系為紐帶,因此他們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馬幫有著嚴格的規(guī)矩,馬腳子要絕對服從馬鍋頭的指揮,每次上路,馬鍋頭和趕馬人各司其職,該走就走,該停就停,井然有序。馬腳子一般負責10匹左右的騾馬,一個馬腳子和他所照管的騾馬以及貨物被稱為“一把”。這樣幾“把”、幾十“把”在一起就結成了馬幫。
為了獲利,馬幫們幾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冒險。馬幫行走的茶馬古道各條線路,自然環(huán)境都異常危險艱苦,高山大川、野獸毒蟲、瘟疫疾病,隨時隨地都能置馬幫于死地。而且自古以來,西南地區(qū)土匪猖獗,馬幫盡管配有武裝,但仍不時遭到土匪的襲擊,死人損貨的事時有發(fā)生。這種種惡劣的生存境況,造就了馬幫的冒險精神。他們在求生存的道路上,磨練出了非凡的毅力、勇敢的氣魄和超人的膽識。
趕馬人承擔著馬幫的大部分雜活累活:每天早晚要生火做飯,早上上馱,下午下馱,要收、搭帳篷,晚上睡到半夜還要爬起來看看騾馬有沒有跑失。每天上馱下馱的時候,趕馬人要把自己負責的10多匹騾馬所馱的上千斤貨物抬上抬下,一天兩次,如遇江河或惡劣天氣,甚至更多。趕馬人每天不管多苦多累,都要伺候好騾馬,一日三餐,要先讓騾馬吃好,才辦到自己。每個趕馬人在馬幫里要具備許多本事和能耐。他們不僅要能辨別方位道路,通曉各種語言,還要會算賬識貨,生火做飯,釘掌修掌,開槍打仗,乃至赤腳醫(yī)生,為人畜看病。
馬幫多使用母馬和公驢雜交所生的騾子作為運輸工具,它們的體格不大,性情溫順,特別能負重。雖然它們的爆發(fā)力與奔跑速度無法跟馬匹相比,但它們的耐力卻遠在馬及毛驢之上。因為適應山地地形,所以它們在滇藏川地區(qū)深受歡迎。馬幫頭騾的選擇十分講究,它體形高大健壯,反應靈敏,進藏經驗豐富。馬幫把頭騾打扮得非常漂亮,它身批錦鞍銅蹬,腳懸響鈴,尾系紅絲絳。走在路上,馬幫頭騾的響鈴聲能傳出很遠
(編輯:了了)
回復“1”上帝造四川時動了什么手腳?
回復“2”在旅行中活成想嫁的漢子
回復“3”成都你太過分了,這樣好嗎?
回復“4”一個藏族人的內心獨白·感動世界
回復“5”2015中國最美自駕線路都在這!
回復“6”史上最全色達旅行攻略!
回復“7”四川12大超級觀景平臺
回復“8”阿里大環(huán)線,一腳天堂一腳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