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我總愿意聽他講吃的。
老廣真是天生的美食哲學(xué)家,也總對吃食有萬般的熱情。他總是能向你說清楚,為什么這樣?xùn)|西好吃,這只雞靚在哪里,叉燒酥皮有多甘香……一會講下來,好像已經(jīng)痛快地吃過一頓飯。
但我最愛聽他講的,不是讓人心心念的早茶。
而是廣東的宵夜。
廣東的夜宵也叫宵夜,或許覺得”夜” 字放在最后,才顯得“快意恩仇”。在廣東,喜歡一座城,除了它的開放、包容,還有可能是因為它的市井,它的沒有約束、自由自在、酣暢痛快。而這一切,一頓宵夜里都感受得到。
比如廣州的凌晨的1點到3點,在天河南、琶醍、沿江西路,你能看到的人,不是在吃宵夜,就是在打車去往下一個吃宵夜的地方。不需要像在北京上海那樣為了一家網(wǎng)紅店斜穿整個城。就在公司附近的“飯?zhí)谩?、學(xué)校旁邊的小店、家樓下的酒樓……就有人世間最好的滋味。
“喂,今晚出黎宵夜啦!”
01
廣東的宵夜,是一天的慰藉
漫漫長夜里,總有從寫字樓里出來的疲憊身影。在廣東,一頓漂亮又美味的吃食對于這些夜歸人才是最有儀式感的結(jié)束。
生滾粥
一起喝酒的人很多,一起吃粥的不常有。廣州粥多是生滾粥,將做好的白粥底,加上各種五花八門的配料,用明火煮的生滾燙嘴,喝起來卻舒服熨帖,配料的原風(fēng)味一點不丟失。下班在街邊買碗粥吃,是加班人的日常。
3小時的熬制的香芋螺肉粥只賣7元一碗,螺肉粒粒飽滿,粥底綿軟潤滑,再加上粉嫩的芋頭粒,都是熟悉的家里的味道。
用順德古井中的天然井水,和清遠(yuǎn)麻雞共同熬成高湯,然后扔進(jìn)食用油泡好的香米,用大瓦堡精心熬制幾小時,等米完全酥爛掉,用密網(wǎng)去渣,瀝出粥水。這樣做出來的毋米粥不知道折服了多少挑剔的味蕾。
蓮藕湯
來自潮汕的神仙搭配,蓮藕 豬雜。豬雜香口,粉藕正如其名粉粉糯糯,咬下去藕斷絲連。先喝口湯,再將蓮藕湯倒進(jìn)豬雜里面,一口鮮甜道不盡。
干炒牛河
夜晚,當(dāng)有一碟干炒牛河擺在你面前,粉的焦香、肉的脂香、醬油的豉香鉆進(jìn)你的鼻孔,拼命誘惑你,這時候說什么減肥都是假的。
除了廣府的干炒牛河,潮汕地區(qū)還配合著當(dāng)?shù)氐娘嬍沉?xí)慣,做出了口味豐富的炒粿條,一齊組成了廣東的炒粉文化。
一盤濕炒牛粿,最講究的是要肉和粿分開炒,最后再把肉淋在粿上,這樣肉汁會慢慢滲進(jìn)粿里,吃起來倍兒香~
普寧炸豆腐
香脆但不干硬的炸豆腐皮,包裹著細(xì)膩嫩滑的普寧豆腐,蘸一下韭菜鹽水汁送入口中,嫩滑口感用牛奶比喻再合適不過。
五寶云吞面
蝦仁、瑤柱、蟹籽、鮑魚、鮮肉,五種餡兒在一碗里,爽口彈牙。還有外硬內(nèi)軟,冷河過得到位的堿水面,最后別忘記加上紅醋,3碗也不為過。
叉燒酥叉燒包
叉燒酥的酥皮層次是決定細(xì)膩口感的關(guān)鍵。外層酥皮甘香酥松,內(nèi)層酥皮吸滿餡汁。
