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真正的人
董進宇
孩子成長的六個精神軟件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忙于監(jiān)督孩子,幫助孩子做作業(yè),這其實是一種不務正業(yè)。作為家長,我們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主動進取精神、學習舉和良好習慣,這是孩子成長的六大核心軟件。
第一個要鑲進孩子生命里的軟件是“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會在意別人怎樣看他,不懂如何去看別人的眼神,不會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為規(guī)則,也就不會尋求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由此也就沒有了上進心。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來對待。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尊重自己,進而也會尊重別人。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個重要方法是無條件地愛孩子,這樣孩子的自我價值就會上升,開始感覺自己很好,進而產生尋求更好的動力。
第二個軟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做事時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有了自信心,他可以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甚至調動潛能,把事情做成功。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對家長來說,不能說是一輩子的任務,也至少是孩子25歲以前的任務。
比如,一個自信的小學生面對試題時,大腦會深入題的內部,去尋找條件和結果間的因果關系,把題做對。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試題會停留在題的表面,感受試題帶來的壓力,產生集中情緒,然后會想:這題怎么這么難?老師為什么這么出題?我做不出爸爸媽媽會怎么批評我?結果20分鐘過去了,他根本沒做題材,而在想別的東西。最后他得出結論:你看我數(shù)學不好吧,我還是不行!
第三個軟件是“責任心”
當一個人的行為與其他人的痛苦或快樂產生了因果聯(lián)系,自己對這種聯(lián)系很看重的時候,就產生了責任心。學生在課堂上講話會影響其他同學,如果他有責任心就不會在課堂上講話了。責任心分對內的責任心和對外的責任心。
第四個軟件是“主動進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長,自己要學習,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簡單的一件事了。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是一種腦力勞動,而腦力勞動的特點是“勞動者必須處于主動狀態(tài)才能學習好”,如果沒有主動進取精神,孩子是無法學習好的。
第五個軟件是“學習興趣”
我在大學時讀過蘇聯(lián)教育家寫的《學習與興趣》一書,讀完之后豁然開朗。書里的基本概念是說:興趣是是學來的,不是天生的。所謂興趣是當孩子在做這種行為的時候,他能感受到快樂,不用意志力逼著自己去做,形成自動反應就叫做興趣。如果孩子做一個學科的功課會產生條件反射的快樂,學習興趣就產生了。
第六個軟件是“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快車道。真正的學者,比如很多優(yōu)秀的碩士、博士、教授,沒有人是靠意志來學習的,他們都是因為學習產生了快樂才會沒日沒夜地學習,后來就養(yǎng)成了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決定了他日常的行為,而日常行為決定了他一生的成就。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只有建立起自尊心,才能逐漸建立起自立精神。任何一個孩子的自尊心都是從小培植起來的,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
一尊重孩子。一方面尊重孩子是為人父母的基本準則,家長首先要改變同孩子說話的口氣,其次要改變同孩子談話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教他把自己當成 另外一個人來尊重,即自尊。只有尊重、承認、喜歡自己,孩子才會對自身的存在產生價值感。
二信任孩子。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就必須信任孩子。信任是對待孩子的第一態(tài)度,要相信孩子的話。家長不信任的態(tài)度將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懷疑的種子。
三與孩子平等對話、溝通。孩子最大的痛苦是沒有行到和大人平等的待遇,卻在能力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樣做對事情。孩子眼中的世界和眼中的世界有天壤之別。當成年人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對話、溝通,這將是孩子一生的幸事!
