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薪資保密似乎是職場的一個“行規(guī)”,很多企業(yè)都明確規(guī)定要對自己的薪資保密,表面上來看是公司為了防止員工因薪資出現“攀比”心理,影響工作,可是僅此而已嗎?
今天星影Club為您揭密!
企業(yè)內部的許多工作的績效是難以衡量的?
如不同銷售區(qū)域的經理,由于當地消費水平、銷售基礎的差異,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的銷售額,而這并不能反映他們的個人業(yè)績和努力。
另外,績效的差異常常由體制造成,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組織經常是獎勵環(huán)境而不是績效,這相當于由于天氣好而獎勵氣象預報員。保密的薪酬制度可以回避這個敏感問題。
因此,企業(yè)可以考慮在薪酬制度(尤其是操作層和技術層)基本公開的情況下,對一些業(yè)績難以衡量的工作的工資進行保密。
企業(yè)的薪資體系不健全?
一個公平公開的薪酬制度首先要求有一個科學的業(yè)績評估體系的支持。以華為為例:華為,設計了一套“定崗定薪,易崗易薪”,意思就是工資薪酬是根據崗位來設定。
應屆本科碩士入職13級,博士14級,內部公開查閱只顯示至22級,超過22級總裁級別不公開顯示級別。據多位華為員工透露,在2014-2015年大幅度提升工資基線后,每級工資差距大概在4000元。13級在9000-13000元,14級13000-17000元,15級17000-21000元,16級21000-25000元,17級25000-29000元,越往上工資薪酬差距越大。從一份華為律師函件中顯示:某地區(qū)部某銷售副總裁崗位22級,工資稅前82500元。
而且,華為的工資僅是基數,大頭是績效和獎金。就是所有的加薪、配股和獎金,都跟所在的團隊、代表處的組織績效以及個人績效掛鉤。組織績效取決于年初設定的目標完成情況,以及橫向縱向部門的比較。所以,華為員工級別越高,責任心一般也越強,因為公司的業(yè)績和團隊的績效跟個人的收入強相關,這支軍隊才以超強的戰(zhàn)斗力不斷攻城略地。
許多員工也希望他們的工資是保密的?
討論自己的確切收入就會像給陌生人描述自己的私生活一樣不舒服,特別是收入低和績效低的員工,公開的薪酬會使他們難堪,而且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員工占很大比例,任何組織都難以對他們的存在無動于衷。員工享有隱私權,這似乎包括為他們的收入保密。
保密的薪酬制度可以給管理者在收入管理中更大的自由度?
為了讓管理層減少麻煩,心安理得,薪酬保密制度是一個有效途徑。特別是對于工資差距非常大的企業(yè),保密的薪酬制度往往是管理上的一個法寶,因此也就不奇怪為什么眾多的企業(yè)選擇了保密的薪酬制度。
一切看似合理,又看似不合理,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職場江湖的“宮斗戲”一樣暗流洶涌,更何況關系到“錢”呢,所以很多企業(yè)選擇薪資保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你對薪資保密制度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