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對你非常重要的人,對你的要求苛刻,由內(nèi)而外控制著你的生活。一有什么不好的事,總是劈頭蓋臉亂罵一通。你很少在她臉上看到笑容,她焦慮而憤怒,慢慢地你對自己的所有良好感覺都被她吞噬,覺得自己配不上任何好東西,敏感又自卑。那你會恨這個人嗎? 哪怕她是你的母親。
俗話說“娶一房好太太富三代”,對于孩子對于家庭,媽媽的影響至為關(guān)鍵。一個家庭中,媽媽要是強勢獨斷,所帶來的破壞幾乎是毀滅性的。
1
媽媽越強勢,兒子越懦弱,女兒顯霸道
所謂強勢媽媽并不是指女強人,強勢通常體現(xiàn)在性格上,指那些有強烈主見,以自我為中心,企圖以自己意志控制孩子和家庭的女人。
當媽媽在家里說一不二,享有絕對權(quán)威時,家庭關(guān)系就失去平衡,爸爸的作用開始邊緣化。要想維持家庭和諧,爸爸必須無條件擁護媽媽的決策,將家庭領(lǐng)導地位拱手相讓,否則只能是無休止的冷戰(zhàn)和爭吵。
孩童時期,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外部可效仿的對象,父母成為他們唯一能學習的模板,“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就必有女”講的就是這種父母認同心情。
在強勢母親面前,女兒一邊反抗著母親的壓迫,同時又模仿母親的行為,變得刻薄挑剔。甚至因為目睹了母親對父親存在太多憤怒情緒,長大以后也會將這種情緒帶到自己的親密關(guān)系中,莫名其妙對自己的另一半生氣發(fā)火。
與女兒不同,兒子則會出現(xiàn)另一種情況,表現(xiàn)得恭順軟弱。強勢媽媽在家中習慣指責、批評丈夫無能,其實相當于在批評一切男性。為避免同樣受到批評指責,兒子選擇了和爸爸一樣逃避躲起來。強勢媽媽和軟弱爸爸在潛移默化中充當著孩子的參照物,不經(jīng)意間造成孩子人格缺損。
2
媽媽強勢還會造成3個問題
生活在母權(quán)和父權(quán)失衡的家庭里,孩子是不幸的,除了男孩女孩化,女孩野人化,還會產(chǎn)生其他各種各樣問題。
孩子喪失主見難以獨立
強勢媽媽習慣大包大攬,對孩子和家庭毫無保留付出,正因為付出太多,她們不容許孩子說一句不,必須要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循命令,一有反抗就等于辜負母親的苦心,間接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
大家平時都愛吐槽“媽寶男”,一種事事都需要向媽媽報備,心理上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襁褓的奇怪生物。男生之所以演變成“媽寶男”最大的責任在于他們成長過程中充斥著被占有感、被控制感和被溺愛感。在本來應該學習獨立和思考的年齡,他們被“服從”的標簽所抑制,從小就被剝削了成長為一個真正男人的機會。
媽媽長期控制孩子,一切由自己主導安排,孩子基本很少有機會在生活中獨立做決定,很難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勢媽媽美其名曰愛孩子,可是一旦失去了媽媽的保護,孩子又怎么能適應社會生活呢?
孩子難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同性和異性,母親的溫暖善良能激發(fā)孩子心中的純真善良,在父親身上孩子們學到的更多是尊重權(quán)威和規(guī)則,能否與父母形成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決定了孩子以后的人際交往能力。
通常在母親主導,父權(quán)喪失的家庭里,強勢媽媽動則吆五喝六、非打即罵,使得孩子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愛別人。而且母親反復壓制下,孩子變得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絕,他們習慣隱藏自己心中的真實感受。一旦孩子形成防御模式,長大走向社會,往往會比較孤僻,不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
孩子難以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強勢媽媽讓孩子喪失自我,感覺所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媽媽,什么都是媽媽要求的,孩子缺乏做事的內(nèi)在動力。對于強權(quán),孩子知道抗爭無用,雖然內(nèi)心在說“不要”,但表面依然維持順從。
慢慢孩子發(fā)現(xiàn)只要消極抵抗,就可以暫時擺脫強權(quán)壓力,獲得自主權(quán)。于是,當孩子面對自己不能掌控和不愿意面對的事情時,習慣性采取消極態(tài)度。
3
媽媽為什么會強勢
每個女人都會有小女人一面,沒有人生來就自帶強勢基因。強勢的母親背后常常是一個不作為的父親,父親沒有主動承擔和面對家庭責任,一切交由母親沖鋒陷陣。
對于部分強悍母親來說,強勢可能只是偽裝的武器,她們也會常常感到恐懼無助,心理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一些共同特點。
1.強勢媽媽外強中干,沒有安全感,不獨立,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地被外界事物證明。
2.強勢媽媽占有欲強,將所有的感情重負壓在孩子上。
3.強勢媽媽從小到大,以自我為中心控制與操縱已成習慣。
所以媽媽強勢恰恰是源于她們內(nèi)心安全體驗、信任能力缺失。
4
放下強勢,做溫柔媽媽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孩子操縱已成習慣,不妨做一下調(diào)整,幫孩子重拾一個溫柔快樂的媽媽。
讓爸爸承擔責任,參與家庭事務
在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中,父母任何一方獨斷專行,對孩子都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媽媽強勢的問題在于打破了父親和母親之間的平衡之道,沒有讓孩子在心中對父親形象形成良好認知。
一個聰明的母親,總會給父親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存在。強勢媽媽首先要改就是,學會將自己身上的重擔分些給孩子他爸,做決策適時參考爸爸的意見,不用事事都硬抗。
放低姿態(tài),學會示弱
孩子慢慢長大,曾經(jīng)在他們眼中無所不能的父母也在慢慢地老去。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讓孩子給你幫助和指導,從中能體會到被孩子照顧的親密感,鼓勵孩子施展他的“成人”感,從而磨平媽媽的強勢棱角。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終歸要走向獨立生活,父母不能一直跟在他們身邊,適時放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才是真正愛他們的表現(xiàn)。
減少不合理期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幫助孩子參考人生中的選擇,而不是將自己的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別人已經(jīng)有人當了,孩子只需要成為他自己就好。
百煉鋼不敵繞指柔,強大不是靠兇神惡煞耍威風。真正有智慧的媽媽,是那些保持自己內(nèi)心平穩(wěn),不斷給孩子力量和溫暖,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人。
在這個時代,媽媽們掌握了更多生活話語權(quán),強勢不一定就是壞事。正因為家庭中母權(quán)和父權(quán)愈發(fā)平等,任何一方權(quán)力失衡都會造成不良后果。關(guān)于母親應不應強勢,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樂樂媽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