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懷素的狂草《自敘帖》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現(xiàn)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自敘帖》作為懷素草書的代表作之一,更兼有天下第一草書的美譽,可以說是將草書的藝術(shù)魅力表現(xiàn)到了極致!
面對這樣一件傳世佳作,我們應(yīng)該怎么欣賞呢?
第一步當然就是要先看懂懷素到底寫了什么。
草書不像隸書、楷書等其他字體一樣周正嚴謹,而是有些潦草隨性,那是因為書法家們在創(chuàng)作時會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將字的點劃相連,結(jié)構(gòu)簡省,偏旁假借,使之有種狂亂美。
《草訣百韻歌》
那我們怎么樣才看得懂草書呢?
不用擔(dān)心,明代的韓道亨已經(jīng)幫我們想出了解決辦法,他收集了一些比較通行的草字,并找出了它的結(jié)體和行筆中的某些規(guī)律,接著把它們編成了五字一句的韻文,即《草訣百韻歌》。
只要熟讀這本口訣,再加上多看名家字帖,慢慢地我們就能看懂草書,并進一步欣賞它啦!
《草訣百韻歌》節(jié)選
舉個例子~
《草訣歌》中有句口訣是“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上圖左),這是說草書里三點水是上邊必須有點,下面寫一個勾,如果只畫一個勾是訁字旁。
對照右圖,紅圈里的兩個字右半部分完全一樣,但左邊卻有所不同,結(jié)果這兩個也就成了完全不同的字。
狂草巔峰之作
對草書的書寫有了一個基礎(chǔ)的認識之后,我們再來看看這頗負盛名的天下第一草書。
《自敘帖》是懷素于公元777年,年過半百之際創(chuàng)作的自敘其生平的作品。全篇一百二十六行,七百零二字,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字形相對也好辨認。
《自敘帖》局部(前六行)
《自敘帖》節(jié)選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從右往左看)
《自敘帖》全篇筆走龍蛇,一氣呵成,無論是從線條到筆法,還是從結(jié)構(gòu)到布局,歷來都被各代書法名家贊賞不已!
從字體看,每個字圓中有方,連貫流暢。
從字間距看,字與字疏密有致,虛實相間。如"醉來信手"四字中,"來"字豎筆,極力伸長,幾乎占了一行的一半,可謂大疏;而其他三個字僅占半行,可謂大密,但合在一起卻顯得和諧貼切。
《自敘帖》局部 醉來信手
從布局看,因為每個字的筆畫粗細不同,長短大小不一,所以在行與行之間的安排上就更顯得靈活多變,條理嚴明,字和字要上下連屬,又要有活氣。即筆斷意連,字斷勢連,行斷而氣連。還是以"醉來信手"四字為例,這個"來"字,豎連很長,就很好地起到了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
《自敘帖》局部,懷素,公元777年
《藏真帖》
趁熱打鐵,我們再來賞析一下懷素另一部記錄其人生經(jīng)歷的草書代表作——《藏真帖》。
(ps:懷素,字藏真)
《藏真帖》碑刻
《藏真帖》是懷素的行草書作品,共6行,51字。
相比于《自敘帖》,《藏真帖》用筆瘦勁而字形圓渾,氣勢也不像《自敘帖》奔放有力,反而輕逸靈動!
從首字“懷”到十五字“恨”,筆勢突然開闊,但仍保持每字大小勻稱,到中間“顏尚書”三字卻又特別突出,有種雄健渾厚之氣!作品最后三行又快意書寫,導(dǎo)致要最后補寫“八法”(即永字八法,代指筆法)二字,暗含了作者最后“若有所得”的喜悅之情!(ps:聞斯八法,若有所得:聽聞你的筆法,我又有所得了,好開心啊~~~)
綜上所述,《藏真帖》就是懷素表達自己在求教途中有所得,心情愉悅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