四態(tài)度魔力——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方向: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培養(yǎng)的話,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人,這是你的態(tài)度所決定的。人和人之間生下來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是態(tài)度起了決定作用,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父母的態(tài)度使他有自我觀念。
五保全孩子的“面子“。如果生命初期就沒有”面子“,孩子的自尊心根本無人世間樹立。我們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沒有面子,實際上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有”面子“了。所以我們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傷了孩子的”面子“,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六孩子的事情盡量讓孩子做主。讓孩子自己做主,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基本方法。對于飲食起居,孩子力所能及的,讓孩子自己去做;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上學;對于孩子該就習什么課外知識,家長應該提供意見,而讓孩子決定該學什么,使孩子從小就產生這樣的觀念:是他自己決定著自己的命運,從而建立起做人的尊嚴感。
七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人的基本教養(yǎng)。當一個人不尊重別人時,他自己也無尊嚴可言。盧梭說:“我們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最初是由別人對我們的態(tài)度所決定的。”家長必須以身作則,以親身示范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培養(yǎng)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其實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的萌醒是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基點。
八表達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要表達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就要把對孩子的愛跟對他的行為的評價分離開。愛孩子就要不斷地表達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明白:無論任何情況,父母都決不會減少一分對他的愛!當孩子感受到我們總和他站在一起時,他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才有得以生長的環(huán)境。
九確認孩子的優(yōu)點。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他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有的能力都是潛在的。我們的家長用批評孩子的眼睛,專盯孩子的缺點。其實,孩子的成長就是不斷確認的過程。孩子的成長無處不滲透你的觀點。確認孩子的優(yōu)點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規(guī)定動作”。
十表揚孩子的成績。這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天條。表揚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向你希望的方向,如果你將孩子推向你希望相反的方向,那么你在親手毀孩子的前程。給孩子正推力,就要通過他做的事,把好的事情重復放大反復放大,通過不斷確認,最后表揚他做好的事情。
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遠,在人生的階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戰(zhàn)場上能取得多大成就,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個人能力的支柱,一個沒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夠做出實質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開一個人生命潛能大門的鑰匙,沒有自信心,就無法開發(fā)人的潛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長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質,而自信心是從小培養(yǎng)起來的。
現(xiàn)在的家長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識上或訓練孩子一些技能上,而忽略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這是舍本逐末的錯誤做法。每個家長必須明白,你的孩子不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做任何偉大事業(yè),他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須得首先做人成功,他必須首先成長為一個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適應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的人。也就是說,他必須是一個有尊嚴和自信的人。
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家長首先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家長應把贊揚和鼓勵作為教育孩子的主導方法。
在我們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時代,我們是通過我們身邊的人特別是父母對我們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因此,每個家長應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與你對他的評價有直接關系。很多家長以為批評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孩子就會逐漸變好,事實上,孩子是不會因為批評而變好的,他需要家長的不斷鼓勵和贊揚,這樣他才會逐漸建立起自信心。從現(xiàn)在起,每個家長應該改變過去的做法,每天試著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以欣賞的目光、高興愉快的心情來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應及時表揚與鼓勵。
二避免拿別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較
拿別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較,試圖激發(fā)孩子上進是極為有害的,這樣做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嫉妒心、失去個性。每個家長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特的長處和與眾不同的個性,每個孩子只有從他自己實際的基礎上發(fā)展,才能成長。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孩子找出他的長處,發(fā)展他的個性。
三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與挫折
孩子遇到失敗與挫折時,他們不需要父母的訓斥、嘲諷,也不需要父母的安慰與同情,他們最需要的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與鼓勵。
四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要義
1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情緒,即積極的心態(tài);2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就必須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3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就必須確認優(yōu)點;4表揚和鼓勵——良性的推力;5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積累自信;6教會孩子準備;7教會孩子自我操練;8教會孩子自我表揚與暗示;9教會孩子接受失敗,真正認識到失敗是成功之母;10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結果上;11把注意力集中在擴大孩子的優(yōu)點上,而不是彌補孩子的缺點上。
五孩子自信心的殺手
1父母為孩子設立不適當?shù)哪繕耍?span lang="EN-US">2沒操練卻希望有卓越的表現(xiàn);3沒準備就匆忙上陣;4失敗的陰影或形成的負面心理;5破壞性批評;6拿別的孩子比較;7消極情緒;8身體不健康;9過分保護孩子;10自我價值嚴重缺乏;11強迫孩子做事。
浪淘沙①