叉燒餡得半肥半瘦,越大粒醬香越足,還有些芝麻的香氣:端上來總是滾燙,一口咬下,又燙又香。
陳村粉
清蒸山泉水陳村粉雖是小食,但也做得格外精致。粉皮雪白晶瑩,撒上翠綠蔥花,配上濃郁的辣椒醬油。
再寡淡的粉都變得咸辣味十足,吃下后可以即刻感受到米糯帶來的滿足感。
魚蛋粉
魚蛋、牛肉丸、炸魚皮、魚腐片和魚皮餃,滿滿一碗。
咬一口軟中帶脆、飽收湯汁的酥炸魚皮,吸一口爽滑的粉,入口即化。
02
廣東的宵夜,為老友相聚
晚上 11 點,店里高朋滿座。很多老客,聊天吹水,幾個小菜,聊至深夜。菜不能一次點齊,還要邊打電話叫兄弟,不停加菜。這里的宵夜,下酒最佳。
炒田螺
廣東人愛吃炒田螺,先用舌尖揭起田螺的厴,唾了出來,然后用嘴一嘬,“嘬嘬”兩聲,螺肉便被吮入嘴里。80年代初,長堤有很多人推著單車出來賣炒田螺。
食客密密麻麻坐在珠江邊彎著腰嗦螺,田螺殼流澤滿地。如今,炒田螺是酒桌上常見的菜。
豬雜
深夜開車幾十公里去搶牛雜這種場景是廣州宵夜文化的精髓。每晚十一點半左右新鮮豬雜到貨,大家各爭搶挑選自己想吃的,稱好后拿到廚房處理干凈,即滾即煮。
當(dāng)一碗爽脆的豬雜熬成鮮甜滾燙的豬雜粥滑落胃腸,豬雜的所有精華都滲透在粥水里,你便會覺得這一夜的瘋狂是值得的。
再來一晚豬雜蒸腸粉,選上最好的豬腰來蒸,薄皮腸粉包著豬腰,晶盈剔透,一口咬下去就是驚嘆。
鹵水拼盤
點一盤鹵水拼盤,鵝頭最滋味十足。細(xì)嫩滑口,富含膠質(zhì)、連皮帶骨嚼最惹味。還有鵝肉、五花腩、鵝肝、鵝血……每家餐廳的鹵味都是不傳之秘。
椒鹽
附上椒鹽的外殼,無論蛇碌、瀨尿蝦還是鴨下巴都是色香味達(dá)到頂峰,是酒桌必食。
海豹蛇一條三四斤,肉質(zhì)緊實肥厚,一口咬下去,鮮味濃冽。瀨尿蝦肉彈牙又筋道,一口嘗下去便再也停不下來。
魚生蝦生
魚生有三千多年歷史。曹植在「七啟」賦中的「蟬翼之割,剖纖析微,累如疊縠,離若散雪,輕隨風(fēng)飛,刃不轉(zhuǎn)切」說得差不多就是。
如今的切魚片刀法也按薄如蟬翼的最高標(biāo)準(zhǔn)在走。晶瑩剔透、厚薄均勻、薄而不爛、入口爽滑、再蘸上最鮮的配料,有姜絲,蔥絲,糖蒜,檸檬草,蒜片和花生、微涼的魚生先刺激味蕾,咽下后便魚肉回甘。而要想更有嚼勁一點,不妨再試試竹節(jié)蝦生。
豉油皇鵝腸
用豉油爆炒過的鵝腸勁爽的很,最好趁熱吃,剛?cè)肟谙仁窍闩?,嚼起來便有了鮮鮮脆脆的口感。色澤油亮的豉油均勻地裹在鵝腸表面,顯出了“皇”的高貴,但豉油皇鵝腸總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店做的最出眾。
南乳吊燒青蛘
老店東海生輝的特色菜。蛙腿肉極為筋道,用極薄的裹漿放入熱鍋深炸,所以蛙骨腿非常脆,嚼碎了吐出來,是不可多得的風(fēng)味。
燒臘
廣東人愛燒臘,已經(jīng)無法自拔。燒鵝皮靚,入爐燒制后外皮脆香,用鹵水腌制過的鵝肉又入味,經(jīng)過燒制滲進(jìn)每一絲鴨肉中,肥而不膩。
03
廣東的宵夜,是對味道的堅守
在廣東,做了十幾年的老字號太多太多,它們是城市里對味道最熱切的守護(hù)者。無論白天深夜,不變的都是最初的味道。
醉瓊雞
如果要說上海的白斬雞是全國最好吃的,那廣東的白切雞便是最有味道的。皮光潔脆嫩,肉嫩且多汁,皮下還有一點點雞汁。
最重要的是蘸料,味道更咸鮮一些,搭配爽滑的醉瓊雞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財神佛跳墻、招牌石鍋翅
鮑魚、甲魚、雞、蹄筋、冬菇、雪耳、黨參雞、肉絲、裙邊、貝類、生蠔……這兩道菜都是用料十足,湯底濃郁,家里人一起分享,味道也就變得更濃郁。
啫啫煲
食材在瓦煲里,淋上醬汁上蓋猛火逼干,湯汁發(fā)出“嗞嗞”聲,粵語發(fā)音為“啫啫”,于是就叫它啫啫煲了。
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啫啫煲最火熱。華燈初上時,大沙最早流行的是啫黃鱔煲,后來啫的品種越來越豐富,黃鱔、田雞都有。
再后來,大排檔一字排開,家家都在做啫啫煲。啫啫煲掀蓋子那刻最好,香味四竄,讓人難忘。
打邊爐
廣東有句俗話:邊爐滾一滾,神仙都企唔穩(wěn)!廣式火鍋打邊爐最重要的就是始終圍繞“新鮮”二字。牛肉滑、牛脷坑、牛展、竹腸、水蛇肉…,涮入最保持食材鮮味的清水湯底,經(jīng)過清水氽熟的食材鮮嫩爽口、嚼勁十足。
咸蛋黃
咸蛋黃釀豬腸、炸茄子、炒絲瓜、炸蝦、缽仔糕、煲仔飯、甚至是咸蛋黃奶蓋,它的咸度滲入任何一種食物都是對味道恰到好處的烘托。
在廣州老城區(qū)沿江中路上,光是加入咸蛋黃的菜品就有5、6種,而咸蛋黃搭配油炸鮮蝦至今無人可敵。
煲仔飯
煲仔飯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調(diào)味汁,二便是鍋底的金黃鍋巴。調(diào)味汁揭開蓋子澆在飯上發(fā)出的嗞嗞響聲和絲苗米滋味深長的撲鼻香氣結(jié)合在一起,口福眼福都飽了。
紫蘇爆大腸
Q爽彈牙的豬大腸有了撲鼻的紫蘇香氣,即使平時對豬大腸有些敏感也會忍不住留下口水。趁熱吃起來絕對過足癮!
脆皮豬手
一口咬下去聽到“咔嚓”一聲,超級酥脆的豬手片俘虜了多少人的胃。豬肉軟爛入味,蘸上特制芥末醬油,解膩又咸香。
黃鱔飯
絲苗香米煮到六七成熟加入黃鱔,火候是維持黃鱔鮮嫩感的關(guān)鍵。最好的黃鱔飯,都能做到粒粒分明,鮮味足,飯焦香脆。
街頭冷巷里,老字號的酒樓里,路邊不起眼的小店里……都是食客間暢快的交談。這,就是廣東街頭的夜景。
有人說,宵夜那條街,直通一個城市的胃,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之光,可以讓白天里所有的情緒,揉碎在唇齒間罷。
如果你們曾在廣東,一起聊天吹水吃過宵夜,那一定印象深刻。
因為陪你在深夜吃飯的人最珍貴。因為最好吃的美食,就在廣東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